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VS中环,“光伏茅”隆基股份显危
花朵财经原创
谁才是下一代光伏之王?
有人力挺隆基股份,也有人力挺中环股份。截至4月28日,隆基股份总市值为3496亿元,中环股份总市值为1244亿元,隆基股份明显更胜一筹。
但有意思的是,隆基股份向下,中环股份向上的业绩趋势,目前正在上演开来。
诡异的大反差
4月27日晚,隆基股份交出了一份近年来增长率最差的“成绩单”。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09.32亿元,同比增长48.27%;归母净利润90.86亿元,同比仅增长6.24%。
2022年一季度,公司不仅净利润继续维持低增长态势,而且营业收入还呈现放缓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85.95亿元,同比增长下滑至17.29%;归母净利润26.64亿元,同比仅增长6.46%。
然而在此之前,中环股份却给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4月26日晚,中环股份发布了2021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11.05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270.03%。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利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33.68亿元,同比增长79.13%;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142.08%。
隆基股份对此解释称,2021年,光伏行业面临着较为复杂和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经营面临原材料短缺和物流不畅且价格暴涨、美国WRO事件及海外疫情管控等多重挑战。
报告期内,由于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发展不均衡,主要原材料出现阶段性紧缺,再叠加铝、铜等大宗商品涨价,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原材料供给不足制约着终端需求。
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4.15元/W左右,较2020年上涨0.16元/W,涨幅为4%,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46%,占比较2020年上升约7个百分点。
此外在报告期内,受疫情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和物流运输呈现出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困难局面,2021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2615.54 点,同比增长165.69%。
总之,按照隆基股份的说法,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似乎更多源于行业的市场环境因素影响。但问题是,中环股份与隆基股份同属一行业,为何业绩却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
谁影响了隆基的高歌?
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极大影响了隆基股份的业绩表现。
财报显示,2021年隆基股份计提减值准备合计高达12.54亿元,明显高于2020年的9.5亿元。其中计提项目主要包括存货跌价准备2.4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73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33亿元。
隆基股份表示,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及时出清不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资产,保持公司设备设施类资产的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据了解,隆基股份182和中环股份210有关硅片的“尺寸之争”从未停止。在2020年6月出现了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182mm标准的M10阵营。M10阵营中的企业主要包括晶科、晶澳、阿特斯、润阳、潞安、中宇。
而在210的阵营中,最早加入的是中环、天合、东方日升,此后通威、爱旭等专业电池片企业也逐步加入此阵营。
但与此同时,中环股份也同步进行了资产减值。2021年,中环股份计提减值准备合计为10.74亿元,远超2020年的2531万元。其中主要包括存货跌价准备5.7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8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37亿元等。
面对如此风格,显然仍很难看出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业绩差异的真实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也成为了挤压隆基股份盈利空间的主要问题。截至2021年底,公司营业成本为645.9亿元,同比增长56.98%。
巧合的是,中环股份营业成本又出现了同步上升。2021年,中环股份营业成本为321.90亿元,同比增长108.17%。
在同属行业环境下,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的经营,明显出现了诸多相似之处。如此说来,到底又是什么导致了两者整体业绩之间的差异?
数据显示,2021年,隆基股份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为70.01GW,同比增长20.40%。中环股份则在年报中披露,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硅片产能提升至88GW,产销规模同比提升45%。
换句话说,这是否意味着隆基股份销售端出现了落败?
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
目前,产能过剩是光伏行业无法避免的命题。
根据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约为150-160GW,2022年同比增长30%,达200-220GW。
根据全球硅片两大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公告,截至2021年底,隆基股份的硅片产能达105GW、中环股份达88GW,这两家公司的产能似乎明显已经能完全满足全行业需求。
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隆基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呈现大幅下滑趋势。2021年,公司单晶硅片产能利用率仅为72.42%,单晶组件产能利用率也低至68.48%。相比2020年单晶硅片产能利用率高达94.98%,单晶组件产能利用率达89.70%,隆基股份产能利用率下降幅度显然不小。
隆基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因光伏产业各环节产能在扩产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结构失衡,上游硅料供给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硅片和组件产能利用率均较2020年度下降。
根据中环股份最新交流会议纪要,公司总经理沈浩平则表示,硅料这种化工品,最后过剩是必然的。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都是一样,过剩是宿命,但是先进产能永远是供不应求的,中环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以前他认为是18-24个月,现在他认为已经达到了36个月。
换句话说,这是否意味着中环股份已在硅片之争中取得了胜利?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在研发上的投入存在着巨大差异。2021年,隆基股份研发费用为8.54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仅为1.06%,远低于中环股份18.59亿元的研发费用,以及4.52%的研发费用率。
最近更新
-
蔚来汽车到底有没有造假?
股票 · 昨天 18:50
-
家居行业上演“讨债潮”,顾家家居控股股东将8亿收入腰包
股票 · 06-29 18:57
-
小米手机为什么卖不动了?
股票 · 06-28 18:10
-
香雪制药难过控股股东掏空关?
股票 · 06-27 18:03
- 塌房、暴跌、离职…A股收官之际不平静
- 河南村镇银行背后,度小满浮出水面
- 指数横向整理,更正板块认知
- “摘星”!工信部官宣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方便广大用户出行
- 5周连阳创新高完美收官6月,月线涨势未尽7月有望挑战3600
- 突发,网红牛奶麦趣尔翻车,热搜第一!
- 证券市场传来3大消息,欧美股市集体大跌,A股接下来如何演绎?
- 领涨热点是否已退潮、新热点是否已崛起?
- 【财经早报】2022/7/1星期五
- 都走出了反包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主力资金强势进场,后市空间值得期待!
- 24战23胜,欢迎订阅跟上!***推出三电壳体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
- 锂电池上游被低估的领域!业绩加速爆发,子公司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 抢做意大利岛主?刘强东两月套现66亿 疑一次性5.6亿“紧急转账”急购欧洲海上皇宫
- 6月27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6月28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刘强东的冰与火:套现66亿元,“明州案”增惩罚性赔偿诉求
- 【财经早报】2022/6/26星期日
- 资金跑步进场!个人养老金入市新规来了,对A股有何影响?
- 低开反弹收上3400,市场热点活跃,汽车产业链/智能机器依旧领涨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热点潜伏底部放量,值得期待!
- 东南亚四国输美关税暂获豁免:公司光伏板块主营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
- 重视A股唯一的基建设计蓝筹股:慢工出细活,再议**山!
- 指数井喷式拉升!成长赛道加速上涨,该如何把握后市?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95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3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三款国产新药“压哨”入局医保申请,企业想实现“以价换量”或要看“最后一公里”|行业动态
-
MCU芯片传砍单降价潮 半导体市场快速退烧
-
可转债新规给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
-
旅游板块跌逾7%!指数面临年线压制,题材板块谁来扛大旗——骑牛看熊7月1日淘金收评
-
7.1收盘:开门黑意味着什么
-
9天飙涨93%,这家机器人概念股凭啥成为大牛股?
-
培育钻石国内市场逐步打开,龙头企业业绩大增,概念股获关注
-
严为民:有危险,离开就好!
-
618双榜第一、财年营收467亿美元,想超越耐克真的不简单
-
犀牛午讯:20股即将实施分红 上海在线辅导验收48家IPO企业
-
盘面比较墨迹
-
【20220701午评】结构轮动加快或是信心动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