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完工于:2021年11月17日

前言:今天中午的时候,有报道披露,米国的基建计划开始实施,这意味着米国的充电桩计划开始付诸实施,巧合的是特斯拉方面也宣布要加速充电桩的部署,所以有乡亲看到后,希望我能梳理下其中的机会,安排!

1.事件背景

2.充电桩逻辑和地位

3.行业现状

4.市场前景

5.充电桩产业链

7.投资策略及相关上市公司

PS: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加快阅读。

一,事件背景

11月15日,拜登签署了总额约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这意味着他此前承诺的打造全美充电网络,部署超过50万个充电桩有望兑现。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超1000座超级充电站,超8000个超级充电桩,配合超700座目的地充电站,超1750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全中国超360个城市,而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去年一年就是4000个充电桩,所以按照这个速度建设的话,未来还远远不止这些。

事实上,充电桩业务可以看作是新能源汽车除锂电之外的第二主赛道,接下来我具体说说。

,充电桩的逻辑和地位

充电桩的逻辑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

行业逻辑:充电桩行业的成长逻辑是下游新能源车销量带动上游充电桩的产销,使车桩保有量之比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由于当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速度超预期,未来充电桩规模也将加速提升。

商业逻辑:如果我们拿手机打开特斯拉的充电桩地图,就能够发现目前特斯拉的充电桩已经广泛的布局在了中国东部的各个城市,甚至已经布局到了相当多的二线,三线城市。就目前来看,充电依旧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选择,那么充电桩越多,意味着自家的车充电越方便,就像手机行业一样,都说是快充,但你用华为的快充给小米手机充电,就快不起来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布局早,布局广,特斯拉的标准慢慢就成为行业标准,那未来等于其他厂商向他看齐,从竞争角度来说,也是占据优势的。

所以,无论是从行业推动还是商业逻辑上来说,充电桩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行业现状

1.家充水平明显偏低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更多私家车主使用电动汽车出行,但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小区家充水平依然有诸多掣肘。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的约 124.5 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中,有 37.2 万台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整体未配建率达到29.8%。

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主要原因在于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物业不配合、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占比达 70.2%,其余原因占比为 29.8%。未来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端出台支持政策,运营端创新商业模式,技术端加强车网互动。

2.公共桩利用率低突出

我国充电桩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利用率低。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公交车充电桩项目内部收益率为 5.71%;60kW 直流桩和 7kW 交流桩的盈亏平衡点时的充电利用率,分别需要 8.29%和 8.12%,而 2020 年我国交流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仅为 1.95%。尚未达到盈亏平衡,如何提高利用率、提高充电收入,以及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功率是目前改善盈利的关键。

四,市场前景

1.相关政策不断推进,有望破解家充难题

2021 年 5 月 20 日,《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将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放在首要位置,并从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创新居住社区充电服务商业模式四点提出了指导意见。

2.设备及运营服务未来 5 年 CAGR 均约 40%

据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从 2020 年 1 月至 2020年 12 月,新基建政策开始推动充电桩建设,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 2.3 万台。 与 2019 年 12 月相比,2020 年 12 月公共桩保有量增长 56.4%。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 区,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数量普遍较多。

综合来看,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2021-2025 年,充电桩设备增量将从88万台增长到271万台,对应市场规模从113亿元增长到449亿元,CAGR-5 为 42.5%;每年充电服务量从 542 亿度增长到 1904 亿度,对应市场规模从 650亿元增长到 2285 亿元,CAGR-5 为 39.6%。

五,充电桩产业链

充电桩产业链涉及到的上游为元器件和设备生产商,主要负责提供各种充电桩元器件和充电设备;中游是充电站建设和运营商,负责充电站的搭建和运营,提供充电服务;下游是新能源电动车用户,在充电桩上进行消费。

当前充电桩本体的供货是重点。从硬件端来看,充电桩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总控单元、显示单元、监控单元三部分。从软件端来看:充电桩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控模块、IC 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计量计费模块、打印模块、后台通讯模块、安全保障模块等。

1.上游设备端

充电设备元器件:主要包括功率模块(充电模块)、充电枪、滤波装置、断路器、交流/直流接触器、熔断器、继电器等。充电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可充电的直流电,其关键技术在于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由于技术门槛较高,我国目前在高端 IGBT上还不能实现国产化生产,主要依赖于进口。2018 年底,比亚迪发布了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 IGBT 4.0 技术,逐步形成自主可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直流快充桩是充电桩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直流快充桩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与设备支持,造成了较高的制造成本;大功率充电技术尚未成熟,会对电池寿命造成损害,导致实际充电功率较低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电力设备企业、车企等在直流快充桩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中游运营端

充电桩产业链中游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在中游运营领域内,国资企业、民营生产商、整车制造商都有参与。因为不同性质的企业背景、资源各有不同,运营特点与最终目的也有所差异。

3.下游用户端

充电桩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者。眼下,许多充电运营商逐渐将业务拓展到 B 端用户,充电桩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导致了较高的集中度。就充电站数量而言,截至 2020 年底,共有 24 家(不含国网)充电站数量超过100 座的运营商,其中前三大运营商特来电、星星充电、依威能源的充电站数量 都多于 6000 座,远超其他运营商。

六,投资策略及相关上市公司

1.投资策略

上游设备商: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竞争较为激烈,份额分散。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作为国网系代表,依托国家电网充电网络的建设而分享充电桩采购订单红利。民营企业中,万马股份、科士达在行业里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中游运营商:重资产行业,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为充电运营第一梯队,占据七成市场份额。其中特锐德(特来电为其控股子公司)是行业龙头,2020 年公共桩保有量市占率约 26%。行业龙头凭借规模优势盈利能力领先,进而实现再扩张,未来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2.相关上市公司

一直以来,我整理分享的资料,尤其是一些历史资料,大家都觉得找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干脆把每天整理的内容,尤其是涉及股票的部分,做个合集,方便大家取用。


后记

「风口系列」和当下市场信息紧密结合,有人说只有提前获悉才能抢得先机,但我不这么看,扎实的逻辑才是股价的推动力,逻辑合理自然是市场认同,那就无所畏惧。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