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近期的债务压身,恐怕谁也想不到,曾经总资产高达8064亿元、年营收超1600亿元的复星集团,会忽然陷于危机。

要知道在过去的2021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复星赫然以第459位的排名居于榜单,不仅下辖11家上市公司,控股47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创始人郭广昌更是坐拥600多亿的个人身价一度稳居上海首富。上市24年的复星曾为郭广昌带来“中国巴菲特”、“内地李嘉诚”的美誉,从当初的一家咨询公司开始,到资产超过8000亿、横跨多个行业的复星商业帝国,一路扩张后反而迎来藏不住的资金问题。

复星5月份来连续在A股、港股多次减持套现,规模超过50亿元,也正说明了当前债务压身的危机,能否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化险为夷,郭广昌和复星都面临巨大考验。

过去的2021年复星国际营收1612.9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增长26%。如果仅从上一年的财报看,复星的表现无疑是不错的,但如果追溯到近5年,净利润的停滞不前,足可以看出一场疫情对复星的影响之大。而令人最费解的是,坐拥健康板块,旗下的疫苗业务也曾带来可观的盈利,但复星医药即便产品再多,在一通买买买的疯狂扩张后,市场的资产价格开始下行,杠杆风险不断被放大,多个板块的盈利能力因为疫情下降,短期内借款增多,当前负债多达6031.58亿,严重依赖短期债务为长期投资提供资金的风险开始凸显,复星能不能度过此劫,让20万股民颇为担心。

前有万达的“壮士断腕”,后有恒大的“破产”危机,复星之前的两大巨头让人开始猜测复星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加速抛售目前手上的资产,恐怕是当务之急。

从疯狂扩张到开启“抛售”模式

郭广昌的野心,就像曾经的乐视一样,没有不敢做,只有不敢想。全方位打造一个对家庭需求全覆盖的大生态产业,复星系扩张的触角几乎遍布各个领域,巅峰时的疯狂程度令人咂舌。只不过,在一通买买买之后,中国房地产的低迷、生物医药表现低于预期、保险业务长期亏损,让业务庞大的复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2022年一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42亿元,流动负债高达593.9亿元,面临债券中对付压力,其中连年下滑的多项业务收入,成了拖累复星最大的“罪魁祸首”。沉重的债务和巨大的亏损重压之下,复星开启了一系列的抛售模式:佛山的一宗住宅项目首先大幅降价处理;先是从青岛啤酒H股套现41.4亿港元,然后清仓共计114港元;减持中山公用股份7.1亿元,包括减持泰和科技5%股份套现3亿多等多项举措,让人看到了复星近期为应对资金压力而“割肉”的退守战略。

家大业大,到头来为何反受其累?

复星的主业务有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个板块构成,其中的健康板块在医药产品、诊疗科技、健康服务和健康消费的生态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也是当年A股上市的“看家本领”。至于快乐则是家庭用户消费方面的需求,有珠宝、白酒、餐饮、食品、体育、文旅等业务构成;富足即是保险和金融为基础的两项业务,智造板块包括钢铁和矿产资源,还有科技附加值外的延伸业务。

过去几年的复星可谓家大业大,经过近三十年的积累,产业囊括生态、全球化、创新驱动及FES管理体系四大块,而且在2021年的财报中,复星42%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并且业务遍及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1.6万人。

常规而言,全球化是提升业绩最理想的方法,也是业务增量和增长最好的载体,但疫情的不可抗拒,让复星的业务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营业务低于预期,所导致的资金压力接踵而至。

结语:2020年全球均受到新冠疫情侵袭,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可谓非常紧迫,仅2020年、2021年业绩增长超过数倍、利润增长翻几番的医药企业比比皆是。可惜复星未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浪口风尖”,比其他同行领先研发的疫苗反而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表现不佳。目前只有加快抛售受手上的资产,才是缓解流动性资金压力最有效的方法,至于未来发展如何,还得看复星如何应对当前这个危机四伏的周期,能否平稳过渡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