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网上流传着一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关于请协助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的函:

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于3月15日前反馈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符合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导向;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会在医疗行业内产生不良示范效应;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会导致社会资本在医疗领域无序扩张风险。

这份文件引发医疗行业巨震。截至18日收盘,曾经的眼茅爱尔眼科跌去11.42%、牙茅通策医疗跌去10%、跌去28.55%、锦欣生殖跌去24.59%,海吉亚医疗盘中更是一度杀跌超40%,收盘跌幅仍超30%。

虽然也有传闻表示,这份询问函涉及的内容是相关部门例行的理论研究工作,以收集资料来回复一位委员关于推行国家免费医疗体系的提案。

但投资者的恐慌依旧。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线教育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市场开始担心,民营医疗服务机构会不会遭到强监管,成为下一个在线教育?

尤其是在如今,市场行情下行的大环境之下,一则传闻足以击穿投资者本就脆弱的信心。

事实上,关于民营医院该驶向何方的讨论一直从未停止过。

一直以来,市场化和去市场化、市场缺位和错位都是公共卫生体系治理的痛点。虽然监管层动作不断,从三明医改到药物集采,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与之相对的却是,医保、国家财政与老百姓看病所掏的钱越来越多,从2009年医改以来,中国的医疗费用增长了7倍。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医院也要“恰饭”,这就导致“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的出现。尤其是民营医院,更需要努力创收为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那么,看起来想要控制过度医疗和医疗支出,从民营机构入手可能是一种方式,这也是市场情绪大幅波动的缘由。

此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政府推进医疗改革,施行“全民免费医疗”。在她看来,医院就不该是挣钱的地方,应该继续大力推行公立医院系统改革。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成熟的公共卫生体系来说,由政府主导的公立医疗和社会投入的民营医疗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而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大方向从未变过,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都要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运行。

但具体到如何保证医疗机构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则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任何行业的监管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行业按照正确方向前进,又不影响行业的发展,这又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