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牙科可谓是站上了“风口浪尖”,前有通策医疗暴跌60%董事长怒骂投资者,后有种植牙集采政策密集发布。

01 宁波市种植牙集采——官渡之战

8月份,宁波市打响种植牙集采第一枪,约谈 5 家进口种植牙供应商召开座谈会,表示要让种植牙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宁波市医保局建立种植牙品牌目录,纳入目录内的品牌,可以通过医保历年账户支付,未纳入的,医保历年账户则不予支付。

原则上规定,国产耗材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服务费2000元。

这里比较有争议的是医疗服务费这一项,众所周知,医院赚的是技术费跟医生绩效直接挂钩。

政策间接地压低了种植牙医生收入,2000元的医疗服务费中,也只有一小部分会分给医生,大头还是医院的。

种植牙医生的科室地位也从最高降低了许多,未来公立种植牙医生会不会批量往私立医院跑可以打个问号?

要知道在国内培养一位优秀的种植牙医生需要花费10-15年时间,而种植一颗牙齿术前、术后需要一个种植医生,两三名护士小姐姐的配合,还需要修复医生和定制牙冠的口腔技师的通力协作,显然2000的医疗服务费杯水车薪。

9月份,国家医保局做出回应,明确各省(区、市)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显然目前的医保资金核心是保基本,把目录内的先集采完,才有精力再去做目录外的。

今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来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非公立医院医保类项目价格将随公立医院一起升降。

对于非医保类项目,市场化定价为主,有助于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补充作用和差异化优势。

短短一句话,透露着诸多信息,首先我们要去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么走公益路线很便宜,但是人多,作为基础治疗服务免费提供给全社会,就像英国一样。

要么学美国走医疗市场化路线,医术高超,但是费用很高。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实现即便宜,又方便,还医术好呢,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三角关系。

目前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往便宜靠,把基本医疗给保障了,以后,小病要想快就去社区医院;

要想又便宜又好,就去公立医院;要想三者都满足只能去私立医院。

02 四川省种植牙集采——赤壁之战

11月份,四川省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申报范围仅涉及「部分组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的医用耗材」,并未提到医疗服务费用的打包。

但是范围不单单是一个四川省,而是中国最大耗材买家之一,八省二区的省际联盟。

八省二区包括:黑龙、山西、辽宁、吉林、四川、海南、青海、贵州、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这次集采是一整套种植牙配套的耗材系统,产品包括:

种植体、基台、种植修复配件(愈合基台、覆盖螺丝、转移杆、扫描杆、替代体、修复基底、愈合螺丝、基台保护帽、临时基台)等组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的医用耗材。

由于每个人牙齿情况的不同,集采后如果只能使用特定材料,很难有理想的效果。

比如有的可能适合I类骨、有的适合IV骨,有的薄龈生物型,有的厚龈生物型。

种植牙集采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集采后这是一个非医保自费项目;

只有宁波一个地区能使用个人历年账户支付,而由于患者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一样,对产品的需求不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集采后便宜的产品,就会产生耗材的选择和用量无法以医保的名义来硬性规定。

医保资金连年穿底的情况下,扩大报销范围谈何容易;

何况回到之前的政策,明确规定种植牙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所以...

集采降价后无法保证带量,且90%都是进口厂商,定价权在外企手中,降价幅度会非常有限,可以参考2019年南京口腔正畸托槽带量集采,平均降幅为33%,远远低于其他集采品种。

如果外企不配合降价,或者弃标,国产被迫使用,产品质量还没经过时间的考验,对患者而言,最终还是会去选择进口产品,那么集采就失去意义了。

03 种植体系统一致性评价——夷陵之战

11 月 23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牙科种植体系统同品种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号召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及从业人员提出建议,进行“一致性评价”,从而为大规模的产品集采及使用保驾护航。

大规模种植体系统集采越来越近了,虽困难重重,但一定会落实。

04 政策开刀,“牙茅”何去何从

由于国产口腔耗材份额比较少,有的几家大部分还都是并购来的,对于集采,市场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牙茅”通策医疗、时代天使上。

国内口腔市场主要分为牙科修复、正畸和牙科服务(诊断、治疗)三大类。

口腔医院采取医疗服务+耗材+器械的发展模式,尤其以通策医疗为例,2020年医疗服务收入20亿,占营收96%。

所以耗材集采对医院来说是利好,因为成本端价格下降了,而医院赚的是医生的技术服务费。

至于集采后价格变化的问题,医保类项目民营医院随公立医院价格浮动,非医保类项目,自主定价。

种植业务其实只占通策医疗营收的20%,只不过国内种植牙业务还在初期,景气度很高,所以市场对种植牙集采在股价上反应剧烈。

市场担心:目前通策医疗5%的客户贡献了54%的利润,集采后高净值客户会选择低端种植牙,从而影响医院利润。

确实我们无法估算,集采后客户的选择方向,但是喝惯茅台的嘴,很难选择去喝二锅头。

不同种植牙品牌不同、系统不同、材质不同、术后反应、未来存续时间、医生技术不同,会导致很多不同的结果;

一颗好的种植牙能陪伴20年以上,且保证质量问题,这点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是不可撼动的。

产能问题,通策医疗的战略是做高端种植牙,一年种植3万颗左右,今年集采后,公司发展口腔超市,而种植牙是门技术活,种植医生在国内是需缺的,低价种植牙落地后,会影响高端种植业务。

从官方的回答来看,公司有500名种植牙医生,每年可以满足20万颗种植牙,可以满足大本营浙江一半的需求。

种植牙集采涉及了太多问题,医保总额每年虽稳步增长,但是怎么花才能既能体现社会公平性又保障百姓的基本需求,都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

如果未来种植牙集采纳入医保,种植人数会大幅增加,这个是以亿计算的缺口,会对大部分地区医保资金造成压力;

而国内的口腔医生仅仅才20万人,医生的需求也是无法覆盖的,届时又会出现看牙难的问题。

只能去尽力找到好、便宜、便捷三者相对较平衡的关系,难!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