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药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开始变得更加挑剔。

在港股,18A企业股价表现萎靡,上市破发早已是常态;在科创板,仅靠“引进模式”就想估值百亿上市的通道,已经被牢牢堵死;管线没有太大潜力的Biotech们,即便上市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创新药随意收割的时代正在落幕,这影响的不仅是还没有上车的创新药企,还有CXO企业。

过去几年,很多CXO企业仅凭国内创新药热潮带来的红利,就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快速登陆资本市场,估值百亿,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但二级市场的风吹草动,会逐渐影响到一级市场对于生物医药投资的热情,最终也会传导至CXO。国内CXO的高景气不会无限期持续,一旦增速回归常态,意味着业绩和估值双降。

更重要的是,当下靠财务指标来判断CXO的景气度高低已经迟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Biotech上市破发情况,以及一级市场融资失败或缩水的迹象。

资本市场预期的兑现正在大幅提前。好消息的兑现会提前,坏消息的伤害也会提前。换言之,市场不会等到CXO增速慢下来才作出反应。

时间的“朋友”高瓴已经先人一步了。从三季度来看,尽管CXO企业业绩增长依然强劲,但高瓴却在大撤退。在泰格医药和凯莱英的前十大股东行列,已经难觅其踪。

太阳底下会有新鲜事吗?

/ 01 /

产业转移+国内创新药红利,

CXO激情燃烧的岁月

过去两年,市场告诉我们,分享创新药红利不一定要买创新药股票,最好方式是买铲子——CXO股票。

对集采各种利空免疫,行业景气度高、增速快,CXO堪称生物医药行业中确定性最强的板块,没有之一。

没办法,谁让在“产业转移+国内创新药红利”双击下,CXO的业绩增长逻辑无懈可击呢?

首先来看产业转移。从海外发展经历看,CXO本质上是药企“控费”诞生的产物。虽说是铁打的药企、流水的CXO,但无论谁来,都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最终达到省钱控费的目的。

我国境内第一家CRO,便是由默沙东于1996年设立的分支机构,主要做临床业务。随着国内CRO&CDMO企业技术水平、质量体系不断与国际接轨,加上国内企业在基础设施、工程师资源上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多CXO订单向国内转移。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头部CXO企业顺势承接,成了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海外客户为它们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并且增速喜人。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海外收入达80.3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接近80%。虽然海外收入规模不小,但增速丝毫不慢,同比增速达45%;康龙化成虽未在半年报披露海外具体收入情况,但根据2020年报,它的海外收入为44.33亿元,收入占比达86.36%,增速同样不慢,为35.22%。

再来看国内创新药红利。国内CXO企业的业绩增长,除了吃到产业转移的红利外,还有另一大助攻,那就是国内创新药的繁荣发展。

海外收入高歌猛进的同时,来自国内客户的收入也正迎头赶上。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国内客户收入增速高达48%,高速增长后收入规模已经达到25亿元。而在2016年,这部分收入还只有11亿,不到5年翻了一倍有余。

这也不难理解。随着科创板、港股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打通了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国内一级市场Biotech融资活跃,2018年国内创新药行业融资额达991.24亿元,同比增长354%;2019年融资额继续增长,达1488.34亿元。

这为整个行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研发弹药”,也为CXO的业绩增长添了一把火。CXO盛宴也由此开始。

Choice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股价的平均涨幅2.36倍,动态PE大都超过100倍。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02 /

产业转移逻辑还在,

创新药红利却在消退

没有永恒的牛股,只有时代的牛股。

虽然国内CXO企业的投资水平不低,但长远来看,它们的核心增长逻辑依然是“产业转移+国内创新药红利”。

产业转移的逻辑还在,虽然国内人力成本在上升,但与海外仍还有差距,更何况国内CXO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试图在海外争夺更多的订单。

问题是,来得及吗?

国内创新药的市场环境已经出现了波动。截至10月28日,今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跌幅已达14.82%,即便是头部18A企业也难言涨幅。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18A企业上市破发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共有7家18A企业港股上市,目前5只处于破发状态,4只跌幅超过30%。

其中最惨的要属贝康医疗。2月28日,贝康医疗以27.36港币的价格发行上市,截至10月27日收盘股价只有10.94港币,跌幅高达60%。

把时间拉长,自2018年歌礼制药成功上市以来,共36家18A企业登陆港股,至今18家处于破发状态,平均跌幅近40%......

对部分生物科技企业来说,上市原本只是起点,却成了终点。A股就更不用说了,毕竟科创板上市都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从CD20单抗研发先驱天广实撤回IPO材料转战港股开始,科创板对生物科技企业的管线要求似乎越来越高;海和药物、吉凯基因IPO先后被否,更是直接宣告了license-in模式在科创板走不通。

而过去几年,医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大爆发,本质上是港股、科创板放开创新药公司上市限制后,资本狂欢带来的燥动。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上市企业越来越多,投资人也越来越关注后续的商业化,创新药随意收割的时代正在落幕。这势必会影响到一级市场的资本热情,乃至整个“创新环境”,也终会传导至CXO企业身上。

树长不到天上去,国内CXO的高景气也很难无限期持续。

/ 03 /

增长依然强劲的CXO,

与接连撤退的高瓴

一场风暴卷起尘埃无数,但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难逃地心引力。CXO远离集采与内卷,但不是没有牵连,反射弧比较长而已。

毕竟,二级市场的情绪传导至一级市场需要时间,一级市场传导至CXO也需要时间。而CXO企业的商业化订单时间持续较长,意味着即便当下市场需求降低,对其业绩的影响也不会立竿见影。

说回当下,从融资额看,国内医药一级市场火热依旧。动脉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再创新高。

就三季度表现来看,在仿制药遭遇重拳,叠加创新药红利吃尽的情况下,传统老药厂以及新生代药企,普遍遭遇增长瓶颈。而作为卖水人的CXO企业,依然赚钱赚到手软。

泰格医药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57.77%;扣非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67.63%。

凯莱英营收11.62亿元,同比增长42.34%;扣非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35.65%。

康龙化成营收20.16亿元,同比增长53.26%;扣非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42.63%......

从在手订单来看,CXO需求同样有增无减。截至三季度末,康龙化成合同负债6.62亿元,同比增长39.91%;凯莱英合同负债2.04亿元,同比大增126.15%......

看起来,这仍是CXO最好的时光。退一步来说,即使行业增速放缓,也不会是世界末日。国内CXO企业承接欧美研发生产外包转移,还能享受几年结构性红利,率先遭殃的将是那些过分依赖国内客户的CXO企业。

后见之明告诉我们,当恐慌来临,各种信仰都会崩溃。

更重要的是,当下靠财务指标来判断景气度已经迟了。移动互联网提高信息的可及性,快速形成一致性意见,预期的兑现大幅提前。

好消息的兑现会提前,坏消息的伤害也会提前。市场会等到CXO增速慢下来才反应吗?

不会的。聪明的资金已经先人一步了。

今年中报显示,高瓴持有凯莱英220.27万股,位居第六大股东,而到了三季度末,高瓴已不在其前十大股东之列。

截至9月30日,凯莱英第十大股东持股数只有149万股。这意味着,高瓴在二季度卖出220万股凯莱英股票后,三季度至少又卖出了71万股。

凯莱英股价、业绩一路高涨,高瓴却在一路撤退。令人唏嘘的是,2020年参与定增时,高瓴说的是要做凯莱英的长期支持者,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时隔一年,物是人非。

不止凯莱英,高瓴还减持了另一头部CXO企业。截至今年年中,高瓴持有泰格医药750万股,是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东。但根据泰格医药8月25日股东信息,高瓴通过减持的方式,已退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一切看起来,仿佛高瓴在在线教育领域投资的翻版。那么,这一次高瓴的提前撤退,是否意味着,CXO狂欢落幕倒计时开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