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厂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最近两年间降到了冰点。所以,最近很少能听到家电厂商呼吁“抱团取暖、共克时艰”的声音。

宁言||撰稿

在很多家电经销商的眼中,家电品牌商这几年变得越来越“多情寡义”了。但在很多家电企业的眼中,家电经销商越来越“不思进取”总是等要靠。

面对全国性电商、全国和区域性的连锁大卖场,以及兴趣电商、直播电商,还有层出不穷的社群带货、大V带货,以及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等前装渠道,甚至必须发展的自有专卖店渠道,更要借助新零售全国布局的提货商……家电品牌商们如今都在采取着“都要、还要、更要”的经营策略:既想一个渠道商们都不得罪,又想着不同渠道可以差异化经营,对大渠道适当倾斜、对特色高质量渠道重点扶持等。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家电零售商来说,他们实在是太敏感了,他们又都太在乎品牌商的动作、策略和态度了。比如说,很多线下经销商就会说:家电企业的特价机根本拿不到货,但是电商平台的特价机却满天飞。但换个角度,很多线下经销商就算拿到了特价机资源,也不会按照特价体系卖货冲量,而是会采取“多赚几个钱”的策略。

不过对于众多家电品牌商来说,他们给电商平台的特价机资源,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电商平台的规模化用户需求,来保持企业的规模盈利点。正如一位家电企业所说,“工厂的生产线不能停,工人要发工资,必须要保证生产线的机器转动起来,所以电商平台必须要保持出货的规模”。最终,这不只是家电品牌商简单的渠道政策倾斜,而是守住生产经营的安全线。

来自家电经销商对于品牌商的不信任,甚至担忧,不无道理。但是,站在家电品牌商的角度来看,一个大中型的家电企业,如今要同时面对6、7个,甚至10多个零售渠道的合作,有线上、有线下的,还有双线布局的,有千亿平台,还有个体工商户,甚至个人,如此众多的渠道商如何照顾好?是一门大学问。

面对一线主流消费群体的购物渠道越来越多元,以及用户需求的越来越个性和多样,家电企业不只是要满足平台型渠道的用户需求,还要满足兴趣化渠道的需求,更要满足价值型渠道的布局,甚至必须探索新兴渠道的试错,千头万绪很不容易。不少家电经销商渠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习惯了来自家电企业的“全程保姆式营销”服务,只要家电品牌商有一些做的不好,一些服务不到位,就会让他们感觉“被抛弃”不受重视了。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重视与各个价值型渠道的长期合作和发展。他们对于渠道商的选择标准虽然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能服务好用户、满足用户、引领用户消费需求和趋势的渠道,一直会成为众多家电品牌商“青睐信任”的伙伴。

同样对于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合作一定是基于双方价值的对等与共享,而不是简单的一方帮助另一方,一方无偿享受另一方的发展红利,必须要双方贡献各自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打通之后,才能真正实现“抱团发展”共创共赢。

今年不少家电企业,以及家电经销商们,感觉在一线市场的经营和竞争中“抱团取暖”很难落地和实现,原因就是很多厂商的合作不对等、资源不匹配、能力不共赢。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