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林业(000663.SZ)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延续着2021年的增长势头。在国家实现“双碳”的推动下,该公司业绩似乎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9倍

  7月30日,永安林业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了171.25%;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和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918.94%和802.22%;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同比增长了160.67%。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永安林业的解释是,首先,报告期内,该公司木材销售量增长,木材收益增加;其次,该公司人造板营业收入增长,利润增加。

  资料显示,永安林业1996年登陆A股市场,目前该公司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森林资源培育与综合利用、绿色板材和生态家居研产销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有72.06%的收入来自林业,27.1%的收入来自人造板制造业,0.84%的收入来自其他。如果按产品划分,该公司有27.1%的收入来自木材二次加工产品,72.06%的收入来自木材。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福建省生态省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企业林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稳步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探索实践林业价值实现的新路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近年来,该公司将通过林地经营思路的转变提升资源经营价值。一是优化商品林地规划布局,在对该公司现有林地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商品林地规划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材林、一般用材林、非木质原料利用林等五类经营区,实施精准造林、科学经营,充分发挥经营区自然条件和林地生产潜力;二是根据国家出台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等相关管理办法,发挥公司森林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碳汇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活动;三是推进珍贵绿化苗木的培育、销售工作,探索林下种植、养殖立体综合生态产业,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收益。

  即将迎来一轮增长?

  目前,永安林业的业务主要分为森林经营业务和板材家居业务。在森林经营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更新造林面积1.4621万亩,其中,杉木1.1301万亩、阔叶树0.3286万亩,小径竹0.0034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完成幼林抚育面积5.8413万亩,占年度计划的49.87%;培育杉木、马尾松、芳樟、楠木等各类苗木498.4万株,销售各类苗木427.98万株,占年度计划的53.13%。生产及销售木材1.52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43.4%。

  报告期内,永安林业累计签订涉及林地32.1854万亩、金额67,465.23万元转让协议(2021年完成签约面积12.68万亩,金额26,657.22万元)。报告期完成拨交21.43万亩,金额40,354.58万元(2021年完成拨交9.0277万亩,金额17,232.93万元)。

  在碳汇服务与开发上,该公司参与的福建永安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获得VCS注册处第二核查期碳汇减排量签发,永安林业涉及林地5.85万亩,获得签发的碳汇减排量(VCUs)为16.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永安市第二期项目总量的56.8%。公司已组建碳汇开发服务部门,在现有林业碳汇方法学的基础上,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合和合作,研究不同林地碳汇项目方法学。

  在板材家居业务,2022年上半年,永安林业生产各类低/中/高密度纤维板9.41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5.10%,其中轻质线条板生产3.08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280.59%;销售各类纤维板产品9.08万立方米,同比增加32.63%,其中轻质线条板销售3.0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042.78%。

  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竹木地板(金刚板)1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1.21%;生产饰面板8.3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70%;销售竹木地板(金刚板)18.5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3.04%;销售饰面板5.5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49%。

  不过,从近年来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似乎正迎来新一轮增长。从2018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3.46亿元、-2.63亿元、-1.17亿元和0.3亿元;在2021年成功扭亏后,该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迎来大幅增长。

  永安林业的业绩增长能否继续?永安林业在展望2022年的发展目标是表示,该公司继续坚持林业主业,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常规木材生产、林木资源培育,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落实资源培育的进度和质量,探索林业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方式;优选纤维板主导优势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创新,稳定并拓展了优势产品市场;强化内部控制和生产考核管理,强化了售后服务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