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至今,A股、美股、欧股都是一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先受到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再受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战争冲突影响。但是从最近可以看到,美股涨回去一些了,欧股也涨回去一些了,唯独A股落后了。如下图

数据来源:Wind

美联储加息和俄乌战争的影响已经逐步缓解,第一次加息和战争阶段是最恐慌的也正好是市场阶段性底部。比如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美股刚好就在当天阶段性见底了。比如3月7日,俄罗斯方面表示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已经进入尾声,德股刚好也在当天见底了。

当然,咱们A股也见底了,但是相比美股和欧股,我们反弹很弱,所以基本面上肯定遇到了一些新的利空,而且这个利空跟美国和欧洲关系不大的。这么一想我觉得就是这轮疫情了。

如今新冠病毒的毒性虽然是减弱了,但传播性和隐匿性大大增强,很多感染者都是无症状,一些朋友在核酸检测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了,这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难度,那么清零需要付出的代价成本也会比之前要高。

之前我根据两会上提出今年要实现5.5%GDP同比增长目标,简单拆了一下2022年每季度的GDP增长数据。我当时拆出来是22年一季度同比+5%左右,二季度同比+5.3%左右,三季度同比+5.7%左右,四季度同比可能超过6%。

但是上周我发现有一些海外机构下调了我们一季度和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一季度下调到3.9%,二季度下调到4.7%。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主要原因也是觉得疫情拖累了经济复苏,一方面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另外一方面稳增长建设也不及预期。

为了实现今年5.5%增长的目标,今年基建投资超前发力,1月份是大超预期的,但是到了2月份有春节的影响,到了3月份又有疫情的影响,想开工也不能开工。从最近跟踪到的数据来看,基建又开始低于预期了。

所以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对经济对A股的影响再度超过了美联储加息和俄乌冲突,成为当前最大的利空影响。

那么从各行业影响来看:

1、涉及C端的行业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业绩可能都不会太好,比如日常消费、白酒、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旅游餐饮、保险的增长都会受到影响。

2、基于对稳增长目标的信心,涉及G端的行业必须超前发力而且还得再加把劲,这样才能在消费和出口都下滑的情况下实现5.5%增长。比如光伏、电站、基建、军工等业绩都会有保障。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看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

......

再简单说说其他事:

1、中国神华2021年净利润503亿,现金分红总额504亿,利润全分,按5500亿市值算股息率9.16%。按道理股价越涨股息率就越低,买入性价比就越低。但我翻查了下数据,中国神华历史平均分红率50%左右,这次利润全分属于首次,最近涨的是市场对中国神华未来分红率永久性提高的拔估值预期。

数据来源:Wind

周期股不看PE估值看PB估值,从历史PB估值看,中国神华即将来到过去十年的阶段性高位,前面两个高点分别是2015年A股全面牛市以及2017年煤炭供给侧改革资源股牛市。

数据来源:Wind

2、美团上周五披露了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营收1791亿元,同比+56%。亏损155亿元,对应盈利率是-8.7%。2021年Q4营收495亿元,同比+30.6%。亏损39.36亿元,对应盈利率为-7.9%。虽然美团出现了亏损,但亏损的金额比市场预期的-58亿要少。

之前跟大家分析过,美团业务分成三大块:

①赚流量不怎么赚钱的是外卖业务,2021年外卖业务收入963亿,同比+45.3%。外卖业务净利润62亿,同比+117.9%。963亿收入却只贡献62亿的净利润,外卖利润率只有6.4%。

2021年Q4外卖交易笔数39亿,同比+17.4%。交易金额1886亿元,同比+20.7%。客单价48.23元/单,同比+2.8%。整体来看,比2021年Q3环比下滑,估计是受到餐饮消费低迷的影响。

②主要负责赚钱的是到店业务,2021年到店业务收入325亿,同比+53.1%。到店业务净利润140亿,同比+72.3%。325亿的收入贡献了140亿净利润,利润率高达43%。

2021年Q4到店收入87.22亿,同比+22.2%。这个数据还不错,但是考虑到22年Q1疫情影响严重,商户被迫停业,可能导致22年Q1的到店收入环比放缓。

③负责烧钱在星辰大海中寻找美团第三成长曲线的是新业务,包含美团优选、美团买菜。2021年新业务收入502亿,同比+84.4%。新业务净利润-383亿,同比+253.7%。502亿的收入贡献出-383亿的亏损,净利润率-76%。

新业务我就不说了,美团的星辰大海。在这轮疫情里面不少朋友都体验了一把美团买菜的方便,也非常感谢各位外卖小哥的辛勤劳动

总得来看,美团虽然是互联网平台但其实依附餐饮、旅游、到店等消费行业,如果消费行业不景气,那么美团业绩也会出现下滑。我之前因为担忧消费行业景气度下降卖掉了美团,回头看消费低迷甚至超我预期。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看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