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常态化背后:从200元到3元,他们并不赚钱?
核酸检测常态化,但躺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自五月以来,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这是很多上海、北京等地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2022年4月16日通过央视新闻传递出的一个数字。经过人口流动较大的五一假期,这个数字只会更为可观。
根据东吴证券的一个测算,截至4月30日,中国一个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支出为216亿元。
115亿人次、216亿元支出背后,是37个已获批上市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是很多公司“并不赚钱”的核酸检测生意。
经过最新一次核酸检测市场调价,核酸检测每人份的政府采购价已经从200元来到了3元左右。
每月上百亿的核酸检测生意
“这是目前应对奥密克戎综合性、中长期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5月3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5月3日、4日、5日,对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核酸筛查,其余12个区,连续开展三轮区域核酸筛查。
按照政府最新的指导价混采3.4元计算,开展三轮筛查的这12个区常住人口约1972万人。假设大规模核酸检测采用10:1 混检措施,三轮检测成本约2亿元。
据上海卫健委通报信息,上海自5月1日起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开展了分区分级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截至6日,累计核酸检测超过5700万人次、抗原检测超过1亿人次。
在杭州,从4月28日开始,杭州推出常态化核酸政策,居民出入要有48小时的核酸检测证明。以杭州目前1220万常住居民计算,这需要每日至少有超过600万的核酸检测能力。
东吴证券的一个调研算了一笔账:截至4月30日,中国已经有29个省级行政区的123个城市涉疫,其中4月宣布实行封控城市的人口达到了1.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3%。如果假设未来每个月全国涉疫人口都保持在这个比例,且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这些城市的居民每48小时核酸,按多人混检8元/人份的价格,一个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支出为216亿元。
即便现在降到3.4元,一个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支出也得近100亿元。
这些可观数字的背后,谁才是真的赢家?
核酸检测需求井喷式的爆发,让国内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出现了15亿元的巨量增长。在此背景下,从检测设备、试剂生产商,到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商,再到第三方检测机构,一条以核酸检测为核心的新冠病毒检测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且也带来了产业内公司业绩大涨的神话。
据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底,共有34个核酸检测试剂批准上市,来自28家企业,其中有12家为上市公司。
2020年武汉疫情初期,六家企业的六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先获批应急上市。这六家分别为之江生物(688317.SH)、圣湘生物(688289.SH)、捷诺生物、伯杰医疗、达安基因(002030.SZ)和华大集团(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
而那些因核酸检测暴发的公司,不乏本身技术并不突出,此前在投资市场没有受到多少关注,却在新冠疫情期间业绩大增,迅速上市者。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一位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感慨。
如今的核酸检测赛道,已是另一番景象。
随着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披露工作渐入尾声,诸多核酸检测上下游的公司都交出了一份令市场匪夷所思的成绩单,头部公司们营收净利润“大变脸”,同比大幅下跌。
躺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
随着多个城市开始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举措,目前看来核酸检测短时间内无可替代。
但要想回到2020年的荣光,已是难事。红利期渐渐暗淡以后,在行业上下游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除了重大创新突破,核酸检测并不是一门值得就此继续深挖的好生意,核酸检测的躺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
2021年9月7日,京津冀鲁联盟集采,纳入22种核酸检测试剂盒,最低供货价已低至5.38元。卡尤迪董事长李响曾感慨,“这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
就在一些核酸检测公司负责人还在呼痛时,国家医保局2022年4月1日再度下调价格,从使用终端看,武汉疫情时,单人单检的定价是200元,之后一路180元、80元、60元、38元的降下来。到2022年4月25日北京居民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单人单检价格已降至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此时,广东省的单人单检价格甚至已到每人份20元。
5月2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将单样本核酸检测价格由原来的每人份24.9元降至19.7元,降幅超过20%;混合检测的价格由5.9元降至3.4元,降幅达42%。
正如之江生物则在2021年财报中解释,行业销售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下降,主要系2021年厂家和原料供应商的产能恢复充分,使得新冠检测产品的供给充足、行业竞争较激烈,再加之全国多地对新冠检测试剂盒实施降价集采,促使核酸检测试剂盒大幅降价。
降价的底子是核酸检测试剂每份的平均生产成本不高。一位医疗健康领域研究人员的测算是,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在3元到5元之间。
上海一家大型核酸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从此轮上海疫情早期,2022年3月12日起便一直住在公司,“从三月开始,核酸试剂的需求量成倍增加”。上述负责人回忆,即便在疫情相对稳定的时候,产品的用量也几乎没有起伏,产能一直维持每天几百万份。
正如一家基因检测企业负责人所言,集采价格太低,如果没有大量的订单,对于我们来说,不赔钱都很难,更难谈挣钱。
实际上,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们也熟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红利都是具备阶段性的,并不能持久。
一位医疗投资人看到的现象是,很多核酸检测企业手握亿元级别的人民币,在寻求更好的项目。
新冠检测业务为这些企业带来强大现金流,有了这些现金以后,企业可以为后续发展铺路,收购、兼并或者投资其他业务。
最近更新
-
碧桂园,“垃圾股”?
06-24 18:34
-
卸任、套现......刘强东学起了马云?
06-24 17:08
-
光华股份涉嫌夸大其市场地位,技术实力远低于竞争对手
股票 · 06-24 10:21
-
郭明錤一句话,毁掉歌尔股份129亿
06-23 18:45
- 刘强东与中国神秘女富豪,突然刷屏,背后有何故事?
- 减持1.1亿股,成交30亿元,“伤害”董明珠最深的竟是经销商?
- 犀牛早讯:A股现金分红谁最“壕” 白酒半年已抛360亿扩产计划
- 三空阴线K线形态图解:
- 继续围绕主线!
- 车建新奋斗4年,红星美凯龙没有600亿
- 7种必看的盘口语言
- 兰亭集势发布一季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 对近期上涨个股的技术分析终结
- 本周10只新股无一破发,赚钱效应回来了?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国产替代迎来重要窗口期,积极关注!
- 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推广IPTV机顶盒(附股)欢迎订阅!
- 比宁德时代更早布局换电,这家公司22年计划建成300座换电站
- 抢做意大利岛主?刘强东两月套现66亿 疑一次性5.6亿“紧急转账”急购欧洲海上皇宫
- 郭明錤一句话,毁掉歌尔股份129亿
- “黑色风暴”突袭!黑色系商品为何突发大跌?
- 昊哥:6.21全市场信息汇总
- 留不住员工、毛利率持续走低,老乡鸡逆势扩张的底气在哪里?
- 资管规模3000亿,“亚洲小黑石”冲击IPO
- 美股6连阳!6月行情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30日投资逻辑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深度挖掘底部一触即发,快速关注!
- 突破箱体震荡区!一季度净利大增逾3倍,这只能源股迎来主升浪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0530《排股掌内功心法》:国内后处理龙头,依靠废气再循环(EGR) 业务起家
- A股4连阳!5月行情即将结束,6月行情如何应对?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31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84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0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默多克4次离婚,千亿财产怎么分?富豪离婚有人狂分股权,有人抚养费都不出
-
伊核协议谈判将在未来几天内重启 长达数月的僵局被打破
-
直击业绩会|派能科技:募投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产,钠离子电池技术开发项目进展顺利
-
股市小白学习灵K战法的心得系列:第一篇灵新学生之灵若安同学
-
步步高,终成“步步低”?
-
平安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乐视网造假案再增“余震”
-
xx集团
-
兴齐眼药“闪崩”:意料之外的暴跌,意料之中的内卷
-
沃隆食品递交上市申请:发现“坚果混着卖”商机,毛利率提升,却在竞争中掉队
-
40年、上千亿资金打水漂,艾滋病疫苗期待一个拐点
-
第三方医药停售,阿里健康雪上加霜
-
蔚来被告了,但它背后还有更大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