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反复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的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指出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国家大力支持下,科技成长板块蕴含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近期,在华夏基金2022年中期策略会上,华夏创新视野(代码:A 013962,C 013963 )基金经理周克平,华夏先进制造龙头混合(代码:A 013107,C 013108 )基金经理高翔高总,为投资人分享了科技领域获得超额成长的方向和细分机会。

问:近年来美国通胀高烧不退,尤其是今年6月,美国CPI刚刚公布同比增长9.1%,超过了市场预期。通胀破九给美联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激进加息将加大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给全球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压力,想问一下,这是否会对我国的科技成长股的投资带来影响呢?

周克平:其实,美国通胀是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是整个市场很大的扰动因素。我们一直把困扰市场的几个因素,分为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美国的通胀压力是整个市场面临估值收缩最大的一个周期性因素。

这个因素其实在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都对市场困扰比较大。尤其是今年3、4月份的时候,因为一些海外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导致整个通胀有一个超预期上行,但是也看到现在可能是整个通胀压力最大的时候,以及整个美联储收紧的斜率最陡峭的时候。

我认为,通胀可能还会维持在高位一段时间,但是它上行最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与之对应的也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加息的流动性收缩的过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它最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所以,科技股和成长股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问:从4月底以来这一轮反弹中,成长股风格的表现是要优于价值风格的板块,像创业板指和科创50的涨幅要优于沪深300,想问一下,您如何看待成长股这一波反弹?这个风格能否继续持续?

周克平:我们认为这不是一波反弹,而是一个反转的开始。

原因很简单,股票是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交织的。

过去两年,我们看到周期性因素占主导因素,未来结构性因素将重新成为整个股票市场定价的主导因素。成长股为什么反弹的更强一些,其背后是高景气。成长股的景气度依然很高,包括新能源、军工、一部分汽车相关的半导体,甚至一部分的生物医药。

我们判断,现在处于一个全球的大产业周期的大拐点。

这个拐点是因为上一轮科技进步相对放缓导致的。

一方面,中国作为追赶国,有非常大的后发优势。在包括半导体、航空航天、计算机软件领域有了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步进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期,包括生命科学、新能源都在孕育期。中国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优势,所以我们会觉得中国的成长型资产会成为未来两三年全世界最好的成长类资产。

我们相信在全球范围内比较,都很难找到中国这几类成长资产的好资产,所以,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反弹,而是一个反转,并且是反转的开始。

问:最近两年硬科技概念很火,被投资者视为下一阶段产业革命的最大风口。请问一下两位老师,什么才是真正的硬科技,具体涵盖哪些领域呢?

高翔:首先,软科技是指互联网、软件等行业,硬科技是整个数字经济的一个底座,所有的软科技,例如大家平常接触到的互联网和软件都是基于像芯片、服务器和各种终端的物理承载之上的,这就是我们定义的硬科技。

我们定义它为科技,是必须要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要跟传统行业有比较大的区别,而且这个行业还在不断的有创新,市场渗透率从0-100的过程中走,在不断迭代的行业,这是我们认为的硬科技。

从具体的行业来讲,像现在不断创新迭代的智能电动车行业肯定是硬科技,还有像半导体行业,以及一些具备比较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装备,也是我们认为重点需要覆盖的硬科技行业。

周克平:我有一点补充,硬科技我更多的把它定义为底层技术。

我们知道任何一轮科技革命发生时或者说一个产业周期,用宏观经济学的话就叫做康波,大家经常说人生靠康波。康波刚开始一定来自于产业变迁,而产业变迁来自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上一轮康波周期是从70年代开始,以半导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底层技术的发明为代表的,整个IT工业在那个时候被发明出来,70年代吉尔(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比发明了集成电路,达帕(DARPA)开始了互联网技术雏形的引荐,包括光纤光缆技术的突破。

有了芯片、有了光纤光缆、有了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之后,到70年代、90年代进入了服务器、PC的时代。

首先是IT技术大范围的普及,这些都是我们说的的底层技术,硬科技。

到90年代之后,在硬科技底座上长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应用生态,我们叫做互联网。从Web1.0到Web2.0,从网页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而今天互联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站在这样一个关口,70年过去了,上一个康波周期即将结束,要开始下一个康波周期了。

下一个康波周期的萌芽,也是上一个康波周期的衰退期和萧条期。70年代在美国萌芽出的那些硬科技底层技术,中国作为追赶国,恰好在最好的时候,这里面典型代表是半导体芯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这些,我们觉得都在硬科技的范畴中,包括一些操作系统。

同时,我们也处于下一个康波周期的孕育期,又有新的底层技术的出现。例如智能电动车,它的底层承载是新的能源技术,像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技术,也是硬科技中最核心的一部分。还有生命科学的一些演进,以及IT技术渗透到生命科学里的细胞基因治疗,还有一些高端装备。

我们判断下一轮是以3D打印、生物材料制造为新一轮的底层技术突破。

底层技术主要围绕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信息、能源、生命、空间,在这四个方面解决问题作为底层技术的延展就会是非常好的一个硬科技的范畴。

问:科创板设立的初衷就是专注打造中国硬核科技,科创板三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硬科技的成色如何?

周克平:非常有幸,我作为当时华夏科技创新的基金经理全程参与了科创板从筹备到第一只科创板基金的成立,到后面科创板这些新股发行,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全程参与,有幸见证。

我自己感觉科创板是一个历史性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两点。

首先,给我国的这种优秀的科创型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上市平台和融资渠道。过去中国一代投资人很遗憾,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没有在A股上市。而现在,科创板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和机会。大量的初创的、代表未来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公司和行业,都登陆了科创板。

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新兴的产业里面。这对于实体经济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了资本市场才有发展,它们是皮和毛的关系。

其次,科创板给投资者,包括我们这些基金经理提供了非常多的优质公司和标的。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过去三年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大行业,分别是:电子半导体、生物医药和新能源,这三大行业未来会成为中国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里面的公司有几百家,按照过往的大数定律,只有5%的公司未来能够业绩优秀,在未来就可以构建一个非常好的组合,给我们创造非常高的收益。

我们之前做过统计,创业板在2009年成立时首批28家公司,最后作为一个指数上涨了非常多,但是这28家公司中也就两三家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公司上涨了二十倍、三十倍甚至五十倍,28家中跑出2-3家就是5-10%的概率。

科创板过去三年给我们提供了几百家公司作为标的,一方面科创板给广大的企业家、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它给基金经理提供了非常好的“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好的公司,我们很难给投资者创造好的收益,今天它提供了这个舞台,相信基金经理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我们自己的水平和“厨艺”,给投资者做出一道“满汉全席”的可能性了,这是科创板最大的意义。

高翔:的确,有了科创板这样一个板块之后,可投资的标的都变得更加丰富了。

以往我们看到五年前,确实很多基金在技股板块也获得不错的回报,但从科技的成色上来看,跟今天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之前更多的是靠在全球龙头公司生态里,做了一些相对来讲靠A股的融资便利做了一些产能扩张。

但今天科创板的这些标的就不是依附于全球的龙头,是真正的站到了创新的第一线,自己去投研发、去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创造了这个投资回报。

周克平:过去A股和港股,包括美股,很多科技股其实是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模式创新,更多的是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人口红利,这个红利实际上已经到顶了,可挖掘的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基于中国产能扩张,在全球科技巨头生态下的伴随成长、依附性成长,并没有形成很强的自主核心能力。

然而今天,在注册制之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提供的公司就完全不一样了,大量的公司他们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甚至在全球领先,这里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但我需要强调一点是我们的时代背景。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是中国有大量的优秀的科学家,他们不管是本土培养还是从海外归国的,在各个领域诸如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软件各个领域的归国潮和创业潮,科创板正好给了他们载体。

以前他们融资上市非常难,今天他们变现非常简单了,巨大的企业家精神被激励出来,这是我称之为所谓的“新两弹一星”,堪比当年的“两弹一星”的归国潮。

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时代背景非常像什么?

刚才提到一个宏观因素所谓的通胀,很多人担心70年代美国大通胀,全球大滞胀,科技股是不是完蛋了?

恰恰相反,美国70年代、80年代大滞胀时期,标普500指数十年未涨,经历了1974年-1984年的十年大震荡。

然而,1971年美国创立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971-1973年开始上涨,在1973年、1974年的滞胀中出现了甚至五十到六十的调整,在1974年调整的底部,就是一个十年的底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可能到今天为止都是一个底部。1976年纳斯达克指数就创出新高,在1979年、1980年代大放异彩,成为今天我们都知道的这种全球创新或者美国一说就说的纳斯达克指数,当年标普指数十年不涨,但是纳斯达克指数1976年两年就创出新高,并且后面表现一骑绝尘。

类似的事情还有日本,无独有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而是有着相同的韵脚。

这是我们今天会说科创板和创业板不是反弹,而是反转。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企业,还是这种历史背景里看都有着非常类似的有迹可循的地方。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购买前请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投资港股的基金,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