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链研究员|刘名时 编辑|LEE

中国商界女性到底拥有多大的影响力、话语权?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至少不像“女子可顶半边天”那般简单。

这个课题并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兴趣,原因同样是不清晰的。睿蓝研究Z团队在不经意地讨论中注意到,中国上市公司的“女当家人”不足300人,占上市公司全部一把手的比例5%多一点。

这300人中,还有一些“代理人”、或“代理人色彩”浓厚的领导人,不管她们代理了哪种力量,她们不能算作女性企业主的代表。当我们把她们遗憾地排除在女性企业主的群体后,这个数字下降到167。

5%的比例很小,但也难说让人意外,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政治局的这一性别比重过去40年间只有5年超过这个数字。

这167位女企业主,掌管了2.627万亿市值的公众企业、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1.22万亿、创造了842.62亿元净利润、雇佣了总计107.27万员工。她们管理的企业市值大于500亿的有9位、占比5.4%,略少于总市场7.1%的比例。这167位女企业主所领导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学、精密制造以及日常消费,这些行业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企业负债率相对偏低,反观平均负债率较高的房地产业则参与人数仅为7家,这也体现女性群体对风险认知更加理性。

女性在认知、思维方式与男性管理人有多么不同?摩根士丹利资本(MSCI)报告中显示,2021年一季度一家投资平台上的女性投资者正收益率达71.32%,高于同期男性投资者的58.93%。

这份份报告中,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女性董事占比从2020年的13.0%上升至13.8%,从2016年报告发布以来,国内上市公司的女性董事占比逐年上升,在五年间提升超过五个百分点。女性董事长的平均年龄为51.86岁,平均任期5.08年,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女性董事长占比为55.15%,均低于男性董事长。

睿蓝研究Z团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女性企业主的过人之处。在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历年成长研究后筛选出的20位成功女企业家,比她们前20位男性同行管理的公司营业增速几乎高了一倍(26.7%/13.46%)。

Z团队的研究员把企业家“成功”的标准简单设定为营业收入和市值大小。理由是这两项指标分别代表消费者和投资者认可,也就是用户消费者和股票持有者对公司的货币投票。在两上指标的权重设置上,前后二者的比重为4:1。

这些女企业主各自成功都有着精彩的故事,在她们个性十足的风格背后,又有着完全迥异的“经营逻辑”,这是投资她们的企业时必需要做的准备。

在研究女企业主成功“故事”时,我们还从这些女企业主中找到了10位“颇具潜力的成功者”和10们“失意者”,我们将在这份报告的下篇中予以专门介绍。

这里我们先看这20位成功者。

格力电器的董明珠一直是中国企业界的女性代表。在我们的榜单里,女企业家和女企业主,一字之差内涵相去遥远。

董让这个差距变得模糊,格力电器一直是一家“实控人”不清晰的国企,近年来行业地位下滑让已近70岁的董明珠面临越来越高的退休呼声。我们认为董很可能在接任者(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机构)到来之前就会让出中国女企业主头名的位置。

从售货员到董事长的董明珠带领格力电器从地方小厂发展成国际品牌。2012年上任后格力电器董事长后,公司营收1001.1亿元增至1896.54亿元。在企业文化和员工福利方面董明珠一直高调,她曾表示格力将兴建3000套住房分发给员工,“让员工不用为一套房子辛苦一辈子”,2021年交付首批3700套住房。

2021年人均产值228.72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2万元,董明珠个人薪资1098万元,是员工人均薪酬的99倍。

恒力石化的范红卫是最有可能成为董明珠之后中国女性企业主的代表人物。她的恒力石化近年上升势头迅猛,她本人凭借出众业绩正在积累更多的“明星”气质。可贵的是,她身上仍然保持苏南企业界的低调风格。

1994年范红卫和陈建华夫妻通过收购创办了吴江化纤织造厂、也就是恒力石化的前身。随后16年的时间里逐步向上游延伸,最终在2010年确立长期发展方向。2016年通过借壳上市,范红卫任董事长。之后的6年里恒力石化营收从192.4亿元增至1979.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48%。

2021年人均创收607.61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1.2万元,范红卫个人薪资120万元。

立讯精密的王来春也是中国领袖级女企业主的有力竞争者。

1999年王来春辞去在富士康的工作与哥哥王来胜收购香港立讯公司,从此开始她的创业之路。创业初期富士康的订单给立讯贡献了50%以上利润。

2010年上市后王来春决定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大立讯版图,并以此进入苹果(Apple)产业链,营收从10.11亿元增至2021年1539.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7.91%,过去一年人均产值76.87万元,员工平均薪酬8.57万元,王来春个人薪资240万元。

王来春和她的立讯一直被资本市场看好,但在这份榜单中,她的员工保持了和她一样的“打工”待遇,这可能算得上明星企业身上的一点瑕疵。

新希望的刘畅是年轻接班女企业主的典型代表,从巨大光环的父辈承接下来的基业在她手上还没有得到发扬。

33岁的刘畅在2013年接任父亲刘永好的董事长职位,接班过程她用了11年。从她接任后6年的新希望营收并未有大幅增长,业务方面也是延续至今。

从2019年开始新希望有了起色,至2021年营收达1262.62亿元,九年复合增长率为6.88%。2021年人均营收143.35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0.86万元,刘畅个人薪资500.4万元。在这个榜单里,刘畅还没有完全走出他父亲的影子,个人薪酬排名第三。

周群飞和她的蓝思科技一度被视为与立讯精密齐名的业界力量。可近一年多的时间表现差强人意,她管理的企业在人均绩效与她的名气颇为不符。

周群飞在首次创业成功后决定扩大企业规模,2006年与丈夫郑俊龙实地调查过后决定在湖南成立蓝思科技。之后的9年时间里周群飞激进的投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回报,2015年上市时营收达到172.27亿元。

蓝思科技此后深化产品技术,在蓝宝石、精密陶瓷、3D曲面玻璃、精密金属、生物识别、触控模组等领域不断突破。2021年营收达45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1%,人均创收33.68万元,员工平均薪酬9.28万元,周群飞个人薪资500万元。

在这份榜单里,周群飞的个人薪资并列第三,企业人均创收数字最低令人侧目,市值过去一年损失巨大。

鄂尔多斯的王臻是一只有着巨大能量的潜力股,二代接班人中的佼佼者。

王臻从2006年初入公司到2015年从父亲王林祥手中接任董事长,这九年的打磨为她日后执掌鄂尔多斯打下坚实基础,她在任期间将鄂尔多斯的营业收入从152.4亿元增长至364.7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3.28%。

经历过2008年转型的她深知陈旧的管理体系和毫无创新的企业会被历史淘汰,为此她将目光转向高端成衣市场,为保证原料品质,专门建立培育保护区,更是聘请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师为产品确立高端定位,收效显著。服装产品在2021年为其带来36.84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10.1%。

2021年公司人均创收172.54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2.3万元,王臻薪酬为291.2万元。

曾芳勤和她的领益智造还没有完全表现出她言语中的样子,尽管市值和收入规模都已经相当大。

2018年曾芳勤通过借壳方式使领益智造上市。回忆2006年创业初期她曾说道“我们一开始是非常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制造业,要做全球的精密制造,不可以不实事求是、不扎实、不立足本业。”

技术出身的她将这一理念带入到企业文化当中。上市后4年复合增长率为7.8%,人均创收38.8万元,员工平均薪酬8.3万元,曾芳勤个人薪资320万元。

梅花生物的王爱军是又一位接班父亲的二代女企业主,她最耀眼的是发给自己的薪酬。

王爱军在2017年接任父亲孟庆山的董事长职位,时年44的她曾自主创业后在1998年进入梅花生物。上任后梅花生物营收从2017年111.32亿元增长至2021年228.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6%。

2021年梅花生物提出提高员工薪资待遇,注重培养人才的口号,当年人均薪酬从9.13万元增至10.4万元,王爱军个人薪酬从209万元增至1191万元,增幅达469%。王爱军的个人薪酬是员工平均薪酬的100倍,绝对额也排名第一。

云图控股的牟喜云出身政府技术官员,国企改制民企成功的典范。近10年公司成长出众,但个人薪资和员工薪资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1995年云图控股的前身新都公司成立,当时还在四川省科委技术交流中心项目部担任副主任的牟嘉云被调任到新都公司任总经理,2000年升任至董事长。随着后来的改制牟嘉云获得了云图控股的股份,在2010年上市后云图控股以每年17.99%的增速成长。

2021年营收148.98亿元,人均创收142.71万元,员工人均薪酬7.36万元,牟嘉云个人薪资37.28万元。

星宇股份的周晓萍1990年毕业后的周晓萍进入学校教书,两年之后赶上学校鼓励创业的机会,周晓萍与校方合资创办了星宇车灯厂,因时代的原因周晓萍让父亲周八斤暂时出任厂长,自己则负责销售,2011年内星宇股份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上交所A股上市的车灯行企业。

在她任职董事长这十年的时间里营收从10.98亿元增至79.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83。2021年人均创收100.87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1.94万元,周晓萍个人薪资110万元。

1998年归国后的罗韶颖在证券公司工作了五年,之后在2003年进入其兄罗韶宇创办的迪马股份(原中奇公司)。2002年上市后的迪马股份业务从特种运输逐渐开拓出城市建设、智慧养老。

2018年罗韶颖任董事长至2021年,迪马股份营收由132.46亿元增至204.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9%,人均创收262.74万元,员工平均薪酬20.36万元,罗韶颖个人薪资1028万元。

1988年,王晶从福建省光学研究所下海,与胡钢等人一起,参与创办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旗下子公司福建新大陆于1991年实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终端厂商,并在2000年上市。

王晶在担任董事长期间新大陆营收从59.47亿元增长至2021年76.98亿元,人均产值116.77万元,平均薪酬19.21万元,王晶个人薪资134万元。

华熙生物赵燕的故事会持续伴随资本市场的宠儿受到广泛关注。相比另一家医美行业的“明星”企业家、爱美客的简军,赵燕更被看好。

2001年靠着从房地产行业起家的赵燕看准玻尿酸市场大有可为后收购了创立一年的华熙生物,在初期凭着敢赌敢干的性格投资2亿元扩大产能。2007年时华熙生物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企业,以此冲击港交所上市。

后来为了回科创板上市在2017年借款40亿元将华熙生物私有化,近些年华熙生物营收一直保持每年40%的增速,2021年人均创收186.85万元,员工平均薪酬32.77万元,赵燕个人薪资402万元。

郑戎的雅化集团正在起飞。

在雅安化工厂改制之前郑戎已经在厂里工作了30年,从车间工人到厂长让她对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有着充分的了解。改制20年来,雅化集团从单一的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个生产基地、70余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通过并购整合使产业分布于国内数省及新西兰、澳大利亚。

2010年上市后更是发展出民爆业务,并逐年发展为中国最大民爆公司。2021年人均创收126.94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2.67万元,郑戎个人薪资149万元。

2002年刘文静加入蓝帆医疗被委任为销售部长,创业初期开拓市场是项艰巨的任务,为此起初的两年她基本奔波在出差的途中,随着业务的成熟和逐步完善的团队使得蓝帆医疗营收成倍增长。

从她2013年担任董事长到2021年,蓝帆医疗的营收由13.35亿元增至81.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2%,人均创收110.64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1.75万元,刘文静个人薪资256.36万元。

2000年时接手红旗商城时的曹世如已经48岁,当时所面对的是1180万元的债务和40多名员工的遣散费,在这之前她已经在这家国企干了28年。

为了突破困境,曹世如和留下的老员工一起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千禧年初红旗超市就提供网上购物等多种购物方式,而且还可以送货上门。2012年上市的红旗连锁不仅将营收提升了139.4%,更是在访谈中表示“公司员工65%来自农村,80%以上为女性”。

2021年人均创收57.39万元,员工平均薪酬6.96万元,曹世如个人薪资68.6万元。这份榜单中,曹世如公司的员工平均薪酬最低,不足7万元,她个人保持了平均10倍的年薪。

2000年因任职企业业务转型,梁勤选择离开公司创业,起初还只是做一些电子元器件代理销售,利润可观。但梁勤并没有就此止步,2006年她开始筹划转型,开始进入半导体封装行业,并建设晶圆产线。

2014年上市后到2021年营收从6.48亿元增至43.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81%,人均创收124.87万元,员工平均薪酬21.78万元,梁勤个人薪资72万元。

1999年王莺妹调研后决定进军精细氟化工。因为精细氟化工品是医药、农药关键原材料,市场前景很大,由此成立了永太科技。

之后十年里永太科技实现了公司医药板块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生产垂直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为国际巨头企业提供定制生产。2009年上市后更是涉足农药、电子化学品及新能源锂电材料业务。

2021年营收44.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17%,人均创收134.56万元,员工平均薪酬11.86万元,王莺妹个人薪资120万元。

1995年花莉蓉从基层做起,做出成绩后再逐步晋升为主管、经理、销售副总经理等职位,2011年43岁的她出任公司总经理,三年后带领九洲药业成功上市。

与其他继任者不同,花莉蓉的决策始终影响着九洲药业,上市以来年复合增长率16.64%。2021年人均创收105.96万元,员工平均薪资15.18万元,花莉蓉个人薪资195万元。

1996年王佳与丈夫严立从美国返回北京创立了启明星辰,身为计算机博士的她发现当时国内信息安全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之后的几年里两人联合打磨技术,在2003年主研发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第一套“千兆入侵检测系统”被领导人予以肯定,成为2008年奥组委定位唯一信息安全供应商。

启明星辰营收从2010年上市时的3.67亿元增至2021年的43.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97%,人均创收73.3万元,员工平均薪酬26.84万元,王佳个人薪资75.79万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