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建言: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发放消费券拉动内需
财联社5月14日讯(记者 高萍)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在今日召开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与会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美联储利率紧缩、俄乌冲突的预期冲击是中国眼下三大内外部挑战,也是世界性难题。其中,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成为多位经济学家的共识。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在货币政策空间比较有限的背景下,今年要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并且优化财政支出的方向,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定预期,保障基层政府的稳定运行并保障市场的主体。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内需主要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目前来看,投资方面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是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建议财政政策要继续加大用于消费方面的力度。
建议发放消费券拉动内需 促消费将成今年核心政策点
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应对内外部挑战的重要措施。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要重视外部环境风险问题,今年要非常注意滞胀、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等问题。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全球性衰退,应对外部环境只能靠拉动内需,而当下扩内需最核心的就是促消费,促消费会成为今年核心政策点。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表示,受到疫情、乌克兰危机影响,经济内外循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障碍。目前来看,我国在畅通内循环上,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基建投资面临找好项目越来越难、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现金流产生越来越难的问题,内需除了靠投资拉动更多靠消费拉动,消费的作用比基建投资的作用会更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消费的意义非常重要 。
而如何促进消费?发放消费券成为与会专家频繁提及的词汇。沈建光认为,发消费券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接下来,还可以考虑给各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提供中央财政的支持。
李迅雷亦提及,建议发放消费券。他认为这比美国发放现金的方式更具针对性。另外,还要多种举措共同发力改善居民的收入结构。
在李迅雷看来,促消费方面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今年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的力度非常大,总规模全年预计到2.5万亿,尤其是留抵退税这对于解决企业目前现金流问题、纾困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但当前财政主要投入在稳企业稳就业上,对于消费领域的支出偏少。他建议,财政政策力度要继续加大,尤其用于消费方面。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突出纾困重要性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同时,也要注意内部风险。疫情不仅对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冲击,还影响了企业和居民对疫情的不确定性的预期,不断消耗不少家庭、企业的储蓄和积累,导致家庭、企业抗冲击能力逐渐减弱。
“今年在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的背景下,要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并且优化财政支出的方向,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定预期,保障基层政府的稳定运行并保障市场的主体。”陆挺表示,财政支出要突出纾困的重要性。针对需要纾困的家庭和中小企业,应通过财政政策撬动信贷政策,比如增加贴息、贷款的担保,给予一定租金的减免,以及税费方面的减免等。
此外,陆挺表示,在推动基建方面,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有合理回报资金项目的开工和建设,优先考虑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建。在稳外贸方面,可以适时、适度通过向市场购汇的方法来释放人民币的流动性,节约降准的空间,同时维持现在人民币的略有贬值的状态。
“今年能不能够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内关系到稳增长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对外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应对外部超预期冲击。”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只有经济稳了才能金融稳,经济强才能货币强。
面对挑战,管涛认为,应用好财政货币政策的正常空间,靠前发力,切实发力,继续做好相关工作稳住外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让人民币汇率形成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发挥汇率浮动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同时,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完善基础制度,吸引中长期资金直接入市,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境内外投资者预期。此外,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做好预案。
“我国经济体量大,政策空间足,回旋余地大,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来应对挑战。对中国来说,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稳住宏观经济,保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全球领先地位。”管涛强调。
最近更新
-
环球市场:瑞典及芬兰将于18日一起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
07:04
-
美股收盘:在市场质疑与美联储施压之下 三大指数依旧收涨 中概股大幅上扬
05:39
-
美国国会UFO听证会:需开展系统性情报分析 或存在国家安全威胁
03:4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支持在接下来两次会议上各加息50个基点
03:40
- 0517《排股掌内功心法》
- 高景气赛道带节奏!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该如何破局?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8日投资逻辑
- 刚刚!国家发改委再次表态 A股利好预期加码!
- 贝壳“回港”,重回增长轨迹?
- 腾讯音乐Q1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突破8000万,盘后股价上涨3.37%
- 安井食品经营业绩连增四年 未来产能持续释放预制菜产业链日益完善
- 行业需求放缓 光华股份大幅扩产,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 京东科技上市计划又落空 架构调整难改金融基因
- 智能家居赛道“风起云涌”,市场规模达万亿,巨头纷纷瞄向赛道
- 涉长园集团财务造假,被罚773.58万元的大华会计所有何特别
- 0511《排股掌内功心法》
- 0513《排股掌内功心法》
- 外围股市连创新低!A股独善其身,后市能否再度走高?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3日投资逻辑
- 0512《排股掌内功心法》
- 美股止跌“大反弹”!A股还能走多远,且听我细细道来?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4日投资逻辑
- 锂电池上游“黑马”!一季度营收大增3倍,净利润大增2倍
- 高景气赛道带节奏!指数“井喷式”拉升,还能走多远?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2日投资逻辑
- 粮食危机再升温
- 高景气赛道“熄火”!指数冲高回落,后市该怎么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7日投资逻辑
- 上海复工复产下的半导体投资机会
- 题材板块风格轮动过快!三大指数缩量回调,后市该如何应对?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0日投资逻辑
- 赛道股集体陨落!A股陷入加速下跌走势,如何理解市场?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1日投资逻辑
- 外贸出口受益方向
- 两市近百股跌停!三大指数加速下行,后市该如何分析?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2日投资逻辑
- 美股道琼斯指数大跌!A股继续探底,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5日投资逻辑
- 千亿龙头迎来困境反转!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增,净利率明显提升
- 高景气赛道暗流涌动!指数呈现分化模式,哪些板块在蠢蠢欲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9日投资逻辑
- 深证成指跌逾6%!A股行情“洗刷刷”,哪里才是底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6日投资逻辑
- 高景气赛道重振旗鼓!指数报复性反弹,可以抄底了吗?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8日投资逻辑
- 2850点攻坚战!A股市场跌跌不休,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187人已购
¥1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8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3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环球市场:瑞典及芬兰将于18日一起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
-
【财经早报】2022/5/18星期三
-
晚间市场有两大利好
-
适当性减仓的策略,今天减法,注意这些细节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分析:消费者选择小酒馆时最关注卫生状况
-
美股收盘:在市场质疑与美联储施压之下 三大指数依旧收涨 中概股大幅上扬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分析:62.5%消费者喝茶是为了休闲放松
-
美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内推出“印太经济框架”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79.2%的中国“Z世代”消费群体购买燕麦奶时关注口味
-
动力电池回收的“千亿蓝海”背后:合规渠道抢不过“小作坊”?
-
【盘中宝】欧盟计划为所有新建筑安装屋顶太阳能装置,这家公司已进入国家电网等30多家央企、国企及大型上市公司采购白名单
-
130亿投向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结构件!消费电子细分龙头打造新增长点,向立讯精密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