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一根大阴线,A股今天跌的惨烈。上证、深证、创业板纷纷跳水。

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其实从中长期角度看,决定A股走势的,还是经济基本面。

今年以来,冲击A股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即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美联储的货币紧缩预期和持续高发的新冠疫情。其中,俄乌冲突带来的是通胀预期和美联储货币紧缩影响的都是估值,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持续高发的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

只要新冠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他的外围因素对A股的扰动其实已经不大。经历了大幅“估值杀”的A股,长期投资价值也会逐渐显现。

此前一则“名校毕业男子炒股损失700万流浪4年”的话题登上热搜,其实很多更资深更专业的证券研究人士,转入实/战后都亏得一塌糊涂,说明从专业知识到实/战操作,中间还隔了非常远的距离。

一个人在股市里输得一败涂地,当然有专业能力的因素,但是更可能是过度冒险和急躁的心态造成的:比如高杠杆、做空、盲目地频繁交易,都很可能让一个专业能力很高的投资者在短时间内亏得一名不文,即使你曾经有过丰厚盈利,也可能一夜清零。

曾经有人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策略很简单,为什么其他人很难做到。

股神的回答是: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够接受慢慢变富。

事实上,长期主义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于投资者而言,之前习惯短线交易,动不动就盼涨停,而一旦转向长期主义,持仓周期必须拉长,能否适应?

之前习惯于跟着风口跑,而长期主义需要聚焦企业做深入研究,能否胜任?

之前获利预期太高,现在是否做好了降低欲值的思想准备?

恐怕也是困难的。就像一个人,原来年薪百万,现在月薪五万,虽然也很可观,但内心还是很难接受。

企业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与市场沟通。

企业长期战略的践行,需要一批拥趸的长期跟随,只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穿越云层,否则随时可以在企业颠簸的时候釜底抽薪。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与投资者坦诚沟通,说出企业的真实规划与想法。

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依然值得学习。

比如,在1983年的《致股东一封信》中,巴菲特用长篇大论回应外界对于伯克希尔为何不拆分股票的质疑,态度诚恳,逻辑严密,字里行间透漏着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

再比如,1988年,时任可口可乐掌门人戈伊苏埃塔写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后联合企业时代美国企业的变化》,向股东详细论述了可口可乐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不断革新,包括业务开拓的原则、财务制度的安排等等。

每年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与投资者交流,回应外界关切和质疑,已经成了美国大企业管理者的一种文化传统。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这一方面差距甚大。

年报格式化、套路化,互动平台上的回答也多是敷衍了事。给人的感觉是主客颠倒,管理层高高在上、指点江山,而股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主人翁地位。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得到股东长久的跟随与拥护,就必须学会放下姿态,去赢得支持,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共同进步的地方。

普照的太阳已经落山,企业和投资者都不得不在个人的灯光下思考未来。于是长期主义就成了一个共用的精神避难所,企业以此来安慰市场,投资者用以麻痹神经,暗示并说服自己:未来一定会好的。然后选择躺平。

真正重要的是去做。

投资者转变投资理念,扬弃短期主义,找到那些确有韧劲和耐力的企业;企业要为长期做好规划,并吸引那些秉持长期主义投资观的股东加入。简言之,双向奔赴。

我们必须承认,长期主义在中国还是一片文化荒漠,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