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挣扎了好几年之后,苏宁易购始终没能摆脱被ST的命运。

4月29日收盘后,苏宁易购披露了2021年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苏宁易购实现营收为1389.04亿,同比下滑44.94%;实现净利润为-432.65亿,同比下滑921.11%;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46.7亿,同比下滑556.23%,业绩继续大滑坡。

而因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苏宁易购在5.1劳动节假期过后也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为“ST易购”,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从曾经的零售业巨头到如今被ST,苏宁易购的处境着实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家已经拥有超过30年历史的老牌大型企业,苏宁易购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境地的?而在被ST之后,苏宁易购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苏宁的辉煌历史

虽然如今落到了被ST的地步,但不可否认,苏宁易购也有过辉煌的过去。

时间拉回到1990年,当时年仅27岁的张近东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他和哥哥张桂平一起在南京宁海路60号租下了两百平方米的两层楼门面房,成立了“苏宁交电”,专营空调买卖的业务,而这正是如今苏宁易购的前身。

在那个年代,因为空调的价格昂贵,动辄就需要5000到6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所以并没有多少人买得起空调,而主营空调业务的“苏宁交电”也成为了行业中的一个另类,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张近东的未来。

不过,从现在来看,张近东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随着技术的迭代,空调的价格不断降低,空调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而因为比同行更早地扎根于空调市场,苏宁也吃到了国内空调行业爆发的红利,才成立仅仅2年时间,苏宁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大关。

2年时间销售额破亿,苏宁的这个成绩放到现在也算非常的了不起,但这却仅仅是苏宁和张近东的“小试牛刀”而已。时间来到1993年,因为当时的苏宁风头太盛,以国营商场为代表的8家大型商场开始联手对抗苏宁,掀起了中国商业历史上著名的“93空调大战”。

一家成立仅仅3年的民营企业要对抗8家老牌的国营企业,这看起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张近东和苏宁并没有认输。在面对国营企业4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苏宁也果断跟进降价,后来苏宁甚至对销售者作出了承诺:“在南京任何商场所购同类商品价格,只要你买到的商品比苏宁的价格低,那么,苏宁全额收购并支付差价。”

凭借着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苏宁易购在这次空调价格战中站到了最后。

经此一役,苏宁名声大噪,销售额又翻了3倍,来到了3个亿,也是从此开始,苏宁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从之前的单一空调供应商变成了连锁家电企业,后来更是陆续战胜了五星电器和国美电器,成为了家电行业的“一哥”。

多元化失利,苏宁跌落神坛

那么,为什么曾经的家电行业“一哥”,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其实,苏宁跌落神坛的背后,既有时代这个不可逆的因素,也和其盲目扩张有关。

回顾苏宁和张近东取得的成功,其实大多数都来自于电商时代之前。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深度布局线下的苏宁易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京东的崛起,同样都是以3C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京东明显抢了苏宁的生意,苏宁也被京东打得节节败退。

实际上,早期的苏宁和张近东并非没有尝试过电商业务。早在2005年,苏宁便组建了B2C部门,尝试电子商务业务,不过或许因为当时的苏宁正处于鼎盛时期,张近东对于电子商务业务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缺乏互联网基因,这让苏宁在电商时代全面落败。

到了2015年,在电商时代水土不服的苏宁和阿里签署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战略投资苏宁并成为第二大股东,而苏宁则以140亿元认购阿里新发行股票,这也宣布了苏宁和张近东面对电商时代的“认输”,苏宁成为了阿里的“小弟”。

当然,电商时代水土不服只是导致苏宁衰落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苏宁和张近东的无序扩张。

2009年,伴随着黄光裕的入狱,老对手国美电器开始走上下坡路,至此开始苏宁也成为了家电行业的“一哥”。或许是因为在业内已经没有对手的原因,苏宁和张近东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想要打造出自己的商业帝国。

2012年,苏宁易购耗资6600万美元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这是苏宁易购对外并购打响的第一枪;2013年,苏宁易购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PTV,进军视频领域;2015年苏宁以19.3亿元的价格入股努比亚,切入智能手机赛道;2017年,苏宁以42.5亿元完成对天天快递的收购;2019年,苏宁27亿元收购37家万达门店,又斥资48亿元买下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

从苏宁这几年的收购不难看出,苏宁想要扩张的版图非常大,不过也正是因为那些年的无序扩张,将苏宁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实力消耗殆尽。

根据财报显示,自2014年以来,苏宁易购的扣非净利润便一直为负,特别是到了2019年之后,苏宁易购的扣非净利润亏损程度明显加大,2019年亏损57.11亿,2020年亏损了68.07亿,2021年更是亏损了446.7亿。

ST后,苏宁将何去何从?

或许没有多少人能想到,在经历了2021年的股份转让之后,苏宁依旧未能摆脱困境。

时间拉回到去年的7月6日,当时的苏宁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引入了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而苏宁易购也结束了长达31年的“张近东时代”。

不过,从目前来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的进入并没有扭转苏宁易购持续亏损的局面,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苏宁易购实现净利润为-432.65亿,同比下滑921.11%,特别是在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接手后的三、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苏宁易购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1.16亿、-357亿和-10.29亿,业绩仍在亏损。

当然,在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接手之后,苏宁易购的经营状况也有所好转。

据媒体报道,在通过聚焦家电3C核心业务,关闭部分亏损的家电3C门店、优化调整苏宁易购主站、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经营策略等一系列措施之后,自去年4季度开始,苏宁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经营现金流部分,今年前三月苏宁易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6亿元,同比增长176.83%。

不过,从目前来看,苏宁易购的经营压力仍然非常的大,特别是在负债方面,目前苏宁易购的总负债高达1398亿,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2.55%。由此来看,苏宁易购被戴上ST之后,想要扭亏的难度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