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篇文章又被复制了,不能加原创,无语,也不想找人投诉,微信的原创监管本来就很弱,投诉也没用,今天的文章很长,内容很多,有疑问可以在留言区讨论。

最近,又再整理之前写过的行业分析,发现汽车领域写得比较零散,不过,从整理中发现一个环节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汽车都会涉及到的领域——汽车电子。

记得以前舅舅说过,他开的士车时,师傅教他们不仅仅怎么开车,还教他们怎么修车,而在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里面不仅仅是机械零部件,还有很多电子零件,这些零部件不是以前的老司机能驾驭得了,这里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真的要维修汽车电子部分,估计跟码农没啥区别,需要写代码才行。

从这张图我们就能简单了解到,汽车每个环节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又可以进行交互,产生轮动形成不一样的实用体验。

如果用理论的话去叙述,汽车电子可以分为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装置两类——

电子控制就是利用半导体等芯片,通过和汽车机械系统结合,对汽车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具体分为动力控制系统、底盘与安全控制、车身电子等。

车载电子是利用单独的电子设备,独自承担实现相关功能,对汽车驾驶没会造成影响,主要作用是提升汽车舒适和便利性,例如:信息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等。

『汽车电子产业链』

由于汽车技术环节复杂,我就不详细展开说,直接进入产业链环节——

汽车产业链同样分为上中下游环节:上游为电子元器件、中游为系统集成商,下游为整车制造厂。

上游:

有Tier 2、Tier 3,也就是二级供应商、三季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可以直接给此厂家供货的供应商。

二级供应商是为一级的供应商供应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

三级供应商跟车厂的关系就更远一层,例如皮革商就是三级供应商。

Tier 2是负责汽车电子的核心芯片及其他分立器件,这里包括:如恩智浦、飞思卡尔、英飞凌、瑞萨半导体等IC设计厂商以及车载大功率二极管等分离元器件厂商。

Tier 3是为Tier 2服务的,提供代工及封测服务,包括台积电、中兴国际、长电科技等半导体代工厂。

中游:

这里属于Tier 1的天下,也就是一级供应商,也就是系统集成商,主要进行汽车电子模块化功能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具体包括博世、大陆、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国外龙头。

下游:

就是整车厂(OEM)及维修厂(AM)。

汽车电子行业认证周期较长、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高

国际ADAS(辅助驾驶系统)领导者Mobileye前装认证周期长达7年,而其市场占有率超过80%(基于摄像头的ADAS订单)。

产品前3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均过半,其中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MCU(前3占据>70%)市场集中度要比车载电子装置(前3占据<45%)更高,图像传感器前3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90%以上。

『国内汽车电子产业链现状』

相比消费电子行业,汽车电子门槛相对较高,主要为了安全要求考虑,行业具有TS 16969、ISO 26262、AEC Q100等多种认证标准,认证周期较长,厂商进入整车厂配套体系大概需要2~3年的认证周期。

目前,汽车电子产业链主要掌握在国外几个大厂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

除了硬件外,汽车电子软件更加封闭,汽车行业公认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架构Autosar是汽车行业权威的软件开发标准,由行业内头部主机厂商、Tier1等零部件供应商所控制,基本由Tier1等供应商主导,目前甚至未来国产化几率很低。

我国汽车电子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技术基础薄弱,导致无法控制整个开发过程,对海外汽车电子厂商依赖较大,上游国产半导体元件小、缺少对核心产品、系统架构的掌控。CPU、储存、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等大量依赖海外进口。

说白了,还是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滞后,影响到汽车电子国产化发展。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其实就是汽车中控屏的娱乐系统。

这里主要可分为零部件汽车和电子企业,零部件汽车包括博世、德尔福、大陆、电装,电子企业主要优势在于产业链整合能力,目前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市场空间主要被二者占据。

零部件汽车和电子企业都是以海外前也居多,不过也有国内阵营。

从事前装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业务的自主前三大供应商分别 是华阳集团、航盛电子与德赛西威3家公司,这里除了航盛电子不是上市公司,华阳集团德赛西威都是上市公司。

此外,伟世通、大陆、歌乐等外资企业在国内建有合资公司,以伟世通为首的部分合资公司深度绑定国内主机厂,占据较大份额。

『仪表盘』

外资5巨头瓜分80%全球市场份额。和中控平台相比,汽车仪表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5 大供应商占据市场80%左右的份额,其中德国大陆、爱信精机、日本电装、美国伟世通、德 国博世市占率分别为25%、17%、15%、15%及 8%,此外汽车仪表盘市场江森自控、矢崎总业、马瑞利等公司亦有涉足。

国内液晶仪表盘供应商以德赛西威等公司为代表,目前在前装市场主要配套自主品牌,少数 企业有部分出口。与中控屏、HUD等产品类似,新兴市场新能源车发展,带动自主供应商液晶仪表盘产品放量,大陆、伟世通等合资品牌在国内传统车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HUD抬头显示器』

HUD可能看到会一脸懵逼,这是啥,文字解释很费劲,直接上图吧。

一秒看懂吧,现在很多汽车都有HUD,其实这是军转民的技术,一开始是用在战斗机上的,方便驾驶者观看一些关键数据,又不用低头看仪表盘,直接在挡风玻璃上就能显示行驶时的关键参数。

外资巨头超前布局,国内供应商处创业阶段

HUD是智能座舱后端落地环节。爱信精机、德国大陆、日本电装、美国伟世通、德国博世等企业早有布局,并几乎瓜分全球市场份额,其中市占率分别为55%、18%、16%、3%与3%。

此外,现代摩比斯等巨头也收到了中国整车厂的HUD订单,预计中控屏、液晶仪表盘等主要玩家都将纷纷涌入该市场,未来竞争激烈程度将加剧。

国内HUD创业潮始于2013年左右,目前主要参与者有华阳集团、江苏泽景、未来(北京) 黑科技、京龙瑞新、衍视科技、点石创新、乐驾科技、晶途科技等。根据高工智能汽车,2019年到2020年即将上市国产自主品牌车型中,吉利、广汽、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将在十几万左右价位的车型上配臵HUD,预计自主供应商HUD业务或将迎来高速发展契机。

『车联网』

车联网软件服务产品类型大致分为四类:车机手机互联解决方案、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和车载操作系统。

车机手机互联解决方案:腾讯的车机手机互联APP、百度Carlife,四维图新Wlink、 博世mySpin等,以及相应的国外厂商有苹果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微软Windows in the Car等。

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包括腾讯车机ROM、小度OS和阿里旗下的斑马系统。

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各大设备商推出的车载服务平台,例如华为发布的OceanConnect 车联网平台;

车载操作系统:前车载操作系统主要以黑莓QNX为主,Linux、Windows次之。

产业链方面,除运营商外,通信设备商、服务器公司、芯片公司、软件服务公司以及内容提 供商等都将参与到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中来。在MWC 2019上,浪潮信息中兴通讯等均已发布成熟的边缘计算服务器产品。

『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包括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计算平台等几大环节。

车载摄像头:博世、大陆、法雷奥、松下、安森美、舜宇光学、韦尔股份联创电子、欧菲光、信利国际(港股)、德赛西威

超声波雷达:博世、松下、法雷奥、同致电子、航盛电子、奥迪威等

毫米波雷达:博世、大绿、海拉、森思泰克、德尔福、富士通天、电装、德赛西威、华为

激光雷达:Velodyne、Ouster、禾赛科技、一径科技、速腾聚创、镭神智能

计算平台:华为、英伟达、特斯拉、地平线、Mobileye

目前车载摄像头市场主要由海外厂商占据,主要包括传统摄像头厂商以及Tier1供应商,且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而上游车载镜头市场,舜宇光学的镜头出货量居全球第一位,2019年市场占有率为34%。据公开资料显示,舜宇光学在车载镜头领域偏向于Tier2零部件供应商,供货的客户主要是Tier1,包括博世、大陆、Mobileye等。

而目前还是以车载摄像头为主,我们在具体列举一下车载摄像头的产业链

光学摄像头:舜宇光学、联创电子、欧菲光、福光股份、立鼎光电、宇瞳光电、中光学、永新光学

光学模组:松下、法雷奥、富士通、欧菲光、信利国际(港股)、海康威视比亚迪、联合光学、德赛西威

摄像头芯片:安森美、豪威科技、索尼、三星、比亚迪、晶相、思特威

DSP数字处理芯片:德州仪器、Mobileye、ADI、摩托罗拉

软件算法:Mobileye、地平线、Minieye、极目

『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

保隆科技

其实在汽车电子行业,国内也有龙头企业,例如在TPMS(汽车胎压监测系统)领域,虽然国外龙头的Sensata占据半壁江山,但在国内市场,保隆科技确实中国第一大TPMS供应商,份额超过德国大陆。

宁波高发

还有国内自主变速操纵器龙头的宁波高发,它从事挡位操纵器系统位 于手-自-电子的产品,同时受益于自主品牌客户销量持续扩张,宁波高发近5年业绩复合增速大于30%,公司的规模效应显著,市占率不断提升。

瀚川智能:

还有汽车电子上游的上游,瀚川智能是从事电连接制造、传感器制造、控制器制造、执行器制造等。

在汽车电子业务板块,全球前10大零部件厂商中大陆集团、博世、电装、麦格纳、爱信精机、李尔及法雷奥均为公司客户。与此同时,还开发了华域汽车、科博达等国内知名客户。在新能源业务板块,拥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力神等优质客户。

德赛西威:车载信息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的龙头。

旭升股份:铝压铸零部件的龙头,铝合金因其较低的密 度和优质的性能,成为主要的轻量化手段,有望在排放标准升级的背景下提 升在传统燃油车中的应用比例。

拓普集团:减震、内饰零部件领域的龙头。

均胜电子:HMI(人机接口)全球龙头供应商。

三花智控:热管理系统龙头。

华阳集团:公司汽车电子板块拥有胎压监测产品线。

中鼎股份:子公司收购了AMK,AKM是是电机电池控制系统、驾驶辅助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领先供应商,产品包括传统汽车、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电力可控系统、电力动力总成等,为特斯拉、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等顶级主机生产商配套。

另外,还收购了Tristone,公司获得全球汽车管件以及流量系统一类供应商,以及欧洲领先发动机/电池冷却相关技术,加大ADAS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投入。

科博达:公司产品覆盖车灯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车载电器电子、能源管理系统等,其中车灯控制系统是主要收入和盈利来源之一,2020年车灯控制系统、车载电器电子、电机控制系统收入比重分别为50%、22%、19%。随着客户拓展及LED渗透率提升,车灯控制系统预计稳定增长;电机控制系统、车载电器电子受益于客户拓展及国六排放升级等,有望快速增长。

宁波华翔:作为饰条龙头企业,公司内饰件定位高端路线,未来有望通过量价齐升拉动业务高速增长:

1)量:公司顺利开拓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客户,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供应份额,同时绑定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客户结构优质,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崛起。

2)价:汽车电动智能化后,内饰科技化、外饰内饰化趋势显著,公司产品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竞争优势:

1)公司内饰产品具备高认证门槛+就近配套优势,工厂迁移到低人工成本地区后将进一步增强价格优势。

2)零部件厂商认证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客户粘性高。

上游原材料是确定性最高,包括华友钴业/洛阳钼业(钴),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氢氧化锂),诺德股份(锂电铜箔),中科三环(电机磁材),南山铝业(四门两盖)以及东睦股份(动力器件壳体)等。

法拉电子是全球薄膜电容器制造的龙头企业。随着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的扩大、欧洲新能源汽车放量和光伏平价上网的到来,公司有望进入新一轮由新能源业务驱动的快速发展期。

顺络电子是国内电感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精密小型化电感类的磁性器件、微波器件、汽车电子元器件、国防军工、精细陶瓷五大体系。

中控整装件:蓝思科技

中控面板:深天马A、京东方、TCL科技

车载摄像头领域:联创电子韦尔股份

传感器封测龙头:晶方科技

PCB:世运电路沪电股份东山精密鹏鼎控股

半导体:斯达半导、闻泰科技

汽车电子就说到这里,由于涉及的公司实在太多了,没可能一一例举,好了,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