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尽管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尾声,仅仅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涌现了无数的人才,他们总是以五年一批,十年一代的速度在更迭。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是从一些标志性人物开始的,比如逝去的乔布斯、比如退休的拉里·佩奇,比如退休的马云……

但是也有不服输的企业家,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他们开启了二次创业,比如已经超过70岁的王石,以及公司名单中出现的张朝阳。

眼里有光,走路带风。

这是一个人心怀“希望”最初的表现形式。

前段时间,张朝阳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商业上的趣事,也不是个人又说了什么金句名言,而是因为他的物理课。

从电磁波的方程式到时空关系,再到后来推导E=mc²。晦涩难懂的物理,在张朝阳的讲解下有了别样的感觉,就连顶流物理教师李永乐,也专心的在台下听着讲课,并且频频的做着笔记,我想这个时候的张朝阳是快乐、也是满足的。

从人性的角度,人的满足感大多来自于外界的认同,这点张朝阳也不能免俗。对于《张朝阳的物理课》,他自己也曾总结过,他开这门物理课绝对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真的出于自己的兴趣。

每周一个话题,谈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有人评论道,终于在张朝阳眼中看到了光,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数年前张朝阳也曾痛苦地问过自己,什么都有了,想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但是为什么就如此的痛苦。

现在张朝阳再也没有过类似的疑问。

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张朝阳?

答案是,当一个人把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之后,他自然懂得什么是最重要的,也自然懂得人生的最终意义。这点,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了的。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张朝阳的前半年,我们很容易能找到症结的所在,也很容易理解张朝阳后来的行为。

1996年,在互联网浪潮的前夜,海归张朝阳从大洋彼岸回到了国内,拿着从导师那里寻得的22.5万美元风险投资开始创业。

而在此之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曾感慨过,年轻的时候自己比较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也极为严格,甚至考试没得第一就要惩罚自己去冬泳。所以,毕业之前他的梦想是要当一名大科学家。

时代的大潮,翻来覆去。时代选中的人,没有退路。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正式拉开了序幕。在与新浪的角逐当中,搜狐曾有过落后。当时的董事会极其不信任张朝阳,而他也直言随时有可能把他换掉。

在后来秦朔的采访中,他曾坦言自己花了三四年时间,把那些外国董事逐步地“解决”。在与董事会的斗争中,张朝阳学会了权术。同时也开始对充满竞争、危机和压力的环境产生了厌恶。

2008年,搜狐成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而张朝阳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此后他逐渐开始放飞自我,在压力的焦灼下,他从一个互联网的明星CEO变成了“影子CEO”。公司交给了高管,然后他开始和女明星去爬山、玩游艇、蹦迪上综艺……

2010年之后,互联网的载体开始由PC向智能手机过渡。但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张朝阳没能感受到商业环境发生的变化。

而这一滞后,就是一整个时代。

2016年,张朝阳曾立下了一个目标,三年后重回互联网的中心。

为了这个所谓的目标,搜狐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朝阳也曾不间断地做过直播,但是个人或者公司在时代的面前,丝毫没有抵抗力。

很显然,张朝阳没能完成定下的目标,就如黄光裕定下18个月重回原来市场地位的目标一样,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市场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当下,动辄上千上万亿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标配,而张朝阳如果以今天的财富去衡量也早已被一众“小辈”所超越。所以,大病初愈后,杨澜曾问他,你幸福吗?他耷拉着眼皮回答道,“钱多不一定幸福。”

实际上,从古至今人生的意义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

直到今天,当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的时候,钱也不是人生的标准答案。当我们经历过大半人生之后,过了追求物质的年代之后,我们还是会发觉,兴趣不可磨灭,它的意义也大于财富。

现在,张朝阳变了,变得眼里有光了,变得走路带风了。

我想,或许他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