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企查查显示,国内运动品牌李宁(02331.HK)申请注册了“NING COFFEE 宁咖啡 ”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李宁公司表示,未来将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4月30日李宁微博发布官方消息,其厦门一家旗舰店已经有“宁咖啡”休息区。

两个看起来毫无交集的行业,因李宁的跨界行为成为市场的热门话题,不禁让人惊呼,咖啡之间的竞争已经卷到运动品牌来了吗?这个赛道到底有多香,让李宁也忍不住心动?

在茶饮赛道上,奶茶发展了多年已经卷到不能卷,以前高端奶茶只喊得出喜茶和奈雪(02150.HK),但是现在满大街的奶茶基本上都在二十元以上,仍不能阻止新品牌的层出不穷,曾经的喜茶和奈雪甚至已经被倒逼降价,反向竞争。虽然奶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茶饮赛道中,咖啡却是个例外。

瑞幸咖啡(LKNCY.US)是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咖啡的代表,从美股市场黯然退场的瑞幸在2021年成功度过了最艰难时刻。公司层面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现营收为79.65亿元,同比增长97.48%;归母净利润为6.86亿元,上年同期为-55.89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0.002亿元,上年同期为-19.52亿元,2021年公司层面已实现扭亏为盈,距离全面盈利仅一步之遥。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瑞幸的死后逢生让市场知道了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有多大,当下咖啡的竞争就好像几年前奶茶的竞争,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咖啡的制作成本较低,技术门槛不高,只要及时切入这个赛道,就有可能就会成就下一个咖啡界的“喜茶”和“奈雪”。

正因为看到咖啡在中国的潜力,在瑞幸咖啡事件期间,很多新锐的咖啡店也抓紧时间,打着各种概念遍地开花,2021年精品咖啡品牌成为融资热门赛道。其中M Sstand获得A轮和B轮融资,最新估值超40亿元;Seesaw获得了1亿元A+轮融资;Manner在经历了4轮融资后,最新估值已经达到了28亿美元;此外还有%Arabica、挪瓦咖啡、Tim Hortons等受年轻人欢迎的精品咖啡品牌。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共受资本投融资27起,投融资金额高达170.59亿元,融资金额创历史新高。中国的“咖啡热”已经兴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817亿元,随着公众饮食观念的改变,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预计咖啡行业将保持27.2%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虽然我国咖啡行业的规模较大,但对标海外较为成熟的咖啡市场,我咖啡整体的渗透率依旧较低,2020年国内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9杯,仅为日本的3.21%,美国的2.74%以及韩国的2.45%,提升空间非常大。

中国咖啡市场广阔且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这不免让运动品牌李宁也垂涎,想要跨界分一杯羹。其实在跨界经营中,中石化早就走出了成功案例,中石化依靠在全国的三万多座加油站作为定点,做成了全中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店,中国的便利店之王不是美宜佳,不是天福、也不是七十一,而是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

尽管各行业各异,隔行如隔山,但是跨界的案例并不少见,还有中国邮政“邮氧的茶”奶茶店,同仁堂的“中药咖啡”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遍布中国的门店网点。李宁甚至拥有远超星巴克的线下门店,截至2021年底,李宁包括经销商在内共有7137家门店。咖啡店本就是年轻人+流量的生意,李宁在充分发挥先天的线下门店网点、渠道资源、流量等优势下,可以用更少的成本达到引流的效果,同时咖啡的制作成本较低,利润高,长此以往,李宁咖啡或许真的有看点。

但李宁跨界也有让市场担忧的点,那就是在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精品咖啡频出的当下,缺乏咖啡基因的体育生李宁不免显得有点竞争弱势。李宁能否打造出让年轻人青睐的咖啡产品,一个运动品牌在咖啡赛道的不断内卷下能走多远?

这要看李宁将咖啡这块业务放在什么位置,李宁作为运动品牌界的跨界,如果一开始就想让宁咖啡打C位,与市场这些新锐品牌竞争恐怕会相当吃力,但是如果只是想利用本身的优势,用咖啡来打辅助,目的是来给自己的业绩添色,那对于李宁来说,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 End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