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能感受到,中国资本市场从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在“零容忍”的要求下,越来越多涉嫌违法乱纪的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们无法遁形。

去年7月6日,《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该文件成为全方位加强和改进证券监管执法工作的行动纲领。

根据Wind,至2022年6月46日,今年以来A股共46家公司或其实控人被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立案调查或侦查。去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是21家。

2022年上半年即将结束,被立案调查或侦查的上市公司数已达到去年上半年的2.19倍。

“今年立案调查公司数量创新高,也透露出严监管的信号。从严监管、从重处罚,来维护市场的这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

信披违规成“触雷”重灾区

最近一家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为*ST紫晶,实际控制人郑穆先生、罗铁威于2022年6月2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违规信披是上市公司“触雷”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6家公司因为违规信披被立案。主要问题包括虚报、瞒报,以及不及时报告等。

过去,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可能业绩预告的时候“炫富”,年报披露的时候“哭穷”,把业绩披露玩成各种穿越把戏,或从高变低,或从低变高,把股价玩成心跳。相关人员操纵股价,或趁手低吸,或借机减持。也有一些纯粹是内控拉胯,管理粗放混乱。

现在业绩“变脸”成为监管关注的信披违规类型之一。延安必康曾于去年10月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9.5亿元至10亿元,但在时隔半年后,公司却修正为亏损7.8亿元至8.8亿元;ST中捷此前也预计公司2021年或将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但在今年4月,该公司大幅下修业绩预估,预计去年亏损5.05亿元至5.3亿元,两只股票都出现了预盈变巨亏,并引发监管关注。

发不出年报也是多家公司今年被立案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丑媳妇也要见公婆,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法定义务,一些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心虚到业绩都不愿意被“拉出来遛遛”,迟迟不愿意让投资者窥见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退市环球、邦讯退、退市济堂、ST辅仁均是由于未能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导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例如,ST辅仁已于5月5日起停牌。若公司股票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个月内,仍未能披露年报,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需要注意的是,退市环球、退市济堂、邦讯退已在2021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次未能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不仅被立案调查,还被交易所终止上市。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实际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信披违规主要是出于掩盖其本身存在的经营问题,或企图通过发布虚假消息而做高股价。公司通过信披违规维持较高的估值水平,可以以较高的估值获得融资,或以较高的价格抵押股份,甚至套现。另外,部分中介机构也存在把关不严、丧失执业操守等行为。

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动,部分实控人或有“判头”

《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把健全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作为重要目标,对行政执法和侦查、检察、审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各部门间的专业协作。

去年《意见》公布后不久,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审判基地专业化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公安、检察院、法院各办案、审判基地之间优化协作机制,集中专业优势,承担起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办理和法律适用研究、犯罪对策研究、业务培训、预防宣传等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证券期货犯罪办案专业化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在一些案件中,可以看到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动”的迹象。

去年10月22日晚间,*ST新亿的一则公告,揭开了公司在实控人指挥下长期财务造假的细节。

根据证监会的查证,在公司实控人黄伟的亲自决策、参与下,*ST新亿通过账面往来虚假交易、与实控人好友的公司虚假交易、倒签租赁合同的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虚增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00%。

基于*ST新亿和实控人黄伟的种种劣迹,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对黄伟给予警告,并处以1200万元罚款(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400万元,作为*ST新亿实际控制人罚款800万元);对时任监事会主席、子公司亿源汇金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李勇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行为的其他责任人员刘柏龄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同时,对黄伟、李勇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这还没完。今年1月14日,*ST新亿发布公告,塔城公安局告知新疆证监局对于其移送的公司及实控人黄伟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一案,塔城公安局认为,符合立案标准,现已立案侦查。

在移送公安前,*ST新亿曾连续三次收到证监会、证监局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山西省上市公司协会将这个案子作为警示案例并评价:“事不过三,过三移送公安。”

这个评价很押韵,但是并不完全准确。

“零容忍”态势下,实际上并没有给*ST新亿“过三”的机会,如就案情来看,其连续两年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严重违规等劣迹一经证监会查明,实控人即被移送公安。

违法犯罪“零容忍”渐成资本市场“新常态”

今年,反腐题材纪录片《零容忍》引发热烈反响。事实上,去年《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发布后,“零容忍”亦成为资本市场监管和执法领域的“热词”。

根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坚持零容忍要求。依法严厉查处证券违法犯罪案件,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加强诚信约束惩戒,强化震慑效应。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套组合拳。

《证券日报》总结认为,自2020年3月1日起,新证券法实施至今已逾两年,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程度显著提升。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健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简称《意见》)出台,违法违规成本显著提高,“零容忍”理念深入人心;特别代表人诉讼落地实施,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修订,投资者保护新格局逐渐形成。

“零容忍”式监管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随着全方位投保体系和“零容忍”打击违法犯罪的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诚信经营、敬畏法治的市场氛围和资本市场“新常态”正加快形成。

作者:胖哥

来源: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