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电力设备重仓股持仓进一步上行,继上一季度之后,基金又出现了大幅的加仓动作,在本季度加仓力度仍然排名第二。

电力设备相关的股票,从大的逻辑线来说,依然是属于新能源这条主线的分支,而能源转型作为国家长期战略,在确定性如此之强的明牌逻辑之下,电力设备相关的股票依旧受到很多基金的青睐,因此出现了大幅增持的情况。

01 双碳“1+N”政策发布,风光大基地日趋具象化

双碳“1+N”政策发布。10月12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中国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0月24日,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即为“1+N”中的“1”,是我国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10月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即为“1+N”中的“N”,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风光大基地日趋具象化。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据智汇光伏统计,目前已公开可查阅的项目规模大概51.68GW。

另外新能源车主机厂需求旺盛,随着汽车芯片供给紧张拐点显现,叠加上游产能逐步释放,22年需求将持续旺盛,预计国内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新能源车是高增长高确定的“赛道”,2022年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将超过50%,依旧看好其长期发展。

在基金持股市值前十的重仓股票中,主要还是和锂电池上下游相关的股票。

其中隆基股份亿纬锂能出现了较多的减持,而像宁德时代这种市值比较高的,基金也并有没有出现减仓,反而仍然有基金选择加仓,虽然加的仓位有限,但也可以说明下方加仓的基金继续选择持有,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基金对于宁德时代这个龙头公司的长期看好。

基金重仓股票里面,季度持仓变动前十的股票分别是特变电工中国宝安正泰电器通威股份杉杉股份天顺风能中环股份江特电机、天合光能、阳光电源

相较于上一季度的增仓股票来说,这一季度十大加仓股里面依然有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

只是由于这三只目前的位置相对比较高,增持的幅度虽然不少,但是比起于其它的股票,基金可能还是会更加偏好相对低位的。

02 基金重仓十大个股简评

一、特变电工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及能源业务。

公司输变电业务主要包括变压器、电线电缆及其他输变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输变电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等;

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SVG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及风能、光伏电站的运营。

作为世界领先的新能源系统集成商,公司多晶硅总产能达到30000吨/年,生产规模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第二位;

能源业务主要包括煤炭的开采与销售、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销售等。

9月22日,特变电工600089)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统称新特能源公司)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硅材料公司)签署了《多晶硅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

双良硅材料公司将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82200吨。

2020年由于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均大幅扩产,而多晶硅的扩产周期较长,导致了结构性供需错配,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大幅上涨。

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9月15日,当周单晶复投料价格环比涨至21.38万元/吨,已连续第六周呈上涨趋势,按年初的约8.76万元/吨测算,涨幅超过144%。

目前随着多晶硅价格保持高位,公司今年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二、中国宝安

中国宝安是一家老牌产业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近200家,此前管理层多为政府、国资背景,发展较为保守。

旗下核心资产锂电公司贝特瑞(持股68%),电池正负极的业务有望迎来双开花。

控股子公司贝特瑞连续多年负极出货全球第一,且产能加速扩张中。

2020年有效产能10.6万吨,预计21/22年权益有效产能达16、26万吨。

在负极方面,硅碳负极13年供应三星SDI,硅氧负极17年供应松下、特斯拉。

目前硅基产能为3000吨,预计单吨净利在6.5万元,享受较高技术溢价。

而在成本这一端,连续石墨化技术可实现降本,预计比传统工艺低30%左右。

石墨化是人造负极成本大头,同行多通过低电价区建基地+改进装炉方式降本。

贝特瑞引进连续石墨化工艺,由于处于应用初期,推测其目前主要用于部分低端负极。

预计工艺成熟后,石墨化成本较传统工艺下降30%左右。

另外,贝特瑞正极材料迎来加速放量周期,有望贡献显著利润增量。

贝特瑞高镍三元正极客户均为海外重点电池厂商,欧美电动化加速将推动贝特瑞高镍正极快速放量。

目前贝特瑞现有高镍正极材料产能约3.3万吨/年,在建产能5万吨/年(权益产能2.5万吨),预计随产能逐步爬坡后,单吨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三、正泰电器

公司主要从事配电电器、终端电器、控制电器、电源电器、电子电器、建筑电器和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EPC工程总包,电站开发、建设、运营、运维和储能系统、BIPV、户用光伏的开发和建设等业务。

在目前的新风口上面,公司储能EMS电能管理系统、居民网荷互动智能断路器等技术均国内领先;

而公司于近期发布了“正泰TELOGY泰集雀羽工商业建筑光电屋面系统”,是针对工商业屋顶打造的一款装配式光伏绿色建材产品。

在主营业务这一块主要有低压电器和光伏两块。

低压电器:经销渠道量质提升、“蓝海计划”进行时,直销业务锁定大客户高增长,海外本土化布局战略推进顺利。

1.经销渠道Q3受下游需求影响略有压力;

2.直销渠道快速增长:我们预计直销增速延续2021H150%+高增长,2021-2023年有望实现30%以上年化增长;

3.海外逆势而上、加速扩张。

光伏:户用龙头地位稳固、借政策东风高歌猛进,传统电站运营逐步“淡出舞台”,EPC稳健、组件承压。

1、由于目前光伏仍然处于政策风口端,公司在2021年全年预计有概率实现6GW+新增装机量。

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于9月25日公告拟出售总装机量不超过3GW户用光伏系统资产,表明正泰从以往“租赁”模式转向“销售转让”为主,资产由重转轻、商业模式优化;

2、电站盈利能力持续稳定,结构上向分布式倾斜。2021Q1-3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18GW,同比+40.3%。

其中分布式为5.7GW,同增62.5%,集中式1.48GW,同降8.2%,分布式占比已高达79.4%。

2021Q1-3电费收入31.8亿元,同增24.9%。由于2021Q1-3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EPC收入及组件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2021Q1-3晶硅制造亏损2.8亿元,预计2021Q4晶硅制造仍处于亏损状态。

四、通威股份

公司以饲料工业为主,同时涉足水产研究、水产养殖、动物保健、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的大型农业科技型上市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发展农业和新能源两大主业,其中农业主业以饲料工业为核心,全力延伸和完善水产及畜禽产业链条。

同时,在新能源主业方面,公司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目前公司的新业务的增速依然可观。

从硅料的角度来说,硅料新产能投产在即,22年量升价稳:

公司硅料新产能持续释放,预计乐山5万吨和保山5万吨产能分别于10月和11月投产,早于此前预期的21年底,预计公司实际爬坡期也将缩短,22年产量有望实现高增。

从供需关系来看,22年硅料产能仍然偏紧,价格有望小幅回落但整体预计稳定在17-18万元/吨,因此22年硅料业务仍然有较大市场需求保持高景气。

其次电池片持续扩张,大尺寸产能占比提升:

公司规划年底电池片产能达到55GW,其中210产能35GW,占总产能的60%以上,公司新产能非硅成本持续下降,电池片盈利能力增强。

N型技术方面,公司异质结GW级中试线于8月投产,明后年技术成熟后,有望大幅扩张N型产能,公司电池片还能保持较高的市场地位。

五、杉杉股份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等,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高端平板电脑等;

三元材料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

锰酸锂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二轮车等产品。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均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

在正极业务这边,8月31日,巴斯夫完成收购杉杉能源51%股权,合资组建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杉杉股份持股比例降至49%。

巴斯夫杉杉在湖南和宁夏两地运营四家正极材料和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基地,2021年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将达6万吨,预计2022年产能将达9万吨。

在负极业务这边,截止到十月份为止,公司内蒙古包头10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全部拉通,依托内蒙古当地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实现负极材料降本增利。

今年4月,包头负极材料项目二期计划开工建设,规划负极产能6万吨,配套石墨化产能5.2万吨,项目投产后公司负极材料、石墨化产能将有望分别达到18万吨、10万吨,石墨化自供率接近60%。

另外公司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新增新业务。

根据公司公告披露,2021年H1,公司新增偏光片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重为67%,带来较大业绩贡献。

未来,伴随公司偏光片生产线的投产完成,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公司各项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大力加码新兴产业,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这些动作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六、天顺风能

天顺风能从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风电领域深耕发展,一方面不断巩固自身在风塔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在风电产业链内积极进行相关多元化业务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风塔及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风电叶片及模具的生产和销售,风电场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

国家提出的“30碳达峰60碳中和”战略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为新能源行业带来重大而长期的发展机遇。

在陆上风电这块,2020年陆上风电(下文简称“陆风”)“抢装潮”结束,对2021上半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有一定的透支效应,但实际装机容量仍旧保持了较高的同比增长,下半年装机情况预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在海上风电这块,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国内海上风电(下文简称“海风”)新增装机容量2021年上半年实现2.1GW,较去年同期1.1GW增幅明显,实现规模翻番。

天顺风能作为风电叶片四大提供商之一,在风电装机端仍然在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面,公司业绩将会有持续性的增长。

七、中环股份

公司致力于半导体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创投于一体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传输、新能源汽车、高铁、风能发电逆变器、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航天航空、光伏发电等多个领域。

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快速增长,主要产品产销同比提升超90%。

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产能规模持续提升,8-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出货量加速攀升,产销规模同比提升90%以上,预计2021全年可实现营收超20亿元。

借助半导体市场快速增量契机,公司与战略客户协同成长,与多家国际芯片厂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全球业务拓展奠定了客户基础。

公司在2021年三季度末已形成月产能8英寸65万片,12英寸10万片,新增布局小直径扩产和8英寸新产品项目;

预计2021年末实现月产能8英寸75万片,12英寸17万片的既定目标。

八、江特电机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锂云母采选及碳酸锂加工、特种电机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在宜春地区拥有锂瓷石矿2处采矿权和5处探矿权,合计持有或控制的锂矿资源量1亿吨以上,资源储量较大。

公司拥有两条锂云母制备碳酸锂产线共计年产能1.5万吨,主要通过使用公司采选的锂云母材料及外购辅料加工成碳酸锂产品;

公司拥有一条利用锂辉石制备碳酸锂年产能1.5万吨的产线、一条利用锂辉石年产能1万吨氢氧化锂产线及0.5万吨碳酸锂产线(建设中),通过使用外购的锂辉石精矿及辅料加工成碳酸锂产品。

公司充分利用自有锂矿资源的优势,通过对锂矿采选的综合应用以及对锂云母的深加工,能有效地保障公司制备碳酸锂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及较好地控制碳酸锂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碳酸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电动车+储能两大高成长性赛道将带动锂需求持续扩张,而主流锂供给增量有限,预计未来三年锂行业供需持续趋紧。

九、天合光能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光伏产品包括单、多晶的硅基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光伏系统包括系统产品业务及光伏电站业务;

智慧能源包括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能源云平台运营等业务。

2021Q1-Q3实现营收312.65亿元,同比+56.90%,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39.05%,扣非归母净利润9.72亿元,同比+28.46%。

一方面210大尺寸组件加速发展,积极推动先进产能扩张。公司坚定210大尺寸高效组件发展路线,积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与跟踪支架、储能、SVG等产品强协同销售,加速产品市场渗透,2021H1出货超10GW,居全球第二,其中210组件出货超5GW,在大尺寸组件产品市场中出货量第一。

其次,2021H1公司发布新品跟踪支架“安捷1P”,功率覆盖400W至670W+,国内光伏电站系统项目开发达到1.5GW以上,海外电站系统项目储备持续增长。

公司分布式光伏上半年出货超500MW,发布BIPV产品“天能瓦”加速BIPV应用落地,全面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赛道;

把握整县推进发展机遇,目前已有71个县采用天合定制的申报方案。

储能业务方面,公司打通了从电池到系统的全产业链,日本户用储能产品通过JET认证并批量出货。

十、阳光电源

公司是中国目前较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国内领先的风能变流器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市场优势明显,光伏逆变器业务在海外多个地区市占率稳居前列。

从光储业务的收入结构看,公司前三季度海外的收入占比达到80%,海外已成为公司重要出货市场。

政策利好叠加新能源高度景气,储能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在储能方面,公司主要从事储能系统集成,从2014年即开始发力,已形成PACK、PCS、EMS、BMS之间深度耦合性集成技术,确保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2021年8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明确新型储能和用户可调节负荷被正式列为并网主体,意味着在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上,新型储能将获得独立的主体资格,同时国内十余省份陆续出台“强配”政策,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储能已成为公司快速增长的业务之一,后续增长有望持续。

关于研发费用,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人员薪酬以及研发原材料的相关投入,2021Q1-3研发费用8.5亿元,同比增长62.7%,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1.14%至5.5%,这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能力。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