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真香?宗庆后76岁高龄也来玩,腾讯一年疯投244个项目狂撒钱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幸雯雯
在中国的商业史上,这样的一幕反复被人们津津乐道:滴滴与快的的合并谈判进行到最后紧要关头时,两家高层分别在两个房间里,给腾讯的刘炽平和阿里巴巴的蔡崇信打电话征求意见。
“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神仙在看人间打仗。”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这样形容这充满了隐喻的一幕。
伴随着近年来BAT等互联网巨头高频次、大手笔的投资和收购,CVC(企业风险投资),这个投资界的新势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
过程中,业界对实体企业涉足VC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是“脱实入虚”;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存量市场不断萎缩,通过投资能让企业自身与新兴市场力量连接起来,是企业清晰可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结果来看,CVC在战略布局和财务回报两个维度上,也实实在在反哺了集团公司。
时代财经观察到,2021年以来,在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两极分化的趋势下,娃哈哈、农夫山泉、温氏股份等非互联网CVC机构也相继成立或参与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深入前线开辟新的战场。
从耕耘者到暸望塔
与传统的VC/PE不同,CVC是风险投资的特殊形式,企业设立创投公司或投资部门兼并收购相关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或者让集团的闲置资金产生收益而进行私募股权投资。
在中国,要数互联网CVC机构最为活跃,如腾讯、阿里等大厂,也有如温氏投资、海尔资本、碧桂园创投、娃哈哈创投等非互联网CVC机构,且投资方向多围绕公司主业上下游。
深耕产业多年后,巨头们涌进投资市场,捕获优质标的,意图寻求新风口。
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传统CVC很大程度围绕企业当前战略来进行投资布局,但在快速发展和更为开放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新一代CVC的格局更为宽广,以创业创新的力量反推母公司发展,成为其瞭望塔。
据IT桔子统计,2021年,腾讯、小米、阿里、字节跳动、B站、百度、美团、京东8家CVC合共参与投资591起,总投资金额接近3500亿元。
其中,腾讯2021年共出手244次,狂撒1448亿元,为当之无愧的“超级买手”。紧跟其后的是小米,出手102次,投资金额约437亿元;阿里出手次数少,仅有61起,但已披露总投资金额比小米高,达685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字节跳动、B站、百度、美团和京东,投资频次分别为46、38、23和19起。
从近几年趋势来看,腾讯依然高调,稳坐冠军宝座,投资频次上,小米在2020年超过阿里,B站在2021年也加快了投资步伐,同比翻倍。
图片及数据来源:IT桔子
从投资关联度来看,投资企业服务型企业是各CVC的共通点,但巨头们侧重点有所不同。
腾讯主要围绕游戏和文娱领域,小米则偏重先进制造和智能硬件,而阿里更关注医疗健康和汽车交通领域。
图片及数据来源:IT桔子
腾讯2021年三季报显示,该季度腾讯营收1423.68亿元,其中游戏业务收入449亿元,网络广告业务收入225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90亿。游戏依然是腾讯主要收入来源,但该季度其他两大业务也实现同比增长,这些业务与腾讯的投资明显呼应。
友好型VS激进型
BAT当中,以社交起家的腾讯被成为“流量公司”,而以电商起家的阿里被称为“生意公司”,企业基因已经决定,腾讯和阿里两个巨无霸在投资这件事上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通过投资并购饿了么进军餐饮服务市场,到收购高德地图进军出行市场,再到收购优酷土豆进军文娱市场,可以看出,阿里大多数的投资,最终变成了控股收购,由此提升了自身的营收能力。
相反,腾讯并不寻求控股,更愿意创业公司独立IPO。
从京东、美团到拼多多,除了游戏市场,到目前为止很少见腾讯的控股收购,为数不多的阅文集团(00772.HK),最后也是分拆独立上市。
而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前,腾讯和滴滴还有一段往事,亦可一探两大巨无霸的投资风格。
2013年,马化腾到北京参加两会期间约程维吃饭。饭桌上,程维收到腾讯投资滴滴的邀请,占股20%。但程维出身阿里,并且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也是阿里老兵,程维怕不好交代。
当时,快的已经拿到阿里400万美元的投资。面对程维的犹豫,马化腾开出常人难以拒绝的条件:投资后不要董事会席位,投票权减半。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滴滴接受了腾讯和经纬创投1500万美元投资,补充弹药,与快的展开疯狂补贴大战。
截至2014年5月,滴滴和快的累计补贴超过24亿元,快的补贴近10亿元,滴滴补贴超过14亿,腾讯对滴滴的支持超过7个亿。
但“金主爸爸”不是给钱就完事,腾讯还出技术。
据报道,当时滴滴和快的技术还不成熟,APP在早晚高峰会挂掉,于是腾讯派了50个工程师到滴滴,整整七个日夜,两班倒帮滴滴将后台重新编程,解决技术硬伤,后面更多次加码投资滴滴。
2015年情人节,滴滴和快的“牵手”,共同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快的也逐渐淡出众人的视线。可以说,滴滴从垂死挣扎到成为行业霸主,腾讯功不可没。随后,阿里也出现在滴滴的F轮及G轮融资名单上。
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投资角色上,腾讯明确自己的定位,坚持不控股、不控制、长期投资,被认为是最像财务投资人的巨无霸。与之相比,阿里风格更激进、控制欲更强。
2016年4月13日,饿了么完成12.5亿美元融资,由阿里领投。从那时起,阿里便开始对饿了么进行“改造”。
首先,饿了么的财务、人力资源系统在2016年年底完全改成了“阿里式”,与此同时,饿了么原有大学生创业气息的“熟人+同学”招人模式,也由阿里全方位接管。
在2018年4月2日阿里联合蚂蚁集团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的当天,原阿里健康CEO王磊宣布担任饿了么CEO,失去控制权的原饿了么CEO张旭豪退居二线担任董事长。此后,多个阿里高管接管饿了么各业务部门,饿了么创始团队被边缘化。
一位饿了么离职高管道出,这些人事变动是阿里收购后的常规操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团在接受阿里多轮融资后,还是转向握手腾讯。王兴曾说,腾讯是他的朋友、一个更好的结盟者。
王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曾期望能同时获得腾讯和阿里的支持,“我以为滴滴是阿里和腾讯能共存的最好案例,但阿里方面表示,这恰恰是他们最失败的例子。阿里可以给美团投更多的钱,但前提是不能有腾讯。”
最终,阿里选择投资美团最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在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数个月前,美团获33亿美元E轮融资,领头的资方成了腾讯,美团逐渐与阿里形同陌路。
在出行、外卖、电商、汽车等领域,腾讯和阿里分别投出了滴滴和快的、美团和饿了么、每日优鲜和十荟团、蔚来和小鹏……可以看出,两者在商业领域上呈现明显的抗衡姿态。巨无霸通过挑选良驹,壮大阵营,以求在商业江湖上立于不败之地。
共同成长
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商业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各占山头是一种玩法,共同成长也是一种活法。
左手电商、右手社交是阿里和腾讯共同的追求。它们或许没料到,在共同投资美团不欢而散之后,会在投小红书的路上握手言和。
近年来,CVC巨头与独角兽之间的关系交织也越来越紧密。
据媒体统计,2021年以来,腾讯合计参投62家独角兽企业,有32家均为和其他CVC巨头共同投资。在这之中,腾讯系与阿里系相遇、都参投过的独角兽有14家。
比如在2020年7月,Airwallex空中云汇获得阿里和腾讯共同投资,其跨境支付业务与两家之间存在业务协同;此外,两家巨头共同投资过的企业还包括数字发票服务商百望云、同城货运平台快狗打车、智能电视制造商微鲸科技、正冲刺港股IPO的“辣条一哥”卫龙食品等。
另外,腾讯与小米也频繁联手投资独角兽企业,比如说在线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和游戏制造商西山居,后者一边借助腾讯的研发优势,一边利用小米内置游戏增加竞争力,形成三赢局面。
除了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涉足私募股权领域,要么参与认购创投私募基金,要么亲自下场玩起来。
2021年7月,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以76岁高龄获得基金从业资格,一时间引发外界对向来比较神秘的私募基金行业的关注。
图片来源:中基协官网
8月,三六零(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中基协正式完成登记,这是360旗下首个私募股权公司。
9月16日,一家名为“关子私募基金管理(杭州)有限公司”的私募机构在基金业协会完成了备案登记,该私募的实控人正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实业企业热衷涉足私募股权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快速变革,存量市场萎缩,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背景下,利用投资的方式让自己与新兴的发展力量连接,这对企业来说,是一条清晰可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越来越多的实业企业热衷于加入私募行业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为了满足股东期盼,引入更多投资工具,通过开展私募基金投资来拓展业绩的想象力;二是为了满足企业未来业务拓展和产业链延伸的需求,在未来可将纯粹的财务投资转化为战略投资甚至实施并购重组,从而实现自身转型;三是为了通过私募的模式与各路资本产生更多交集,这有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盘和林分析道。
最近更新
-
有太上老君托梦还要蹭热度?售价6万一瓶,这款天价白酒被茅台和泸州老窖告上法庭
昨天 21:41
-
曾被央视点名的微拍堂想上市:“10万元”手表仅售730元,7000万人想捡漏
昨天 21:41
-
2348人报名!深圳豪宅日光盘将诞生,买家手握900万被拒:没见过这么严格的打新
昨天 21:41
-
又见流拍!厦门集中土拍继续遇冷,6家民企上场无一斩获
昨天 20:41
- 周五多空分水岭一触即发!热点板块轮动拉升,哪些机会要注意?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7日投资逻辑
- 0527《排股掌内功心法》:光伏用高纯石英砂供需或偏紧,光伏组件有望迎黄金窗口!
- 又放大招!两部门通知直接现金补贴
- 创业板IPO“钉子户”亚香香料只差临门一脚,承诺涉及“双高”产品不再投产,但募投项目未做更新
- 股指回踩30日均线企稳整理,煤炭开采与国防军工领涨
- 5.26复盘,明日操作策略:
- “读书郎”向IPO发起第三次冲击!创始人为段永平门徒之一
- 谣言乱飞,科兴成黑粉“流量密码”
- 内卷的短线环境
- 【财经早报】2022/5/27星期五
- A股行情牛冠全球!周末消息利好不断,下周该怎么操作?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3日投资逻辑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利好突袭!这一品种准备突破!
- 新冠还未走,猴痘行情又来袭!指数滞涨,现在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4日投资逻辑
- 指数中银下跌“洗刷刷”!5月行情渐行渐远,接下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5日投资逻辑
- 0525《排股掌内功心法》汽车行业:大压铸时代来临,龙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
- 利空风险还未过去!个股普跌后又迎普涨,哪些机会要注意?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6日投资逻辑
- 0526《排股掌内功心法》欧盟宣布光伏发电倍增计划;推荐受益技术迭代+平台型公司
- 周五多空分水岭一触即发!热点板块轮动拉升,哪些机会要注意?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7日投资逻辑
- 猴痘疫苗概念股梳理
- 走出低谷的王健林,该如何拉一把万达电影?
- 高景气赛道暗流涌动!指数呈现分化模式,哪些板块在蠢蠢欲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9日投资逻辑
- 高景气赛道重振旗鼓!指数报复性反弹,可以抄底了吗?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8日投资逻辑
- 节中美股先跌为敬!A股能否继续上攻,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5日投资逻辑
- 这只消费股业绩大超预期,净利润环比暴增2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两市超百股涨停!沪指4连阳,机构资金在买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6日投资逻辑
- 美股V型反转,A股能否独善其身?接下来该怎么玩?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9日投资逻辑
- 粮食危机再升温
- 县城城镇化建设,关注新老基建
- 高景气赛道“熄火”!指数冲高回落,后市该怎么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7日投资逻辑
- 每周一股 | 反弹一触即发,一个重要机会开始出现!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16人已购
¥1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3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 中国海油大涨9%创历史新高
-
4290亿美元!小摩:企业回购规模创纪录新高 美股或已接近触底
-
阿里健康净亏损近4亿,互联网医疗未来能否迎转机?
-
播客接棒在线音频的盈利梦
-
动力电池,二线厂商的野望
-
【回撤日报】投研及风控能力欠缺:泓德基金招牌产品单位净值大幅回撤
-
陕西煤业变更隆基绿能会计核算方法 料增加净利润65.26亿元
-
锦波生物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 去年扣非后利润4884万元增长113%
-
下一变异株来自哪里?《柳叶刀》:或在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体内!
-
中环股份:大尺寸硅片或将出现结构性短缺 G12硅片需求超预期|直击业绩会
-
从1到N,国产半导体设备大爆发!
-
中通快递一季度净利润增超六成 单票价格增长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