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有希望!倒下去,便什么都没有了。接下来,家电厂商必须要学会“拿时间换空间”,“以变革引变化”。

常伟||撰稿

即将落幕的双十一大促,以及马上就要到来的元春大促,新的钟声又将敲响、新的竞争又将开启,家电厂商们如何更好地面对一系列复杂而多变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拿时间换空间,正是最近一年多以来,很多家电厂商讨论最多,也是试错最多的一条赛道。简单理解,就是正视各类问题和挑战,既要像乌龟那样“坚韧”活下去,具备抗击一切挑战和冲击的能力,还要像兔子那样可以“敏捷、迅速”出击和奔跑,最终成为“时间的同路人”,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那么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众多家电厂商们在一线市场上又如何“拿时间换空间”呢?对此,家电圈认为,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落地,其中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问题和短板充分暴露。

必须看到,过去40多年以来,中国家电产业的野蛮扩张和盲目扩张,带给众多家电厂商浮躁心态、急于求成,总想走捷径、抄小道,甚至不乏投机、欺骗、忽悠等情况。沉不下支去、静不下来,发展、转型与变革总是浮在水面上。

过去,持续的增长,快速的发展,掩盖了中国家电产业众多企业和商家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家电厂商从事的消费市场零售业务,但长期以来大家干得最多却是“批发业务”,层层加价、层层分销、层层下压,最终的终端零售业务则变成了“低价出货”。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相关厂商必须要直面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重点要针自身存在的诸多短板和软肋等,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比如说6个月,或者10个月)充分暴露出来。不要害怕问题太多,而是要担心还有哪些隐藏的问题没有暴露,或者一些短板被掩盖了。

暴露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抓手就两个:一个,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为核心,建立新的激励考核、经营管理等制度和方法,要充分让每个员工的权责利匹配下,既要发挥个人的主动创造力,还要构建团队的协同竞争力。

目前,很多家电企业和商家,主要精力放在一线市场争夺上,与对手拼价格、拼促销、抢用户,但是对于自身产品上市节奏、市场应对速度,以及不同部门间协商作战能力打通等,既无力解决也就不再关注。但是,这却直接影响到很多厂商在一线市场促销和战斗的效果与业绩。

现在,很多家电企业都在各个产品事业部体系之上成立中国区,用于协同不同产品公司的市场营销推广、渠道分销、用户经营等。但是,一些家电企业的中国区属于“统而不管”,反而增加了很多的流程与环节。比如说中国区市场部、产品公司市场部各自汇报工作,增加人员,拖累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另一个,以用户的直达和持续交互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全直营、大零售体系。用户在哪里、用户想什么、用户要什么,过去大部分家电厂商不关心也不上心,因为只要搞定下一层的客户,比如代理商、批发商即可。但是,如今不管是产品制造商,还是产品零售商、批发商,如果找不到用户、抓不住用户,一切都是空谈。

为什么这两年,直播带货,甚至是社区团购、大V带货、小红书种草等,颇受欢迎?原因就是,他们要么是手上有用户,要么是手中能抓住用户,所以才会迅速走红并受宠于众多的家电厂商。

接下来家电厂商到底如何抓住用户?家电圈认为,产品是桥梁、核心是与用户的多频交互,而抓手则是服务。对于产品,大家都清楚,就是所谓的好产品、差异化有卖点有亮点的好产品,目前主角是产品制造商,家电零售商可以参与的空间有限。

但是,服务却是家电厂商必须要联手,才能搞定的落地内容。关键,就是要去服务的营销化理念,就是要确认产品服务和用户服务的阶梯化布局。因为,只有服务是实现厂商与用户实现持续和高频交流的手段,也因为只有服务才能真正打通用户内心的层层防线,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感。最重要的是,服务需要厂商联手推动,缺一不可,才能真正实现共赢的局面。

现阶段的服务,更多是基于产品为中心的售后服务,而未来家电厂商需要打造的则是基于产品和用户为中心的多元化服务。简单来说,以服务为中心重构家电厂商原有的思维、体系和商业逻辑。不能将服务简单的赠品化、配件化,而是要将服务提升至比产品更重要的战略高度,真正让厂商通过“产品为纽带和桥梁”打通面向用户的服务商品化落地和再造。

除了产品的售后服务、清洗保养服务,还要有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为满足各种需求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建立并打通。这些都只是方向,具体还需要家电企业去探索和因地制宜的试错。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