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出品

核心提示:

1.2019-2021年,石头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3亿元、13.69亿元、14.02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74.92%、2.41%。2021年其净利润几乎与上一年持平,仅增长2.41%。与此同时,石头科技加大销售费用来开拓市场,2019-2021年,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54亿元、5.59亿元、9.38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58.14%、67.74%。

随着与小米的渐行渐远,小米系资本与雷军系资本也逐步“抽身”。2022年5月27日,石头科技公告,顺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询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约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6%。若减持数量达到最大计划数,顺为或将退出前五大股东之列。

3.在扫地机器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创始人昌敬忙着杀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洛轲智能签订商标及域名转让协议,转让标的为26项域名,2项注册商标和6项正处于申请注册过程中的商标,关联交易所涉标的的评估值为29.88万元,交易价格为29.88万元。

————————————————————————————

从“疯狂的石头”到“腰斩的石头”,石头科技只用了一年。

2020年2月21日,石头科技顶着“发行价”第一的名号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在懒人经济的风口下,石头科技一飞冲天,股价最高涨至1492.94元/股,成为科创板第一高价股。然而,自2021年6月以来,石头科技的股价已“腰斩”,不足700元/股。

股价大幅波动的背后,“去小米化”的石头科技业绩承压,销售费用大增,小米系资本也选择抽身。在此之际,创始人昌敬却杀进新能源造车,身处激烈竞争中的石头科技能继续讲好资本故事吗?

1、从“小米贴牌”到“去小米化”

2014年,扫地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年销售额还不超过 22 亿元,一位叫昌敬年轻人决定出走百度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于是石头科技横空出世。

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不同于第一次创立“魔图”卖身百度,石头科技一路走得很顺畅,创立的第二个月就获得了小米的投资。

招股书显示,上市前,石头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为顺为,持股比例为12.85%,第三大股东为天津金米,持股比例为11.85%。其中,顺为资本的董事长为雷军,是小米相关方,天津金米为小米控制的公司,在石头科技董事会中均占有席位。

彼时,石头扫地机器人凭借小米在品牌、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的支持,业绩和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提升。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2016-2017年,石头科技通过米家定制品牌产品(不含配件)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1亿元、9.8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98.58%,88.36%。

背靠大树好乘凉,作为“米家二代”的营销让石头科技占尽优势,同期同行业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比石头科技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尤其2016-2017年,石头科技销售费用支出分别仅为154.21万元、2881.1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0.84%、2.58%。

2017年,石头科技收入破十亿后,昌敬开始求变。

彼时,石头科技贴牌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小米的渠道优势而迅速走红,但有利也有弊,小米贴牌的毛利率较低成为石头科技的“心病”。 2016-2018年,米家品牌扫地机器人毛利率分别为18.99%、18.75%、14.99%。

这被外界认为是石头科技推出自有品牌的一大原因,因此昌敬求变一方面是“去小米化”,一方面是出海,开拓海外市场。

“去小米化”推出自有品牌后,石头科技不得不出海,不仅是为了避免与小米正面交锋,而且也能摆脱同业竞争的负面影响。

从结果来看,石头科技的求变是成功的。到2021年,石头科技自有品牌收入为57.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8.8%,可以说基本上摆脱了小米贴牌的形象。并且,石头科技的境外收入达到了33.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63%。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苏伊士运河上的一条货轮搁浅导致整个航道堵塞时,滞留在河面上的422艘货轮中的其中一艘装着4个集装箱,里面是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

2、销售费用大增

虽然转型成功,但离开小米的代价对石头科技而言难说轻松。

2021年石头科技业绩陷入“瓶颈”,净利润仅增长2.41%,几乎与上一年持平。

2019-2021年,石头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05亿元、45.3亿元、58.37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7.74%、28.84%;同期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3亿元、13.69亿元、14.02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74.92%、2.41%。

一方面,转战海外虽然能避开与小米的正面交锋,但石头科技境内市场却逐步萎缩。2019-2021年,其境内收入分别为36.23亿元、26.62亿元、24.7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6.53%、7.1%。

境外市场的大幅增长本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在疫情影响下,石头科技的出海阻力增大。数据可见,2021年,石头科技境外业务毛利率下降了7.18个百分点至48.36%。

与此同时,“去小米化”之后,石头科技不得不加大销售费用来开拓市场,比如请流量明星肖战担任品牌代言人。

2019-2021年,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54亿元、5.59亿元、9.38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58.14%、67.74%。

综合来看,石头科技多项财务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据凤凰网财经与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CCG50)联合发布的《2022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排行榜》,石头科技财务治理指数为55.86,在296家上市公司中排第268名。

而此也拖累了石头科技治理总指数的排名,尽管其董事会治理指数为68.22,排名高达第12名,但其治理总指数为59.82,排名为第93位。此外,影响其治理总指数的另外三项分别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68.36,企业家能力指数34.45,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72.22,排名均在中游位置。

3、雷军系资本“抽身”

随着与小米的渐行渐远,小米系资本与雷军系资本也逐步“抽身”。

2022年5月27日,石头科技公告,顺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询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约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6%。

此前,顺为已于2021年3月16日至4月14日减持了石头科技50万股,占总股本的0.75%。减持价格约为954.86-1205元,减持后顺为持有石头科技股权比例降至8.89%。

此次顺为拟再对石头科技进行减持,若减持数量达到最大计划数,顺为或将退出前五大股东之列。

另一边,天津金米也在不断减持手中股份。

2021年3月16日至6月10日,天津金米以1000.28-1344.01元每股的价格,完成了对石头科技的减持,累计减持股份数为13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金额为16.5亿元,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下降至6.89%。

时隔一年,石头科技再次披露了天津金米的减持计划,其拟减持不超过133.6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不超过2%,目前减持计划还在进行中。

对于小米系资本和雷军系资本的“抽身”,石头科技向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小米、顺为亦或是其他资本退出后,公司仍会继续坚守科技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整体思路,去推进产品的研发升级和全球市场的拓展,努力实现从1-n的跨越。

另外,石头与小米在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定位上有所不同,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定位为大众市场的家庭产品,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则定位于消费市场中的中高端市场),目标客群不同。

4、转让商标等资产,创始人忙造车

尽管如今石头科技似乎遇上了一定困难,但昌敬还是将他的新野心寄托在造车上。

2021年1月,昌敬成立了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轲智能”),该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技术研发等,一度让外界怀疑石头科技有造车的打算。2022年3月,洛轲智能开始频繁成立公司,被视作石头科技加紧造车的信号。

直到2022年5月25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洛轲智能签订商标及域名转让协议,表明造车只是创始人昌敬的新征程。

公告显示,石头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石头香港、全资孙公司石头荷兰拟向洛轲智能转让部分商标及域名,转让标的为26项域名,2项注册商标和6项正处于申请注册过程中的商标,关联交易所涉标的的评估值为29.88万元,交易价格为29.88万元。

虽然公告中,石头科技一再表示,本次关联交易遵循了客观、审慎原则,聘请了中铭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资产评估机构,针对本次交易进行了评估,并且定价公允、合理,不会损害石头科技利益,但仍有声音对这笔关联交易表示质疑,认为其存在向创始人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事实上,此次昌敬造车并不被看好,新能源汽车是个好赛道,但此前已有多家公司“入局”,并且新能源汽车造车成本非常高,叠加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因素,费用或进一步提升。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或为400亿元。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洛轲智能提供的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洛轲智能总资产为3.67亿元,净资产为3.48亿元,营业收入为17.79万元,净亏损为4441.37万元。

在扫地机器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昌敬却忙着杀进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石头科技将何去何从?对此,石头科技对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表示,昌敬目前的工作重心仍在石头科技上,没有直接参与到造车企业的日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