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参与二级市场十几年的投资者来说,或多或少都思索过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无非是价值投资和情绪投机之分。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才二十多年,从懵懂到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退一步说,即使是欧美发达资本市场,也同样存在投机行为,价值投资和情绪投机是资本市场里不可分割的部分,价值投资是资本市场赖以长期发展并发挥融资工具的根本性前提,情绪投机赋予了资本市场得天独厚的魅力,两者并无优劣之分,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价值投资领域,很多人质疑中国的伪价值投资,批评也是为了进步,客观现实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A股市场,各路资金大咖参与,彼此尔虞我诈,起起伏伏。但最核心的构成部分依然是机构资金,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外资等等。国内的头部机构,考核期一般都是一年为限,要在一年内的投资成效体现真正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要持有更多年,那么过程中的曲折也会被投资人诟病,归根结底,中国的投资者教育还任重道远,大家都想赚快钱,没有心态去沉淀下来,因果联动,导致管理人很多时候比较被动。

行情剧烈波动时,大家都会看到一些管理人进行公开道歉,投资收益的折损并不代表管理人投资水平和能力的欠缺,长期的价值基本不需要择时,但是短期的考核和投资者的预期就恰恰需要精准择时,这中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不过也有例外,现在很多管理人都是初出茅庐,披着华丽的学历光环,缺一些市场牛熊的经历,带着对市场的伪敬畏,抄前辈管理人的作业,这种跟风看似比较保险,实则暴露风险在最后一环,问题的症结在于谁也不知自己是否就是最后的那个倒霉蛋。

一般的散户朋友,参与二级市场,也就两种方式,一是自己操刀,二是买公私募产品。不管哪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并无厚此薄彼之分。但是,两种投资方式,要想持续盈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前者需要做大量的投研分析工作,听消息不可取;后者需要有对产品精选的专业知识,别人推荐也不可取,尤其是券商或银行从业者的推荐更要慎重。我个人宁愿倾向于前者,通过知识的积累,缕清投资的逻辑,找寻一些可能是确定性投资方向的蛛丝马迹,合理控制仓位和心态,是可以走向成功殿堂的。

回到文章的标题,投资的确定性是否存在,理论来说,没有百分百确定性的投资,但是大概率的胜算是存在的,如何把握,这究竟是乌托邦还是新世界,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周期

关于周期,在投资界有很多专业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本文所论与此并无关系,即使没有专业基础的投资者也能理解。

万物皆有周期,季节的春夏秋冬,经济的萌苏荣衰,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都是周期的体现。周期的魅力就在于其确定性,春天过完了,夏天一定会到来,这个是自然规律的表现;经济长期衰败后,萌芽复苏后走向繁荣,这个是经济规律的表现。

任何行业,都会体现其周期性,不同的行业周期性表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们在资本市场做投资,就要去寻找这种周期性,在行业周期的复苏阶段去参与,自上而下,从复苏的行业里优选个股,过程中不要反反复复、左右摇摆、东窜西跳,坚持下来一般结果都不会太差。

那么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去甄别什么时候是复苏的时点,也就是否极泰来的转折点。、

一、供给侧影响下的周期性机会

影响周期性的决定性因素是供给,需求并不直接决定周期性,需求的高低只会影响周期性在繁荣或者低迷期的时间长度。供给首先要去研究库存,其次是预期产能。

供给出清时,恰恰可能就是反转时。供给的出清,主要有几种方式:

第一是突发事件导致供给大面积缩减,这类事件可能是政策调控、自然或人为大范围灾害(气候地质灾害、生物异变、疫情蔓延等)。比如猪瘟,新冠疫情等。

第二是行业内大面积的持续亏损,导致行业内各企业缩减产能,清理库存。

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周期机会

新技术革命,一定要以改变人类使用习惯为前提,否则太小众的范围不会引起太大的浪花,也就没有太大的投资预期。

信息传输革命,3G到4G,催促诞生了智能手机,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交互习惯。

第二次汽车革命,新能源汽车,也即将改变人类出行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使用习惯。

三、企业市场端变化的周期机会

企业经营业务大致分为几大类,对政府,对商业,对消费者。

从概率上来讲,主营对政府,对商业的,成长为市值牛股的几率较小,主营对消费者的,概率就要大很多。大家去把A股里市值前50的公司,尤其是最近几年才进入前50的公司看一下,是否是这种现象。

文中,三种类型的大概率胜算的投资方向,不作详细的展开,仅当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和讨论交流。

关注我,让投资变得轻松一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指导交流。

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个关注您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