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披露,大麦植发递表主板申请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港股市场上已有雍禾医疗上市,截至6月30日收盘市值55亿港元。大麦植发此次赴港上市,有望冲击港股“植发第二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公司行业内首家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公司结合问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和养发等手段,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毛发诊疗服务。按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一线城市最大的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2021年的市场份额为5.2%。

目前,大麦植发已于中国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植发医疗机构网络,经营着33家医疗机构,另有4家服务机构在建,服务遍及全国31个城市。另外,大麦植发已于2022年1月获得首家毛发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的许可证,且正在筹备开业。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1年,大麦植发的患者转介率为20.2%及退款率为0.14%,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复购率分别为44.8%、41.3%及50.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业务主要包括手术植发,以及非手术固发及养发,二者分别占公司2021年总收入的79%及21%。其中,非手术固发及养发包括产品及服务,二者分别占2021年公司总收入的6.6%及14.4%。

于业绩记录期,公司实现稳健的增长轨迹。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及10.21亿元。公司毛利率分别达到79.8%、75.9%及70.9%。

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于2019年的净亏损为1500万元,这主要是由于销售及分销开支高达5亿元,占公司2019年总收入的67.0%,是公司2019年的最大支出部分。销售及分销开支主要用于公司于2019年将“科发源”品牌升级为“大麦”后,推广公司的服务及提高品牌知名度。除此之外,公司于2020年及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60万元及6610万元。

毛发诊疗在过去数年快速增长。其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人民币83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2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5%,预计将以2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712亿元。

中国植发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从2016年的人民币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预计将按复合年增长率22.1%增长,到2026年将达至人民币470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有超过100家毛发诊疗服务供货商。于2021年,按一线城市的收入计,大麦植发是中国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最大的医疗集团,市场份额为5.2%。同时,公司于2021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收入方面排名第二,于2021年在中国的总收入排名第三。

于2021年,公司的患者转介率约为20.2%及退款率为0.14%,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于2021年,年交易额超过人民币50,000元的重要客户患者占总患者(重要客户患者份额)的比例为8%,于中国毛发诊疗服务市场排名第一。

根据申请材料,大麦植发的植发患者数量由2019年底约23800人增加至2021年底约32700人。2019-2021年,大麦植发的付费患者就植发服务的平均交易额分别约为30000元、25800元及24700元。其中,2021年,大麦植发年度交易额超过50000元的重要客户患者比例约8.0%。

面对技术的领先优势和患者的充分信赖,公司坚持认为,“市场发展越快,越需要沉下心,慢下来,回归医疗本质。医疗的核心是技术和效果,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医疗的本质是治愈,是以技术创新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不能忘本,需要脚踏实地。”

大众对毛发健康的重视造就了植发市场的繁荣,加上资本的不断注入,植发行业正变得更具想像力。已经向港交所递表的大麦植发,开启了IPO进程。未来,持续促进产品及服务创新、扩大运营网络、加大研究及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将会是大麦植发发力的重点战略方向,发展不容小觑。

此次上市,大麦植发拟募资用于拓展运营网络,升级服务机构;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进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战略性投资及收购等。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