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正邦科技疯狂扩产终究迎来了“恶果”,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正邦科技就开始巨亏,2021年三个季度累计亏190多亿,而正邦科技从上市至2020年底净利润累计为103.66亿元。

2、正邦科技短期的债务压力也很大,账面上的货币资金有30.73亿元,而短期借款121.48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42.2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11亿元。正邦科技的最新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7.03%

3、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正邦科技有4笔质押达到了平仓线(估算),有3笔质押达到了预警线(估算),如果正邦科技股票继续下跌,质押的股票有被强平的风险。

4、正邦科技巨亏百亿后开始入局新能源领域,但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对此提出了质疑,6月20日,深交所下发问询函正邦科技入局新能源的合理性。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风口过去之后,往往摔死的也是猪。

近日,因追逐猪周期风口激进扩产而深陷困境的正邦科技又开始追逐新风口——新能源,本以为这次正邦科技董事长林峰总算能舒一口气,但股价回落再次将正邦科技打回原形。不仅如此,交易所也在质疑正邦科技入局新能源的合理性。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林峰自掌舵正邦科技以来,不仅遭遇猪周期下行股价大跌,资产负债率也创了历史新高,甚至已经开始“卖子求生”。

此外,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还发现,正邦科技大股东正邦集团的股票质押率已经超过92%,其中有4笔质押达到了平仓线(估算),还有3笔质押达到了预警线(估算)。

林峰掌舵21个月 市值蒸发400亿

1984年,中专毕业年仅21岁的林印孙担任了临川县粮食局饲料厂厂长,当时该饲料厂年产饲料只有6000吨。担任厂长不久的林印孙意识到饲料生产将会给中国养殖业带来质的飞跃,于是他带领工人对设备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生产量从年产6000吨提高到了年产10000吨。

199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林印孙也根据国家政策做出了调整,使原国有饲料厂成功改制,由外商入股组建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正邦集团正式成立。

2007年8月17日,正邦集团控股的正邦科技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从上市至今,正邦科技的业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7年正邦科技的营收为16.31亿元,而2020年已经到达了491.66亿元,业绩翻了30倍。

正邦科技业绩高增之际,2020年1月,林印孙带着公司高管在江西前湖迎宾馆召开搞了“2020年实现千亿正邦动员”的誓师大会,势头可谓强劲。

对于林印孙的千亿目标,市场也给出了相应的预期,2020年正邦科技的市值也一度超过800亿。

风头正盛之际,2020年9月林印孙的儿子林峰正式出任了正邦科技董事长,本以来能打一场顺风战的林峰万万没想到从他上任开始,一场恶战就在等着自己。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从林峰正式出任正邦科技董事长前几天,正邦科技的股价就开始跌跌不休。从高点至今,正邦科技市值已经蒸发超500亿元,如果按照林峰正式出任正邦科技董事长之日开始计算,正邦科技市值至今也蒸发了400多亿元。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梳理资料发现,导致正邦科技股价大涨大跌的原因之一是“猪周期”。2018年开始,生猪价格就一路飙涨,并且在高位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年猪肉价格数据,2020年全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9.7%。

不过,2021年春节后猪肉开始出现“大跳水”,之后猪肉价格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

除猪周期本身下行因素以外,让正邦科技陷入“困境”的原因还有大步扩产。

2020年6月17日,正邦科技公开发行16亿元的可转债用于扩产和偿还银行贷款,正邦科技前董事长程凡贵在路演中表示,2019年公司已在赣州、上饶、孝感布局生猪屠宰业务,但体量尚小,2020年公司将继续有序发展生猪屠宰业务。

可转债发行不久后,正邦科技再次披露产能扩张计划,公司定增募资75亿元,其中近30亿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业务。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风口一过,摔的最惨的也可能是猪。

正邦科技疯狂扩产终究迎来了“恶果”,2021年第一季度盈利2.24亿元,而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正邦科技就开始巨亏,2021年三个季度累计亏190多亿。

亏190亿是什么概念?正邦科技从上市至2020年底净利润累计为103.66亿元。

正邦科技在2021年报中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时也称,2021年由于公司生猪产能释放,全年生猪出栏规模稳居A股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前列,但由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震荡下滑,公司销量的上升叠加销售价格的下降对业绩影响较大。

到了2022年,林峰还是没有找到拯救正邦科技的良方,一季度营收64.9亿,下滑幅度同比超过48%,净利润亏损26.64亿,更是同比下滑超过1290%。

大股东质押率爆表 开始“卖子求生” 沪深300公司治理总指数排名倒数第三

步子大了确实容易扯着,正邦科技大举扩产的结果是债务缠身。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02%、67.65%和58.56%,而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60%和97.03%。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的总资产为419.32亿元,负债总额达406.8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正邦科技短期的债务压力也很大,账面上的货币资金有30.73亿元,而短期借款121.48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42.2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11亿元。

3月1日,正邦科技发公告称,拟向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拟出售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德阳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正邦”)、丹棱正邦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棱正邦”)、重庆广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广联”)全部股权及云南广联畜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广联”)、昆明新好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新好农”)、云南大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大鲸”)、贵阳正邦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正邦”)、云南广德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广德”) 51%的股权。(以下统称“标的资产”)。

股权转让完成后,以上8个标的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将成为大北农的下属控股子公司。交易总额约为20至25亿元,如若完成本次交易,正邦科技预计将获得11-19亿的投资收益,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9.15%-33.08%。

从质押情况来看,正邦科技“卖子求生”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wind数据显示,第一大股东正邦集团的股票质押率达92.4%。 累计未解押股数6.68亿股,加权平均质押起始日参考股价为12.50,较最新价涨跌幅为96.23%。

需要注意的是,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正邦科技有4笔质押达到了平仓线(估算),有3笔质押达到了预警线(估算)。

值得一提的是,正邦科技4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正邦集团通知,正邦集团累计有1175.24万股被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申请冻结,起始日为4月12日。

4月20日,正邦科技公告称,控股股东正邦集团在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账户的股票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分别于2022年4月18日、2022年4月19日、2022年4月20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被动减持公司股份合计2049.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5%。

质疑比例高,被强制平仓,不难看出正邦科技的压力确实很大。

此外,在凤凰网财经与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CCG50)联合发布的《2022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排行榜》中显示,正邦科技排倒数第三。其中,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63.72排222名;公司财务治理指数56.42排265名;企业家能力指数21.5排第293名;董事会治理指数54.12排第267名;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57.2排在274名。

巨亏百亿后,入局新能源

巨亏百亿后,正邦科技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

6月17日,正邦科技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签订了《“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

该协议提到,国家电投将对正邦科技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发挥在农业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约400亿元。

此消息公布的第一个交易日,正邦科技的股价就迎来涨停,单日涨幅为9.97%。

不过,对于正邦科技入局新能源领域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提出了质疑。6月20日,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正邦科技详细说明与国家电投开展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合作的相关内容,并且交易所还询问“你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是否匹配?”

对此,正邦科技在6月22日晚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项目的前期主要将由国家电投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将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在此合作模式下,公司将提供符合条件的房屋建筑及土地,无资金流出,且可通过此项目收到租赁资金,加速现金回流,盘活资产。

正邦科技解释的很合理,但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不太如意,截止发稿,正邦科技的股价又几乎回到了入局新能源前的位置。

后记:

“富二代”林峰自接手正邦科技以来,无论是股价还是财务数据,都不是很好看,一方面是因为猪周期下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正邦科技激进扩产的后遗症所导致。

此次入局新能源或许是正邦科技破局的关键,但最终能否借着新能源翻身?能否形成利润改善高负债?目前都还是未知数,未来林峰能否带领正邦科技重回市值巅峰,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