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一波三折,卫龙会卷土重来吗?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全媒体记者/何雯雯

来源/官网

据港交所披露易显示,卫龙的上市材料又失效了。“辣条一哥”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去年,卫龙递交了招股书。2021年5月12日,卫龙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超过6个月未获批就失效。半年后,在上市材料即将失效的前一天,11月12日,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仅过了两日,11月14日,卫龙通过上市聆讯。如今,半年已经过去,就在投资者以为卫龙即将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之时,卫龙的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在扑朔迷离的上市之路之下,越卖越贵的辣条、低俗营销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让卫龙陷入争议之中。

暴利之下,辣条却越卖越贵

今年4月,卫龙等辣条头部企业宣布涨价,原因是原材料涨价了。然而,据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卫龙原材料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29.8%、27.8%,原材料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据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卫龙的营收、毛利率却同步增长。报告期内,卫龙的营收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7%、37.1%和38%,同期净利润为4.76亿元、6.58亿元和8.19亿元。

辣条是一门低成本的生意。然而,当原材料涨价的时候,保持着高毛利的卫龙,却很快把上浮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声称原材料涨价要提价的辣条企业,事实上是在追求更高的利润。近年来卫龙保持高营收、高利润的原因,与不断涨价的辣条密切相关。

招股书显示,2018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平均售价为13.9元/千克,2020年涨至15元/千克,两年间每千克辣条涨了1块1毛钱。而豆制品则从2018年的22.4元/千克,涨至2020年25.8元/千克。

在零售方面,以卫龙的天猫旗舰店为例,卫龙的1540克大包辣条礼盒售价为71.9元(券后价60.9元),也就是平均500克售价约为23元。而750克的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组合的辣条礼包则售价为59.9元,平均每500克售价约为39元。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也才为21.28元/公斤。原材料和配料十分普通的辣条,其零售价竟是猪肉的两三倍。

由此可见,辣条等产品的不断涨价,也进一步拉高了卫龙的营收和毛利。

但是,在行业暴利之下,卫龙的短板也十分明显。招股书显示,卫龙的收入构成主要分为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其中调味面制品,即辣条,包括面筋、辣棒和亲嘴烧;蔬菜制品则包括魔芋爽和风吃海带;豆制品及其他包括软豆皮、卤蛋、肉制品。

在收入贡献上,2018至2020年,调味面制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8.6%、73.1%、65.3%。卫龙的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依赖于调味面制品,即辣条的营收。可以看出,卫龙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从收入来源来看,虽然卫龙有意在调整收入结构,但是调味面制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企业而言,长期依赖单一的产品结构,是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

在销售渠道上,卫龙也十分依赖线下销售。2018年至2020年,卫龙90%以上的销售来源于线下渠道。

据招股书介绍,卫龙的主要消费人群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而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些年轻人的购物习惯已经从线下转为线上。这对长期依赖线下销售的卫龙来说,又是一大风险。

此外,从辣条的原材料和生产流程来看,辣味休闲食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大豆油、面粉和海带,配料主要为一些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辣条的生产材料和配料十分简单,没有过于复杂的配方。因此,除了麻辣王子,还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休闲食品行业的头部品牌也纷纷加入到辣条的市场竞争中来。

随着头部休闲食品品牌的加入,辣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过于单一以及极度依赖线下销售渠道的卫龙,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多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卫龙难摘垃圾食品的帽子

在大众的印象当中,辣条等于垃圾食品。虽然简单粗暴地给辣条扣帽子,但这也是有理可依的。重油、重盐、重辣,这是辣条的特点,从健康饮食角度来看,这是对健康无益的。

辣条早期的生产是从小作坊开始的,而民间的这些小作坊大多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除此之外,据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媒体的报道,一些辣条企业存在使用违禁添加剂的情况,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即使后面卫龙多从包装、曝光生产流程来“自证清白”,以及请明星代言塑造“高大上”的形象,但是也难以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甚至,在食品安全抽检和消费者的反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卫龙辣条的乱象。

据《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公布的关于调味面制品的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401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其中,卫龙辣条多次上榜。

在2018年8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湖北食药监局)曾发布公告两批次“卫龙”辣条产品被抽检出违规添加情况,其中公告显示,两批次卫龙辣条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被要求不得使用的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据了解,山梨酸及其钾盐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的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但如果长期食用山梨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骨骼生长、肾脏、肝脏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除了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不合格外,在消费者终端,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卫龙辣条的负面消息。

在卫龙的天猫旗舰店评价中,有消费者反馈孩子吃完辣条后嗓子发炎、甚至发热需要打吊瓶,还有消费者表示“味大,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辣条的评价和投诉。例如,有消费者投诉在卫龙的魔芋爽中吃出虫子,还有消费者投诉在辣条中发现头发,投诉后还拒不赔偿。甚至有消费者买到变质、发黑的辣条,以及有小孩吃完后拉肚子等。

从多个平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卫龙辣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面临多重压力,卫龙更是欲通过低俗营销来吸引人们的眼球。2020年“双十一”期间,卫龙将天猫自营店转变为迪斯科风格,同年“双十二”期间又变为Excel风格。到了今年3月,卫龙辣条还因部分产品外包装印有“约吗”“贼大”等暧昧字眼被认为低俗营销而引起关注。在舆论的压力下,卫龙道歉,并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

注重广告营销的卫龙,在推广及广告费用上的投入并不小。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卫龙的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为0.27亿元、0.31亿元和0.47亿元,广告费逐年提升,其中2020年的广告费同比增长了51.4%。

保持着高毛利,却依然不断涨价,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后,在健康饮食的观念下,越卖越贵的辣条会被消费者抛弃吗?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是,卫龙的产品过于单一、销售渠道长期依赖线下的弊端,在休闲食品的竞争上,卫龙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而卫龙多次申请上市却仍未成功,这值得投资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