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敬畏风险、敬畏深耕,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王瑞

编辑:郝科科

风品:南辞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监事长。

最近,“三无”前海人寿着实吸睛。

7月18日,南玻A公告透露,15日收到《监管意见函》。要求其严格规范运作,严禁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任何形式、手段侵占公司利益,违规干预正常决策程序。

一石千层浪。就在7月17日晚,南玻A刚公告,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涉及补选沈成方为非独立董事、免去王健董事职务等。尽管董事会未过议案,但监事会最终以紧急会议方式通过。

01

内斗戏码、二股东进击

野蛮干预 被约谈的姚振华多难

LAOCAI

内斗戏码,让前海人寿管理层和“宝能系”矛盾公开化。也让外界再次疑虑,作为旗下最主要的金融平台,“宝能系”对前海人寿的影响力几何?

之所以说“再”,是因7月14日,银保监会刚对前海人寿发布《监管意见书》,对近期非现场监测发现的公司治理问题提出意见,其中亦提到严禁大股东不当干预公司经营。

个中缘由,来自两份公告:

7月11日,前海人寿控股股东深圳钜盛华公司,在宝能投资集团官网公告称,已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免去前海人寿沈成方董事、总经理职务,免去陈琳监事等职务。

要知道,自从张金顺辞任后,前海人寿董事长职位已空一年多。而监事长的前提条件是成为监事。上述公告意味着,前海人寿陷入“三无”境地,这在险资企业中极其罕见。

更“神奇”的是,经核查,前海人寿对召开上述会议不知情,会议未按公司章程和监管要求向全体董事和监事发送通知,且未提前通知监管机构。

由此,银保监要求前海人寿立即整改。并对实控人姚振华监管约谈,责令改正违规问题。

换言之,沈成方、陈琳免职一事是否作数仍有待观察。

说起来,上述罢免颇有点突然。 无论沈成方还是陈琳,都是宝能姚振华的老下属。

公开信息显示,沈成方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保险精算专业,是第一批中国精算师。2011年成为姚老板麾下一员,出任前海人寿筹备组副组长。2012年2月前海人寿成立后,出任总精算师,2015年7月升任前海人寿副总裁,2018年8月任总裁,也是前海人寿史上任职最久的一任总裁。

陈琳,也曾在“宝能系”多家公司中身居要职,但2019年以来不停做减法,比如,卸任盛华征信公司、宝能食品公司、宝源物流公司、观致汽车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去年5月,还辞去中炬高新董事长职位。

不禁疑问,不惜铤而走险、野蛮干预的背后,姚振华要上演怎样的权力游戏、腾挪大戏?旗下公司控制权还稳不?

不算苛问,毕竟,深陷流动性危机的宝能集团仍在渡劫,姚振华更多次被限高、沦为被执行人。相比往日的一日千金,可谓尴尬。

7月19日,中炬高新连发三条公告:

控股股东中山润田(实控人为姚振华)被动减持1.59%股份,持股比17.84%;二股东火炬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鼎晖寰盈,增持1.09%股份,持股比至12.31%;因未能按约定增持股份,中山润田被出具《警示函》。

明眼人都能看出,“宝能系”控股股东地位走弱,二股东火炬集团趁机增持。而后者援手鼎晖寰盈来头不小,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鼎晖百孚,是鼎晖投资旗下投资平台。

实际上,自2015年“宝能系”入主,中炬高新日子并非完全静好,在剥离房地产业务、回购计划等方面,两大股东不乏摩擦。而此次二股东找到可乘之机,亦与中山润田的自顾不暇不无关系。中泰证券研报统计,从去年以来,因债务违约,中山润田持续被动减持。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目前两大股东相差还有5%,不构成控股权变更。不过鉴于“宝能系”面临诸多债务和经营上问题,回购和增持可能性小,需关注二股东会不会进一步增持,进而出现控制权争夺、甚至移位局面。

02

盈利能力下滑、风险评级不达标

为啥执念房地产投资?

LAOCAI

回到前海人寿,作为“宝能系”最主要的金融平台,也急需突破困态。

早期,其可谓风光无限。靠万能险“发家”,2012年开业当年保险业务收入就达2.72亿元。2016年保险业务收入220.45亿元,净利增至40.99亿元,在人身险公司中排名前十。

背后的宝能系钜盛华也受益良多,2015年拿下前海人寿51%股权后,借助合并报表,利润暴增,当年净利171.5亿元,是2014年的65倍。

但2016年也是最后的盈利巅峰,2017年至2021年,前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从320.36亿元增长718.41亿元;同期净利却从14.05亿元大降到2.46亿元,五年间缩水94%。

相比之下,阳光人寿2021年保费收入608.3亿元,同比增长超10%,净利63.1亿元,同比大增64.32%。中邮人寿净利也达 14.03亿元,增长6.61%。

进入2022年,甚至营利双降: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09.55亿元,同比下降78.53%,同期净利-23.23亿元,同比下降441.3%。

伴随盈利能力下滑,一系列风险隐患逐渐暴露:

2022年一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66.3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0.17%,均接近监管50%和100%的红线,且已连续7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长期低于B类的监管红线,沦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2021年第四季度末,全国17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19.7%。

显然,前海人寿亟需输血救命。奈何,公司大股东自顾不暇。

据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钜盛华已将所持前海人寿约30%股权质押。另外3家股东所持股权也遭质押。

也是7 月,前海人寿大股东钜盛华和宝能系深业物流公司作为公司债券发行人,因未按规定披露 2021 年报,被采取监管措施。

眼看外部 " 输血 " 无望,前海人寿开启减持套现。

今年5月,华侨城A公告称,前海人寿于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4月6日减持股份4869.67万股,合计套现约3.81亿元。

审视前海人寿的投资项目,一季度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增值为-142.41亿元。其偿付能力报告坦承,投资类房地产和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较高,导致房地产价格风险和权益价格风险最低资本相对较高,在量化风险最低资本中的占比分别为37.19%、53.97%。

更玩味的是,要说前海人寿资金吃紧吧,2022年1月其还分别向前海人寿(佛山)置业有限公司、合肥置业有限公司、南宁商业投资公司、上海前璟置业、前海人寿(天津)置业有限公司投资了1210万元、2170万元、1.12亿元、2176万元和3360万元。甚至还给杭州新天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3.5亿元借款用于项目工程建设。

截至2021年,前海人寿的投资性房地产余额达701.28亿元。要知道,投资了多个地产项目的平安人寿该余额也不过一千多亿元。

梳理前海人寿子公司,不少业务性质为房地产。据2021年报,60家子公司中37家业务性质为房地产行业,包括西安市前海置业有限公司、北京承同赐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

看看房地产的寒冬渡劫,何以有此青睐执念,隐患几何呢?

有寿险公司总精算师称,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前海人寿实际控股股东宝能集团从去年开始资金出现流动性问题。

03

裁员、欠薪、违约

三月又三月 何时摆脱风雨飘摇

LAOCAI

不算多夸言。“宝能系”舵主姚振华通过层层持股,牢握前海人寿最大话语权。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持股比超40%。

宝能集团,曾因“宝万之争”名声大噪,给外界印象是财大气粗的资本玩家。

有媒体统计数据表明,至2016年7月,“宝能系”至少拿下包括万科在内共9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累计持股市值超700亿元。

不过,上述“野心”很快引起监管注目。2016年下半年,因万能险业务不合规,前海人寿连续受到监管处罚。但监管介入,没令“宝能系”停下脚步,反而加速举牌节奏。

2016年11月17日至28日,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仅用8个交易日就迅速买下格力电器4%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由此惹恼市场,保监会派调查组进驻前海人寿调查险资来源,随后前海人寿写下“保证书”,承诺不再增持并择机退出。

2017年2月24日,保监会对前海人寿现场检查,列举“六宗罪”,决定撤销董事长姚振华的任职资格并对其禁入保险业10年处罚。

就此,举牌大戏落幕。明眼人都知道,姚振华迫切需要寻找下一支点。很快,姚老板就盯上了造车大潮,希望借此完成从何金融大佬到实业大佬的华丽转身。

2017年,姚振华提出以10亿元注册成立宝能汽车,用10-1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的宏大梦想。一时声惊四座。

除了“造车梦”,定下“民生宝能”、“科技宝能”定位,姚振华还曾计划布局食品集团和手机业务。然而,这些业务和新能源汽车有一共同点,需巨额投入、且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在频频跨界、粗放型发展中,宝能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2021年初“二姚分家”,让外界开始关注宝能流动性危机。

随后,豪横画风突变:

“宝能系”信托及理财产品被曝逾期,旗下公司不断传出裁员、欠薪、停缴社保、拖欠供应商货款消息。

2021年6月,宝能逾期支付中国华融信托贷款利息8900万元;2021年7月,宝能应支付给民生信托21亿元的债务违约。

2022年3月,因不能偿还广州银行7亿元的贷款本金+1429万利息,宝能集团及董事长姚振华被广州银行告上法庭。

彼时,一度盛传“姚振华下落不明”,并冲到微博热搜。3月22日,宝能官方微信发送几张姚振华实时照片,进行了辟谣。

3月底,姚振华在董事长办公会上称,公司流动性困境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然现实情况,似乎难言乐观: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5月,宝能集团共有75条被执行人信息,合计被执行总金额246.64亿元。2022年以来被执行金额接近150亿元。

据中炬高新披露,截至2021年12月末,宝能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1918亿元(包含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理财产品及发行的公司债券),对外担保余额308亿。

进入7月,宝能再添“烦恼”。7月1日,阿里法拍平台显示,此前平安银行申请的对宝能多套物业进行拍卖的申请突被撤回。原因是上述房产在房源性质、税费等问题存在争议。

这就意味着,宝能还债进展再度受阻。

遥想2021年10月,姚振华曾公开表示,“宝能有能力、有实力在两到三个月内彻底走出困境”。

然三月又三月,宝能至今仍未走出困境。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此次姚振华被监管约谈、结合南玻A的内斗闹剧、前海人寿的上述困境、中炬高新二股东进击,无疑对宝能债权人信心会产生不利影响,或会更加关注宝能的现金流和资信情况。

04

重识实体精髓

姚振华要反思什么?

LAOCAI

目前,前海人寿仍是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前海人寿通过旗下保险产品合计入股华侨城、格力电器等24家上市公司,持股量合计约5823.32万股,对应市值超144亿元。其中,南玻A依旧是持股比最高公司。

稳住前海人寿,对宝能系、姚老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没错,潮起潮落、风光落寞,只要稳住牌面,就有翻盘希望。

问题是,多少时间、胜算几何?

6月17日,“宝能系”持有的韶能股份1.42亿股被强制法拍。

起家的地产业务仍然萎靡。据克而瑞2022年上半年房企销售TOP200榜单显示,宝能集团操盘金额19.9亿元、操盘面积仅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1.36%和78.40%。

而据财新网消息,“宝能系”钜盛华持有的前海人寿股权或将于近期转让给广州市黄埔区国企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已就此签订框架协议。

孰是孰非,见仁见智。无需赘言,宝能、姚振华脱困路远且艰。

当然,企业有兴衰起伏,遇劫渡劫是常态,反转往往也在转瞬间。

但神坛坠落,唏嘘之余,反思是必须必要的。

审视近年频频动作,从汽车、物流到食品、手机业,可以说姚振华志在实业转型,淡化金融大佬标签,这与脱虚向实的行业大势是相符的,战略方向值得肯定。

只是,种种实操不乏漏洞。上述产业市场足够大,却也更强调专业性、沉淀力、长期取胜,最忌贪多求快。这也是做金融与做实体的根本差别,即使日拱一卒也不能赌性当先。如过于无序冒进、粗放型发展,最终难免一地鸡毛。

在铑财看来,放眼资本市场,习惯了逐短利、赚快钱的机构,鲜有转战实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在翻云覆雨、动辄亿元计收益的二级市场。经此一劫,除了具体打法转向,宝能系及姚振华更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大心态、大战略,重识重温实体精髓。

贪多嚼不烂、步子太大易扯裆!敬畏风险、敬畏深耕,才能行稳致远。两者还差多少?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