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前,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全唐”之势一石激起千层浪,惊艳了整个唐朝和后来的诗坛。

2021年8月,荣昌生物以26亿美元将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授权给西雅图基因(Seagen),刷新了中国制药企业单品种海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引起市场强烈反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荣昌生物的这笔BD交易,不仅点燃了国内ADC药物License out交易的激情,也使得后来许多海外药企巨头逐渐认可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ADC药物的适应症从血液瘤拓展至市场空间更广阔的实体瘤,以及新产品的密集获批上市,使得ADC行业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相应公司也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一、兼并收购、BD交易频现

近年来,围绕在ADC赛道的关键词,集中在兼并收购、BD交易频现等方面。

如果说荣昌生物26亿美元的BD交易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那么2020年9月吉利德科学以210亿美元高价收购ADC公司Immunomedics,更是以创下当年医药行业最大并购交易的威势激起“万层浪”。

2020年7月,阿斯利康斥巨资60亿美元与第一三共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靶向TROP2的ADC药物DS-1062;同年12月,勃林格殷格翰以11.8亿欧元收购NBE-Therapeutics的全部股份,并获得后者研发的NBE-002等ADC药物。这些林林总总的大额交易,均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近段时间,更有媒体传出默沙东将以400亿美元或更高的金额收购ADC龙头公司Seagen,如果成功收购,这笔折合人民币约2680亿元的收购案,将再次刷新ADC领域最高收购金额的纪录。

ADC药物历年交易量及交易金额屡攀新高 资料来源:医药魔方,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不仅如此,这几年国内ADC技术平台也频频发生License out大额交易。

除了荣昌生物以26亿美元将维迪西妥单抗授权给Seagen以外,礼新医药、科伦博泰(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两家药企在今年相继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ADC药物海外授权交易。

2022年5月,礼新医药将自主研发的抗Claudin18.2 ADC候选药LM-302在全球除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国家及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授权给美国Turning Point,获得包括研发里程碑1.95亿美元在内的最高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另外,国内ADC赛道投融资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从一级市场的融资来看,根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外ADC药物领域共披露了40多起融资事件(含IPO),有六成以上融资发生在国内,其中融资额最高的是杭州多禧生物,完成了由高瓴创投、晨岭资本、CPE联合领投的高达10亿元C轮融资。

IPO方面,获高瓴资本、联想之星等投资的康诺亚生物,于2021年7月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乐普医疗分拆上市的乐普生物,于2022年2月成功登陆港交所市场。

二、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实际上,之所以ADC赛道能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就在于ADC药物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1913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远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化疗之父、诺贝尔奖得主Paul Ehrlich提出了“魔法子弹”的概念,也就是将细胞毒性药物安装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上,实现定向杀伤肿瘤细胞。

在此后的百年时间里,ADC行业在秉承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历经萌芽(出现首个进入动物试验的ADC药物)、摸索(首款ADC药物因肝毒性退市)、成熟(大批ADC药物获批上市)三个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随着抗体、载药、连接子等方面的突破,ADC药物也经历了三代技术变革。

第一代的ADC药物以Mylotarg为代表,抗体多采用鼠源或嵌合人源化抗体,连接子不稳定,载药的毒性较低且是随机偶联因而有效性不高,毒副作用较大;

第二代的ADC药物以Adcetris和T-DM1为代表,采用人源化抗体、毒性更高的载药、抗体的靶向性也更好,但随机偶联造成的脱靶毒性仍不可忽视;

第三代的ADC药物以Enhertu(DS-8201)为代表,完全人源化的抗体、高毒性载药以及定点偶联技术的使用使得疗效更好,但高毒性载药所带来的可能毒副作用仍存在。

简而言之,抗体偶联药物(ADC)就是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相结合,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

一言以蔽之,ADC药物的技术优势就在于,结合了杀伤力强的化疗疗法和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疗效更好的靶向疗法的多重优势于一身。

正是经过百年的技术迭代沉淀后,治疗窗口得到不断扩展,ADC药物布局的适应症从血液瘤拓展至市场空间更广阔的实体瘤,使得ADC成为了平台型、覆盖多病种的重磅赛道,吸引着全球诸多药企争相布局。

三、14款ADC药物获批,在研管线靶点布局扎堆

目前,全球已经有14款ADC药物获批上市,主要以外资企业的产品占主导,而且大部分产品是最近5年获批。其中,有4款ADC药物在国内上市销售,但只有一款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

从销售情况看,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19年全球ADC药物的销售额为28亿美元,2021年已突破50亿美元,已实现商业化的ADC药物销售额呈现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罗氏的恩美曲珠单抗(Kadcyla,T-DM1)商业化表现最佳,收入高达21.8亿美元;Seagon的Adcetris销售额为13.1亿美元;而国产产品维迪西妥单抗实现收入为0.13亿美元。

从研发情况看,全球ADC药物在研管线布局的适应症大部分集中在肿瘤领域,其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感染、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靶点布局方面,虽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但目前靶点布局扎堆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HER2、EGFR、TROP-2、Claudin 18.2等少数几个热门靶点上。

国内方面,靶点布局与全球的研发趋势类似,同样集中在HER2、EGFR、TROP-2、Claudin 18.2、c-Met、PSMA、CD19等热门靶点上;而适应症的管线布局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以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为主。

另外,从研发进度来看,国内绝大多数的研发项目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后期管线产品以外企及联合开发为主。其中,无申报占比61.82%,临床前占比18.87%,临床I期占比8.24%,临床I/II期占比1.08%,临床II期占比1.95%。

四、国内ADC药物研发提速中

从研发进度看,根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止2022年4月,除了荣昌生物以外,国内浙江医药、东耀药业、云顶新耀、华东医药等均有产品进入到临床III期阶段。

目前,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适应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浙江医药子公司新码生物与美国Ambrx合作研发的新一代靶向HER2的ADC药物ARX788,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采用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实现定点偶联的ADC药物,由2个细胞毒素分子(微管蛋白抑制剂)与曲妥珠单抗定点偶联而成。在分子设计阶段,已通过优化细胞毒素分子与曲妥珠单抗偶联的数量、位置和化学键使ARX788得以发挥最佳的性能,布局的适应症包括HER2阳性晚期胃癌、胃食管癌和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等。

东曜药业的HER2 ADC药物TAA013,由曲妥珠单抗和美坦新衍生物组成,能够靶向HER2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目前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适应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年底完成,并计划在2023年上市。

根据东曜药业在2021年CSCO会议上公布的TAA013临床数据显示,在经过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等多线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利用TAA013治疗后,ORR为10%,DCR达70%,中位PFS超过5个月。安全性方面,TAA013耐受性良好,未发生限制性毒副反应。

科伦药业的TROP2 ADC药物SKB264,主要通过新型偶联方式实现高毒素负载,工艺稳定可控、易于放大,产品均一性高。根据2021年ESMO大会公布SKB264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开放、国际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结果,疗效方面,ORR为35.3%(6/17),DCR为70.6%(12/17)。在TNBC和卵巢癌中初步观察到的ORR均为40%。

目前,SKB264正在开展用于至少经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的随机对照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前段时间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国内药企ADC临床Ⅲ期产品管线 资料来源:Insight,湘财证券研究所

云顶新耀斥资8.35亿美元向Immunomedics公司(后被吉利德收购)引进全球首款Trop-2 ADC药物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获得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享有针对Trodelvy所有癌症适应症开发、注册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目前该药物已经于2022年6月7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接受过至少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为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此外,云顶新耀还向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提交了Trodelvy用于晚期或转移性TNBC成人患者的上市申请。

华东医药和美国ImmunoGen公司联合开发的HDM2002(Mirvetuximab),是全球首个针对叶酸受体α(FRα)阳性卵巢癌的ADC在研药物,用于治疗FRα高表达的铂耐药卵巢癌。

2022年3月20日,ImmunoGen公布了其美国关键性单臂临床试验(SORAYA试验)的全部研究结果:试验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2.4%,包括5例完全缓解;更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9个月,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在叶酸受体α(FRα)高表达的铂耐药卵巢癌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一致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3月29日,ImmunoGen宣布向美国FDA递交了该产品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除SORAYA试验外,目前其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研究MIRASOL,ImmunoGen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可以获得MIRASOL试验的关键数据(top-line data)。

另外,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的披露,截至2022年4月,多禧生物(19个)、普方生物(11个)、荣昌生物(11个)、恒瑞医药(8个)是国内布局ADC管线最多的四家企业。其中,恒瑞研发进度最快的HER2 ADC药物SHR-A1811已开展多项Ⅰ、Ⅱ期临床试验,另有多个未披露靶点的ADC药物处于Ⅰ期临床阶段。

参考资料:

1.《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专题系列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后DS-8201时代,ADC药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东亚前海证券

2.《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创新药研发专题系列,ADC,从模仿转型创新之路》,平安证券

3.各公司财报、公告、官网、招股书

(完)

本文所写的内容,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难念存在争议性。由于粽哥阅历所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多多担待。

本文所提个股,不做投资买卖建议,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荣昌生物(SH688331)$ $华东医药(SZ000963)$ $恒瑞医药(SH60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