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原创 · 作者|李静林

最近,被誉为“扫地茅”的石头科技、科沃斯先后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虽然两者的入局时间不同,战略思路不同,但在过去一年里,都收获了不错业绩。

成立时间超过20年的科沃斯,在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130.86亿元,同比增长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13.51%。年轻的石头科技增速则稍逊一筹,营收达到58.37亿元,同比增长近29%,净利润达到14.02亿元,同比增长2.4%。

两者业绩的向好透露着智能清洁赛道的广阔前景。除了科沃斯和石头,这一赛道风起云涌,去年10月,追觅拿到36亿元C轮融资,成为2021年智能清洁家电领域规模最大的单笔融资,今年甫一开年,另一个智能清洁品牌追光则宣布了腾讯、红杉加持的1亿元A轮融资。

后浪前浪你追我赶、势头凶猛,都在智能清洁赛道不断开疆拓土,这也让繁荣的市场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早期的1.0阶段,这一领域的国产企业往往是国际大牌的“附庸”,进行初级的代工生产和简单模仿;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完备以及市场规模扩大,先行者们进入到了以自主品牌发展为主的2.0阶段;行至当下,愈发严酷的竞争环境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驱动着企业再向前一步,进入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技术先锋3.0时代。

代工起步

1998年创立的科沃斯,完整经历了中国智能清洁赛道的每一步跨越。

科沃斯的前身是苏州泰怡凯电器公司,主营吸尘器代工业务。当时的吸尘器市场一直被海外大牌垄断。而泰怡凯电器,彼时正是飞利浦、松下等品牌的代工厂。

做了几年的代工,泰怡凯电器老板钱东奇意识到了单一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终将被淘汰,始终扎在吸尘器领域,无论从产品还是企业发展层面,都天花板明显。2006年他便一手创立了自主扫地机器人品牌科沃斯。一手是大牌吸尘器代工,一手是自主扫地机器人,科沃斯开启了两条腿走路的业务模式,之后则是更加侧重自主品牌,财报显示,其主营智能生活电器的添可品牌实现销售收入51.37亿元,同比增长307.97%。

图源:科沃斯官网微博

同样是以吸尘器代工起步的还有莱克电气,自1994年成立以来,其一度依托向Shark(鲨客)、BISSELL(必胜)、Philips(飞利浦)、Bosch(博世)、Electrolux(伊莱克斯)和Hitachi(日立)等全球知名企业提供吸尘器、园林工具和微特电机等的代工服务,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发展。直至2009年创立自主品牌之前,吸尘器的ODM出口业务一直都是莱克电气的主业。

但莱克电气的自主品牌之路走的就没有科沃斯顺畅。莱克电气在2017年-2018年雄心勃勃地构想自主品牌发展的时期,正赶上智能清洁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小米模式的大获成功,留给莱克的空间并不大。仅仅两年后,莱克在可转债发行终止后,重新走上了ODM的老路做制造业生产。

在产业初期,代工是一条捷径,但若将目光放长远,代工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利好的一面自然在于,产业不成熟的一方可通过为巨头进行代工生产,积累技术能力和供应链实力,可谓一条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实现从0-1的方法。

长期来看,从事代工生产的企业自主独立性受到制约,命运往往掌握在前端大品牌手中。2021年,为苹果提供触控模组和光学产品欧菲光被踢出苹果链后,市值蒸发掉200亿。代工生产门槛相对较低,企业的不可替代性更小,一旦失去了背靠的大树,代工企业的生存便会堪忧。

这样的现象在制造业中极为普遍,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产业链,品牌才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而为品牌做嫁衣的代工厂,往往吃力还不讨好。众所周知,苹果的供应链遍布全球,其中2020年Top200的供应链中,中国大陆厂商比例高达48%。但从利润角度,中国厂商却只能站在金字塔底,像英特尔、高通这样的芯片厂商,其毛利率最高可达65%,而大名鼎鼎的富士康,毛利率只有8.4%。代工模式优劣,高下立判。

「自主」的价值

市场现实摆在眼前,企业若想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驱动自身从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级,是必须要做的事。

石头科技便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崛起的。

2016年,石头科技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为小米代工的米家扫地机器人。依托小米生态链,石头迅速打开了市场。当时国际巨头如IRobot、戴森,国内龙头如科沃斯占据了高端市场,石头科技则凭借LDS激光 +SLAM技术及较低定价抢占市场份额。低价低配扩大销量的策略,与早期的小米也有所类似。

不过正如前所述,代工模式势必导致企业在市场上议价能力不足,2017年,石头科技开启了自主品牌运作,迈出了“去小米化”的一步。阵痛同样在所难免,损失了销量较大的“米家定制品牌”产品的销售额,石头科技在扫地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2020年,营收增长仅有7.74%,远落后于行业19.1%的增幅。

去年,石头科技“去小米化”成效显著,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占比已从2019年的65.73%上涨至98.23%,基本已不再负责小米品牌设备的生产。脱离小米,也让石头科技毛利率更好的自主产品销量获得增长。

卡准了节点,选对了路,石头科技一跃而成为“疯狂的石头”,2020年12月石头科技股价突破千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第二家股价超1000元的企业,仅次于贵州茅台。而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石头科技去年共销售 281.99 万台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长18%,其中公司自有品牌收入57.67亿元,占比高 98.80%,同比增长40.77%。可以说,石头科技顺利完成了由代工向自有品牌转换的升级。

从自主到自强

竞争带来繁荣,但这也意味着行业逐渐成为买方市场——投票权完全交给了消费者。左手“技术”右手“品牌”,是消费者对新一代智能清洁公司提出的要求。

首先,核心技术带来的产品上的复利,无疑是中国智造趋势下企业要讲的故事。尤其在科技消费领域,无论是前浪科沃斯、后浪石头,都在不断平衡研发投入以扩充竞争实力。财报显示,2021年石头科技在研发上投入了4.41亿元,同比增长 67.74%,占营收比为7.55%;科沃斯的研发投入金额亦保持着稳定的增长,2021年达到了5.49亿元,同比增长了62.45%。

而破局者追觅更是一个「研发狂魔」——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10%,几乎是同行业的1-3倍。截止2022年3月,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226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775件,PCT申请142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94件。目前,追觅产品矩阵由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和吹风机四大品类组成,从营收增长速度来看,2019年,追觅营收超过了5亿,到2020年这一数据便暴涨至20亿之多,2021年,追觅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接近2020全年的水平,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00%。

追觅故事的开篇和戴森的路径相似,同样来自于高速数字马达,彼时高速数字马达还是“卡脖子”技术,追觅用了三年突围成功。第二阶段,追觅制定了“登月计划”,将转速从 10 万转提升至15万转、甚至 20 万转。截至目前,戴森最新的V15系列产品所搭载的数码马达,转速可以达到12.5万转,而追觅目前可以量产16万转/分钟的高速马达,储备的马达达到了20万转/分钟。

2020 年,追觅的技术研发正式步入第三阶段,围绕广义机器人,研发其“心脏”和“大脑”,其中,“心脏”即高速马达为代表,提供动力源;而“大脑”则是追觅的新故事——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定位、决策和控制。“有了心脏和大脑作为底层技术支撑,追觅可以源源不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以追觅为首的新一代智能清洁家电企业,用技术而非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帮助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建立起了优势和护城河,无疑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但与此同时,在消费分级和消费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走出去”和“做品牌”也是背负在企业肩头的两座大山。

依旧以追觅为例,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独角兽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同时打出国内国外两张牌。追觅出海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跟分销商合作,借力破局;第二阶段,追觅开始跟国外当地渠道合作,建自己的市场;第三阶段,即找到标杆市场做出差异化。

2021年追觅在海外清洁品类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七成,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多个欧美国家电商市场同价位、同类产品畅销榜第一或市占率第一的成绩。

市场的竞争永不停息,尤其在科技、制造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提升技术能力,才能为消费者日渐增加的生活需求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从模仿到自立,再到自强,这是中国制造业多年来走过的路,也是智能清洁赛道必经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