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供给端矛盾持续加剧 锂电需求增速或超五成 厂商“厮杀”如何破局?|行业观察
财联社8月6日讯(记者 付静)机器人赛道火热背后,锂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扩产显著拉动机器人需求。不过受供需失衡影响,行业分化趋势凸显,产业链涨价短时间或难以平息。
财联社记者获悉,机器人厂商正密集布局新能源行业,而国产机器人如何突破新能源蓝海、打破“内卷”,在8月3日-4日举办的2022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上成为产业链人士讨论的焦点。
供需失衡严重
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大会上介绍,当前机器人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化明显:上游核心零部件喜忧参半、中游本体利润普遍下滑、下游系统集成商大部分增收不增利。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汇川技术(300124.SZ)工业机器人业务取得较快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7.97-21.10亿元,同比增15%-35%;与此同时,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新时达(002527.SZ)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800-3500万元,同比降120.32%-139.52%;哈工智能(000584.SZ)预计净亏损2.3-2.9亿元,同比降311.58%-418.95%。
汇川技术近期在接受调研时指出,今年自动化业务的毛利率会处于较稳定态势:“4月中旬对自动化业务产品上调了价格,同时近期部分器件价格有一定回落。”
此前汇川技术曾表示,“芯片、减速机等进口核心部件价格持续上涨,其中部分芯片类物料涨幅超过100%、货期拉长至52周以上”,并打响本土厂商调价第一枪。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供货周期延长、人力和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行业供需失衡,厂商产品调价已不鲜见。上半年多个头部外资品牌已宣布涨价,7月1日起埃夫特-U(688165.SH)、配天机器人、埃斯顿(002747.SZ)、安川部分或全部产品价格上调3-10%不等。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产业链涨价预计短时间内难以平息,供不应求状态已较为严重,且短期内大概率将延续。
与此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20.2万台,同比下降逾11%。4月、5月产量同比分别下降8.4%和13.7%,不过6月同比回升2.5%。
汇川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下半年行业仍受疫情、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一方面部分需求本身就滞后,比如锂电池;另一方面,上半年疫情导致部分需求还没有完全交付。”
张小飞表示,今年全年来看,预计工业机器人销量会有15%-20%的增长,下半年的预期虽然不是那么乐观,但企业利润将有一定的增长。
锂电需求爆发
分化亦体现在下游各行业,目前锂电等行业增速领跑,3C、家电、金属加工行业增速则不及预期。
锂电机器人将进入需求爆发期。相关数据预计,2022年锂电行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速有望超过50%;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联合多家产业链厂商发布的《2022年锂电行业机器人应用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5年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分别突破6.7万台、2.5万台,2021-2025年复合长率分别超35%、38%。
张小飞表示,“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基本上是军备竞赛式的方式在做布局,机器人零部件厂商、集成商转向新能源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回款情况较好,如果上游厂商暂无资金扩产,电池企业都会先垫资,现在很多国产零部件随着本体进入了新能源行业,90%以上的国产化在新能源行业是完全可行的。”据了解,当前国内主流电池企业为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已在物料搬运、上下料、焊接、装配、检测等环节大量导入机器人。
财联社记者通过2022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获悉,机器人厂商正密集布局新能源行业,新能源已是头部厂商埃斯顿(002747.SZ)目前投入最大的一个板块。
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吕健表示,“光伏方面截至目前已出货超过7000台,新能源方面除了3-5公斤SCARA机器人,70-600公斤大负载机器人正不断面向市场,模组、Pack也是全方位覆盖。”
上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爆发,不少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近期哈工智能即在业绩预告中指出,截至6月末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不含税)约27.36亿元,相关收入等将从下半年开始逐步体现。
“厮杀”待破局
近年来机器人赛道受到资本热捧,站在长远视角,厂商开始蓄势谋变。
拓斯达(300607.SZ)董事、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张朋在大会上直言行业痛点:需求侧,非标复用率很低、资源分散,企业成本普遍较高;供给侧,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均痛苦于研发成本高、进口替代难度大,量产难度大。
阿童木机器人总经理宋涛认为,“行业喊了很多年的口号,而疫情之后才正式进入了大竞争时代。目前大多数国产机器人品牌的发展策略都是类似的,就是通过规模优势带动成本结构优势,同时在竞争层面上面临近乎肉博的厮杀。”
拓斯达相关负责人此前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国机器人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基础较为薄弱,在研发能力和创新层面上一直处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当下的重点是要解决从有到替代的问题。”
(编辑:曹婧晨)
最近更新
-
芯片业需求寒潮正蔓延:最坚挺的云计算领域也快挺不住了?
11:40
-
拟上市公司早知道:能通科技、城建智控等3家公司启动A股IPO辅导
10:04
-
碳访录|朱定真:本轮高温至少还要持续7-10天,未来全球高温天气出现强度、频率会增加
10:04
-
7年来营收首降!TWS辉煌难再 汽车音响收益大降4成 漫步者路在何方?|中报追踪
09:41
- 39议年中大头:重组标的!
- 这些板块短期先放一放,不要追
- 东鹏饮料发布2022半年报,增速放缓毛利率持续下降
- A股放量收涨,光伏、储能、汽车走强!这些“黑马”值得关注
- 传监管为示范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地产股应声上涨
- 万洲国际2022上半年收入133.98亿美元,肉制品收入占比52.8%
- 【20220817早评】震荡构筑平台 伺机向上突破
- “清华系”启迪控股暴雷!学校办企业太难了
- 一只股票,如何收获最大化?波段到底该怎么做?
- 市值蒸发1200多亿,盲盒泡沫破裂?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36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60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4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稀土价格持续回落 北方稀土与厦门钨业再度联手“保供” 或为磁材扩产需要
-
芯片业需求寒潮正蔓延:最坚挺的云计算领域也快挺不住了?
-
多家上市公司临时限电停产,专家:减少尖峰负荷,不会让企业停产太久
-
【传艺科技吃肉5%全过程】
-
诸葛找房:2022年二轮土拍热度平平 国央企仍是拿地主角
-
南京银行拿下苏宁消金控制权,持股提升至56%,省内诞生第二家银行系消金
-
8月17日午间看市继续窄幅震荡,面临方向选择
-
积极投资者Elliott几乎清仓软银
-
周六福IPO,带病上市?
-
每日研报精选|中信:港交所制度优化为中概提供新“土壤”,市场对中概流动性问题或过度担忧
-
数据显示:超过90%的Z世代人群会每天至少使用一次银行卡
-
青海银行股权“64折”无人问津:关联借款占资本净额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