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只剩最后一个星期了,2022年一季度的基金报告也基本披露完毕,又得开始加班干活了。其实我上周已经开始2022年二季度基金经理调研,目前,大家最关心的依然还是疫情,其次是通胀。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新增变化,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开始提及“逆全球化”或者叫“有限全球化”。

①新冠疫情 ②俄乌冲突 ③欧美制裁 ④全球通胀

过去一年确实发生了很多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世界在动态变化,基金经理们的投资观点也在动态变化。先不要着急,未来我会慢慢给大家分析一些我从基金一季度报里面观察到的投资变化。

今晚咱们还是先来看港股市场的仓位变化。年初以来,越来越多声音说港股市场非常低估值,非常值得抄底。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接买恒生指数ETF或者H股ETF又或者是中概互联、恒生互联ETF,都可以。但基金经理们还是把目光放在了选股上面。

大家看图,2022年一季度被最多基金买到前十大重仓的股票是快手和美团。虽然腾讯依然是最多基金持有的港股股票,但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显然快手和美团更被大家看好。

可能在一部分朋友的认知里,美团是一家靠着剥削店家和外卖小哥的非常赚钱的邪恶企业。但实际上不是的,美团的外卖业务并不怎么赚钱,经营利润率大约在6%左右。

拆分美团的业务来看的话,主要有三块:

第二大块业务是到店酒旅业务,是美团把流量变现的核心手段。到店酒旅业务包含很多,比如KTV、健身房、按摩、桌游、密室、剧本杀等等。要么分佣金,要么收广告费。2021年美团到店业务收入325亿,同比+53.1%。到店业务净利润140亿,同比+72.3%。325亿的收入贡献了140亿净利润,利润率高达43%。

第三大块业务是各种烧钱补贴送福利抢客户业务,孕育着美团未来的第二、第三成长曲线。这包含美团优选、美团买菜。2021年美团新业务收入502亿,同比+84.4%。新业务净利润-383亿,同比+253.7%。502亿的收入贡献出-383亿的亏损,净利润率-76%。

在市场部分观点看来,互联网行业受到政策强监管,未来的成长性已经大不如以前了,所以互联网过去一年才跌得这么惨。但在这些加仓美团加仓互联网行业的基金经理看来,严监管政策虽然限制了业务扩张,但同时也为公司省下了大笔开销。

最近大家也经常会看到互联网公司发各种“毕业通知书”,也就是裁员。裁员对普通人来说是噩梦,但对于公司来说这是减少资本开支,提高运营效率的手段,对于互联网公司的股东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又比如之前各家平台都在烧钱抢夺客户的“买菜业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商品无接触配送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朋友都尝试通过买菜平台买菜,平台注册量飞速增长。

但在用户注册量不会永远都保持高速增长,到达一个瓶颈就会慢慢稳定下来,甚至因为之前疫情风控缘故,部分朋友才有网上买菜的需求,等到解封之后还是回到线下买菜。所以,无论是政策的调控,还是自身行业的发展,“烧钱”都来到了一个“拐点”。

互联网公司已经深深嵌入在中国经济当中,未来的核心需求还会继续增长,而且在减少资本开支,停止大规模烧钱抢夺市场之后,公司的盈利兑现能力其实反而提高了。

如果从客户增长量的角度看,可能会觉得互联网行业的增长已经到了尽头。但如果从公司盈利增长的角度看,美团赚钱的时候才准备开始。

根据彭博数据的盈利预测,2022年美团的净利润还要亏损82亿,到了2023年美团才有望转为盈利101亿。但如果算估值的话,美团显然要比腾讯和阿里更贵。因为按照美团目前8700亿港元市值对应人民币市值7200亿,拿101亿的净利润算的话,2023年美团的PE估值依然高达71倍,只能说市场更看好美团还没释放的新业务。

数据来源:Bloomberg

我对美团的了解稍微多一些,但对快手的了解就不多了。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在调研,为什么快手和美团一样被那么多基金经理青睐?暂时还没有答案。

先给大家看看快手的盈利预测数据,同样来自彭博数据预测,2022年快手的预测净利润是-110亿,2023年预测净利润是-10亿。跟美团一样,快手的亏损大幅减少,但却未能盈利。

数据来源:Bloomberg

做投资很多时候会出现反直觉,就是当我们以为这个行业已经烂透了,不值得投资,反而是最值得投资的。而当我们以为这个行业非常值得投资,但反而是最不值得投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