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裁员节流盈利,大病筹款费率3.6%,但水滴开始变得值得期待

可以想见:作为美团的第10号员工,沈鹏是一个虔诚的互联网信徒,那么亏损也就不是问题了。

正如水滴联合创始人杨光在公司IPO时所述:盈利并不是目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但水滴并不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它其实是在互联网上卖保险的,保险并不是一个非生即死的战场,而是一个规模不断增长、可以容纳诸多同业共生的生态。

这点水滴应该是想通了。

水滴终于从“天上”落到了“地上”。

6月15日,水滴(WDH)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实现盈利1.05亿元。

这是水滴成立6年来的首次。

虽然在IPO前,水滴高管还没有确定盈利时间表,但在低迷的股价面前,水滴对于“盈利"迅速转变,变得有些急不可耐。

水滴的盈利方式更倾向于节流,“我们设法进一步降低了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运营成本。我们过去两个季度的经营业绩和业务趋势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相信我们能够保持这一势头,实现我们为全年设定的总体盈利目标。”沈鹏指出。

一季报数据显示:水滴2022年一季度的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60.4%,环比下降21.5%。

其中,运营成本同比下降48.5%,财报给了三点原因,总结来说是水滴互助业务停运和裁员;环比下降21.4%,主要原因是人员成本减少。费用方面,水滴一季最明显的是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75.6%,环比下降15.2%,核心原因是在第三方流量和外包给第三方的销售费用减少。

总结来说,除了砍掉了水滴互助这个拖油瓶,水滴节流的策略主要是将第三方流量来源和销售人员大幅缩减,但对销售的投入降低,必然会影响其营业收入。

一季度,水滴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6%,但环比增长7.4%,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变化,因为水滴无论是运营成本还是销售费用,环比均是下降的,但营收却小幅增长,只能说水滴开始适应了这种“落在土里”的生活,不再好高骛远、以亏换量。

事实上,水滴早就该这么做。

2019年,水滴公司的收入增幅远高于亏损增幅,“以亏换量”很成功;而到了2020年,水滴公司的收入与亏损的增幅基本持平,分别为:100.4%、106.47%;2021年前三季度,二者的增幅平衡彻底被打破了,水滴公司收入增长同比增长18.4%,但其亏损同比扩大477.87%。

节流之后,水滴2020年四季度实现调整后净利润盈利、一季度又实现了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经营现金流归正,或许是切身体会了真香定律,水滴终于在4月开始“开源”了。

今年4月,水滴筹试运行根据筹款金额收取3%,单个案例服务费5000元封顶。另外还有千分之6的支付通道费,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非水滴筹收取)。因过去第三方支付平台费用为水滴垫付,故而这次调整可以看成水滴开源节流3.6%的筹款额。

那是多少钱?

本季度末与上季度末,水滴筹累计筹款额分别为509亿元和484亿元,计算可知当前水滴筹单季度筹款额约为25亿元,若二季度水滴的筹款额不变,则其毛利可以增加9000万元。(25亿*0.036)

向筹款收费是一步险棋。

若水滴筹收费后,若平台活跃用户降低,毕竟国内的大病筹款平台不止水滴筹一家,另一主要平台轻松筹至今依然坚持免费政策,两家平台的功能并无实质差别,由此会不会产生此消彼长的情况还未可知。水滴表示:水滴筹服务费试运行是从4月份开始的,相关的数据将会在二季度财报中公布

同时,水滴筹是水滴卖保险的廉价的流量来源,“就内部来源而言,我们的医疗众筹业务为我们的保险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这一群消费者贡献了水滴保险市场产生的FYP的约65.2%、55.1%和50.4%。”

水滴内部流量贡献的FYP比例逐渐下滑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上文提到的“以亏换量”,通过第三方流量和销售来扩大收入,但如今水滴已经将销售费用砍到了膝盖,外部的流量自然扛不起大旗,若因水滴筹收费,内部流量也大幅下降, 水滴将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但无论如何,水滴已经从追求虚无缥缈的“天上”落到了更能滋润万物的“地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稳扎稳打下去,常态化盈利不是梦。

作者手记:大病众筹,收费应该收得理直气壮

抛去商业层面,笔者认为:无论是水滴筹还是轻松筹,都应该收费。

很多人喜欢diss“这两家公司喜欢拿公益当生意做”,这其实并不值得吐槽。

一方面,两家公司搭建了平台,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救助,同时也承担了验真的职能,虽然不能说能杜绝骗子,但起码大大降低了骗子出现的几率,从价值的角度讲,它们收费并无不可。

另一方面,就算是公益组织也需要钱。多年之前,一位在公益界颇有分量的人说:很多慈善机构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这颇为讽刺,做公益、做慈善的人也需要生活,两家平台同样。

我们推崇“做好事不留名,但如果有人因为想留名而做好事也不是罪过,甚至是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平台收费,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实在想不通,就把你筹的款和捐的钱,看成是你建设筹款的平台所出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