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流量的俞敏洪,尽管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依然是舆论的风向标。日前,俞敏洪直播带货的想法就引来了批评和建议,有观点认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新东方要从校外培训跨界到直播电商并不轻松,俞敏洪也不应该“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建议新东方关注学生急需的周末研学市场。11月15日俞敏洪发文回应,称感谢善意提示,“新东方将不负期望努力前行。”

新东方目前的困境有目共睹。近日,俞敏洪宣布退租了遍布全国的1500个教学点,并试图将学生上课的桌椅捐献给乡村学校。到目前为止,新东方总计捐献超过7.33万套桌椅,总价超过5000万元。俞敏洪表示,未来将捐献更多闲置桌椅。这一举动被很多人评价为“体面的收场”。实事求是的说,相比拖欠教师工资、家长培训费的培训机构,新东方退出教培行业的方式是有担当的。

那面对困境,新东方转型直播电商合不合适?需不需要搞周末研学?这其实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因为市场当中冷暖自知。在市场环境中,企业家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方向、转型路径都是基于理性的选择,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公俗良序,具体怎么做、做什么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至于校外培训、直播电商是否是“赚快钱”,这就更是见仁见智了。我们其实应该反问,市场中真有好赚的“快钱”吗?

在市场当中,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外人所不了解的辛酸,也都有各自发展壮大的窍门和秘诀,企业家的意义就是熬过辛酸找到窍门,让市场配置的效率更上层楼。从常理来讲,一家企业如果真的打算“赚快钱”,一方面说明它找到了市场的痛点,另一方面肯定也做好了为这一选择承担风险的准备。如果新东方认为直播电商大有可为,想要转型杀入其中为广大农户带货,这有什么不可以吗?

在笔者看来,市场中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由需求催生的。而且行业和行业都是平等的,不应该被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与其居高临下的指责企业家为何只关注这一领域,而不关注其他领域?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何有些领域明明看起来有需求和机会,但却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投身和关注?身为“60后”一代的企业家,俞敏洪和新东方不是靠运气走到今天的。对他们的转型和未来,少一些关注,多一份宽容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