出品| 北京海证

一、《美国花旗银行》9月21日文章:长期来看,中国A股和离岸股均已触及过去20年历史趋势线的底部,这意味着趋势下方有强力支撑。对最稳定的股息增长者进行超额配置,同时提高制药业的权重,对小型公司股票进行低配。进入今年第四季度,我们预计中国复苏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使得中国市场更具投资吸引力。稳定的股息增长型股票长期总回报除了在股市极盛时期外,均领先于大盘,且波动性也相对较低。同时,能够维持长期股息增长的公司,通常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经济下行时期,更能抵抗市场风险。人口老龄化压力,促成了市场对健康护理行业长期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健康护理行业的表现也优于大盘出众。在健康护理健领域,医药股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应该低于医疗保健设备和医疗技术等其他领域。

二、《美国雅虎财经》9月21日文章:瑞银发表中国股票评级表示,在行业方面,偏好互联网、食品和饮料、体育服饰及电动车电池供应链,组合首选股包括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先导智能、李宁、阿里巴巴。过去2至3个月,基于全球经济放缓、疫情反覆及中美关系等,中国投资环境无可避免地变得更具挑战性;而由于宏观环境仍有不确定性,该行表示对中资股比以前更加审慎,剔除了基础建设及旅游,以反映疫情反覆的不确定性。基于其未来潜在政策支持和估值要求不高,在不看好行业当中,该行已剔除了硬件技术相关股;另外,该行表示,因估值昂贵和库存水平上升,故将汽车板块评级降至「减持」。

三、《英国金融时报》9月21日文章:到2030年,中国家庭可能将约127万亿元人民币(合18万亿美元)转移到股票和基金去年,房地产约占中国个人资产的37%。但一个显著的转变正在发生,可能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看到房地产数字下降到26%,而对股票、银行和基金公司财富产品的投资有望从去年的13%飙升至21%。

四、《英国施罗德投资》9月21日文章:当下无论是经济需求、企业景气度,还是市场预期、情绪和估值,均显示中国A股市场或正处于筑底阶段。一些边际上的新变化亦正在悄然发生,是布局中长期投资的机会。基于以往的规律,认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在第三季度回升的机率较高,继而为消费需求和消费品股带来较强的支持。另外,从中期业绩报告中可见,以科技与医药为代表的增长行业现金流有所复苏,疫情改善也会重整需求。

五、《亚洲The Standard网》9月21日文章:沪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3倍,给了中国股市开始复苏的机会,预计中国股市将在党代会后六个月内上涨,看好大宗商品和消费品行业的股票。由于盈利前景恶化,美国股市还有5-10%的下行空间。与美股相比,中国股市仍处于较好的势头。同时,中概股每股收益已经上调,本轮下跌的中概股更多是在这轮上涨行情中出现回调。

六、《香港阿斯达克财经》9月21日文章:瑞银表示,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仍看好中国银行及邮储银行,以及优质的地区银行,后者展示了较好的纯利上升走势。该行表示,鉴于利润率下跌和资产质量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大多数内银对盈利指引持审慎态度,尤其大部分银行净息差仍将承压,但下半年的下降幅度料收窄。该行指,并不认为中国目前处于经济或房产危机,并不可能推出「不惜一切」的刺激经济措施;该行认为,或有机会下半年进一步降息,料不会推出太多重大的增量财政政策刺激。

七、《香港经济日报》9月21日文章:星级分析师、思睿首席经济学家洪灏指出,人民币疲软,风险偏好愈发走低,居民储蓄的意愿却在上升。从历史上看,上证指数和银行存款负相关。如果资金在存款账户中躺平,那么诸如股票这类风险资产就难有上涨的动力。人民币弱势其实一叶知秋,反映了中美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分歧,以及中国出口强势背景下外汇积累的下降。人民币的周期性弱势的趋势体现在其盘桓于3.5年周期线之上。洪灏表示,人民币弱势还预示着全球市场风险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