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凯莱英发布一则公告,可谓重磅利好,公告显示,凯莱英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签订了相关产品新一批的供货合同,该产品的CDMO服务累计合同金额为48,094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将达到30亿元)。

就在同一日,辉瑞也宣布已向FDA,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冠口服药的紧急申请,并开始在英韩等多个国家滚动递交上市申请。

二者消息一传出,业内普遍猜测凯莱英的合作对象便是辉瑞。

对此,飞鲸投研认为,凯莱英此次合作对象是辉瑞的可能性确实很高!

一、“抱大腿”,凯莱英做得很好

由于商业机密原因,凯莱英包括经营合同的签订以及平时的业绩报中对于客户披露信息都比较少,但如果翻看凯莱英上市招股书,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

凯莱英于2016年11月份在A股上市,而当年上半年,凯莱英的第一大客户为默沙东,仅默沙东一家企业的销售额便达到了1.65亿元,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35.08%,

辉瑞当时是排在第三位,相应的销售额占比为7.14%。

而对于此次合作客户,凯莱英是这么描述的,

最近三年公司与该交易对手方发生交易金额及占营业收入比重情况如下:2018年该客户收入184,719,556.14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10.07%;

2019年该客户收入248,823,547.13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10.11%;

2020年该客户收入637,784,751.15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20.25%。

显然,从销售额占比来看,辉瑞的可能性很大,且经过此次服务合同的执行,辉瑞有望超过默沙东成为凯莱英的第一大客户。

由招股书可知,在“抱大腿”这个方面,凯莱英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全球排名前15的跨国制药企业中,企业已成为其中2家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5家客户的首选供应商之一。

(截取自凯莱英招股书)

凯莱英取得了来自于多家顶尖跨国制药企业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企业实力的显露,也是客户对凯莱英管理层以及众多技术研发人才能力的肯定。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期许未来凯莱英与其他客户的合作上,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也已经先于辉瑞于11月初在英国获批上市了,默沙东在国内的订单又会花落谁家呢?

(截取自凯莱英招股书)

二、医药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加速外包的步伐

全球医药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实际自2013年之后便有很明显的表现了,那一年仅默沙东便裁员8500人,到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医药外包趋势仍然在进程中,我国凭靠巨大的医药市场,以及医药研发中的成本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成为了这一阶段全球医药产业链转移主要阵地。

为何说这个进程是正在进行时呢,

飞鲸投研认为关注重点在于顶尖跨国制药企业较为一致的发展战略,全球医药市场基本为欧美寡头垄断,可谓医药行业的领军者。

而其中包括罗氏、百时美施贵宝已在去年至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国2030战略”,与“健康中国2030”相对应。

“中国2030战略”的核心无疑是未来十年,跨国制药企业加码布局中国市场或者是显著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据悉,辉瑞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投资高达约10亿美元的自有资金,以支持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制造和分销,可谓“有得赚就有得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1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展区吸引了众多跨国医疗科技巨头的参展,罗氏、辉瑞、武田、阿斯利康(AZ)等外资巨头悉数到场,对国内医药市场均维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三、先发优势构筑护城河,凯莱英发展稳健

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药带量采购以及创新药医保谈判等趋于常态化,医药资本市场发展的悲观程度几乎降到了冰点。

但作为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机构,凯莱英的估值仍然坚挺,其上市以来的估值走势完整地呈现出一个成长股应有的特点。

对于凯莱英的稳健发展,我们应当是有信心的,

原因便在于它“护城河”的构筑已维持了二十年,且其创立伊始便定位高端,现已成为全球创新药领域的核心服务商之一,根据Frost&Sullivan按2020年收入的统计数据显示,凯莱英是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

在有能力就有客户,有客户就有订单,有订单就有收入和利润,在可预计的未来,凯莱英会有什么发展阻力呢?

拿2021年上半年度业绩可知,上半年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和新兴服务几乎都维持着翻倍的增长,由医药产业链研发特点可知,这些都可以为凯莱英后续的发展赋能,而在一开始拿到这些订单便源于企业自身的能力。

现在凯莱英或与辉瑞达成了合作,2021年、2022年两年,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则有望直接翻5倍。

四、总结一下

总的来看,飞鲸投研认为在医药发展当下这个阶段,凯莱英迎来了重磅利好,不仅有利于我们看清楚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也为我们看清楚未来几年CRO/CDMO行业提供了帮助。

正所谓“疾病无国籍、创新无国界”,未来几年在我国创新药企业不断获得突破但市场化程度没有那么高的同时,全球顶尖的医药制药企业也将会加快他们的创新进度,以及在我国医药市场的布局还将持续深入,这些均将为我国医药研发产业链上游企业赋能。

写在最后:有人说机构借凯莱英利好大量出货,虽然只是猜测,但这种预测不无道理,不然大资金手里的盈利怎么兑现呢,而我们作为散户来说,在看懂企业的同时也可以等待一个好的估值,机会总是有的,不用着急于一时。

当然,飞鲸投研不提供具体投资建议,以上分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