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行为不规范,券商发布的行为准则只是一块“遮羞布”


近日,一张某券商固定收益融资部发布的《员工社会行为准则》(试行版)截图显示,明确要求员工在工作环境下不允许开豪华车(100万以上),佩戴高档手表(15万以上)、使用高档包(5万以上),以及其他不合时宜、奢华定制的物品。

如果券商制定的收入管理办法,足够的公正、透明、合理,经得起各种推敲,就不要担心外界质疑,也不要害怕员工炫富。因为,“红眼病”是改变不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这条分配原则的,也是鼓励和支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纵然看起来与当前的社会财富分配存在一些不太合拍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办法指责拿高薪者,甚至只能羡慕。

问题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成果与报酬不匹配,报酬过高、成果不够,或者只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现象。如果这一切都不存在,那么,所有的分配,都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外界有不同议论,也可以昂首挺胸,不受外界干扰。比如很多民营企业给经营者和员工以高薪,就是如此。

那么,券商的高收入是否合理呢?员工所拿的高薪,与他们的付出以及取得的成果是否匹配呢?如果匹配,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行为准则,限制员工正常消费呢?一家券商,如果连这样的自信也没有,那只能说他们的收入分配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至少,存在不合理现象。这种敢做不敢当的方式,反而暴露了券商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规范、不合理。

也许,制定行为准则的券商会认为,这是要求员工确立节约意识。显然,这不是真心话。如果希望员工确立节约意识,那就少发一点奖金、福利好了。更何况,行为准则的说法,就是一块“遮羞布”。要求员工在工作环境下不允许开豪华车(100万以上),佩戴高档手表(15万以上)、使用高档包(5万以上),言下之意,只要不是工作环境,你怎么奢侈、怎么豪华都不要紧。这叫节约吗?这叫造假,叫阳奉阴违,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高收入,怎么就不能高消费、高享受呢。

看看人家华为,公开对外报道,员工年薪多少多少,只要在华为能够坚持十年,年薪就可能超过百万,为什么敢这样说,也不禁止员工开豪车、买好包和高消费,因为他们的收入都是公开的,也是合理的,更是企业发展得好的标志,凭什么要遮遮掩掩,要半抱琵琶。券商们之所以不敢公开自己的收入,就是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害怕在阳光下露羞。

券商所以制定这样一个此地无银的行为准则,原因也很简单。某券商一位名叫陆韵婷的分析师,在小红书上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单截图,截图内容显示,该分析师年薪达到税前224万余元。这样的收入,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当然是很高很高了。这位分析师倒也未必是炫富,而是想炫一下自己的能耐,显示一下自己的挣钱本领。只是,对券商来说,可就是大大的受刺激了,等于将券商的高收入秘密暴露在外界的面前了。

实际上,暴露也好,不暴露也罢,谁都知道券商员工的薪酬是相当高的。只是没有谁去过问,不然,清北的状元们也要放弃自己的专业去金融领域工作啦,不就是因为薪酬高嘛。制定一个所谓的行为准则,让员工上班时间不开豪车等,就能让外界对券商的收入不再质疑,这也太天真、太可笑了吧。

还是那句话,如果一切都很公平、透明、合理,再高的收入也不要怕。如果不是,就是再多几块“遮羞布”,也挡不住“私”处,反而会让外界更加质疑其分配行为,质疑其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