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2022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收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净利润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

动力电池龙头业绩突然下滑,无疑是新能源大雷,更惨的是,其净利润环比降幅巨大。

2021年四季度,宁德时代营收为579亿元,净利润81.8亿元,双双创出单季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只剩14.93亿元,相当于环比暴跌81%。

对于被奉为成长股代表的“宁王”而言,这种业绩跌幅极具杀伤力。

市值跌破万亿、业绩暴雷后,宁德时代的危机结束了吗?

早在4月19日,便有传闻称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可能不足50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当时市场对其业绩的担忧,主要来自上游原材料涨价。结果证明,原材料飙涨确实大幅吞噬了“宁王”利润。

宁德时代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总成本主要为:

营业成本416亿元,同比增长198.66%;

研发费用25.68亿元,同比增长117.49%;

销售费用15.33亿元,同比增长121.68%。

管理费用12.45亿元,同比增长73.73%。

其中,营业成本同比涨幅最大,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随销售额增加而增加、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飙涨的上游材料,指的便是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盐。

今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从30万元迅速飙涨到50万元。而宁德时代此前囤的低价原材料消耗殆尽,面对一季度疯狂的锂价,只能忍痛接受。

上游原材料暴涨,宁德时代虽然可以通过电池涨价向下游车企传导,比如3月下旬宁德时代曾宣布“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已相应动态调整部分电池产品价格。”

但调整后价格基本要二季度才会执行,一季度成本压力无处传导,导致业绩下滑。

受此影响,一季度其毛利率也从去年的26%下滑至14.4%,净利率从13.7%下滑至4%。

过去几年,市场喜欢将“宁茅”放在一起比较。贵州茅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3.58%。同期毛利率为92%,净利率55.59%,各方面数据稳如磐石。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茅台就是茅台,宁德时代与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无法相提并论。

至于传闻已久的宁德时代核心客户增加二供、三供电池厂,特斯拉、蔚来、小鹏寻找新的供应商,广汽新能源“自2020年5月开始就没有用过宁德时代的电池”......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1.3Gwh,同比增长120.7%。装车量前五的电池厂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LG化学。

宁德时代装车量为25.51GWh,依旧维持绝对第一,但同比增速仅108.8%。相比之下,比亚迪装车量同比大增2.47倍,中创新航同比增速197%、国轩高科同比增速145%、亿纬锂能同比增速179.5%。

这说明下游车企正在增加二三线电池厂的份额,以应对强势的“宁王”。

此次业绩暴雷,至少暴露出宁德时代两大问题:格局略显不足,在前几年锂价低迷时并未布局上游锂矿企业,等今年一季度碳酸锂暴涨至50万元时,才意识到掌握原材料的必要性。

其次,“宁王”的上下游议价能力并不像市场想象的那么强大,至少今年一季度失效了。

雷人的一季报发布后,节后宁德时代股价必然承压。但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高景气时代,中游电池厂不会一蹶不振。

原材料暴涨,并非无解,只是需要时间。

此轮锂价暴涨,直接原因是短期内供需失衡。锂资源在自然界主要以三种形式分布—锂精矿、云母、盐湖,而且开发周期长达3—5年,产能不是随便能跟上的。

2018—2020年,全球电动车推进缓慢,锂价正值低谷期,行业亏损严重。如今高高在上的锂矿公司,当时全部深陷亏损。

进入2021年,电动车销量持续超预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98.9万辆,同比大涨169.1%。

需求突然爆发,锂资源迈入新一轮超级周期,但新增产能需要3—5年后,所以造成短期供需失衡,价格疯涨。

比如中国锂资源巨头赣锋锂业2021年业绩爆表,营收111.62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高达51亿元、同比大涨405%。

卖锂利润暴增,锂矿企业必将大幅扩产,未来价格也将随之回落,事实上4月开始碳酸锂价格已见顶回落至46万元。

所以资源不是问题,只是需要时间来释放产能。随着锂盐价格回落,电池厂的盈利能力亦将修复。

长周期来看,全球新能源车尚处于发力阶段,远未到销量峰值。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售650万辆,同比增长108%,渗透率达到8.3%;中国销售350万辆,同比增长165%,渗透率达到13.4%。

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不足10%,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特斯拉等核心企业仍存在广阔空间。

我认为在整个新能源高景气周期中,短期产业链波动并不重要,本质应该是比技术创新能力。

在新能源车成本最高的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地位牢固,2021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96.7 GWh,市占率为32.6%,连续五年蝉联全球销冠。

一季度市占率为49.75%,虽然增速不及二三线厂商,依旧撑起半壁江山。

技术壁垒层面,宁德时代掌握优势。2021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高达76.91亿元,筑起深厚技术壁垒。

从三元锂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再到钠电池、换电品牌“EVOGO”,技术路线多元而丰富。

规模和技术创新是宁王的综合优势,但动力电池最大的风险也是技术。

如果未来主流技术路线改变了,宁德时代选择错误或者没有跟上时代,那才是最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