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6%,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环比上升5.9个百分点。整体讲,虽然仍处于荣枯线下方,但止跌回升。

在业内看来,受本轮疫情冲击影响,在经历4月各项经济活动大幅收窄的“至暗时刻”后,近期随着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5月经济景气水平较过去出现明显改善,但仍需注意行业复苏不平衡等问题。此外,多位专家预计,我国6月制造业PMI将有望重回扩张区间。

制造业PMI环比回升超预期

具体来看,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6%,虽低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在专家看来,5月制造业PMI复苏明显好于预期。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和宏观政策加快发力,供需两端均出现一定改善。

温彬表示,从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来看,5月生产指数环比回升5.3个百分点至49.7%,接近于荣枯线水平,说明疫情之后更多企业复工复产;在需求方面,本月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5.6个百分点至48.2%;此外,进口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

同时,本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回落8.4个百分点至55.8%,原材料涨幅整体收窄;出厂价格PMI指数环比回落4.9个百分点至49.5%,制造业产品销售价格总体回落。

在企业方面,本月各类型企业PMI指数均出现一定改善。其中,大型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2.9个百分点至51%,重回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至49.4%,好于今年3月份水平;小型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1.1个百分点至46.7%,为年内最高水平。

“从趋势看,制造业有望延续改善态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受控,国内密集出台的保供稳价、纾困政策效果在显现,随着当前产业链、供应链的加快畅通,制造业活动有望加快恢复。“特别是在5月份,大、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期指数继续处于50枯荣线上方,显示了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乐观预期。”

非制造业PMI不及3月水平

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环比回升5.9个百分点,但仍不及今年3月份水平。

其中,本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升7.1个百分点至47.1%,虽然改善明显,但距离扩张区间仍有距离。特别是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的指数继续位于40%以下。

同时,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52.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对此,温彬称,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坚挺,主要是近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稳增长形成了支撑。

“总体来看,今年5月,我国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均较上月有所改善,但制造业、服务业的活动仍处于收缩区域。”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当前行业复苏不平衡问题仍突出,特别是部分服务业、中小企业恢复相对滞后,以及部分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仍不少。

不过,随着近期各地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业内普遍预计6月制造业PMI将重回扩张区间。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将大概率返回50%荣枯线上方。“随着疫情好转,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的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将减弱。同时,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基建投资等需求指标回升速度有望加快,从而拉动工业生产。尤其是此前受影响较大的吉林、上海两地将加快疫情后经济恢复进度。”

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通知明确,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的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对本部门本领域本行业的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需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的,应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推出8个方面、50条助企纾困新举措。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同时出台系列政策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吉林省在5月30日召开稳经济增长大会时提出,今年的经济目标是二季度止跌、三季度回升、全年实现正增长,并出台43条稳经济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周茂华建议,国内需要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适度加大有效投资、加大受困与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畅通内需循环,推动经济加快回归正轨。

责任编辑: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