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感慨自己为什么不能穿越到过去,哪怕借钱头破血流也要多买一些房产或者腾讯阿里茅台的股票,其实想想,人永远都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即使赚了钱也会因为自己的认知不够把这些钱全部赔进去。苏宁是我关注比较早的企业,作为老牌电商,现在市值仅有440亿,而京东市值已经过一万亿港元了。

从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到收购2.5亿元pptv,42.5亿元做天天快递,再到借给恒大两百亿,定他个小目标,先亏几百亿试试?

好不容易有些优质资产还因为缺钱让他给出售了,先是出售阿里股份,现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答,坐实了悄悄出售商汤科技和字节跳动股份的传言,这两个的价值不用我多说了吧。

一.缺钱这事板上钉钉

苏宁的营收已经过2500亿大关了,2500亿的规模都不能让苏宁在互联网的内卷中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仅今年上半年,苏宁引进的深圳和江苏国资共计180亿元左右,但这些钱也只是暂时回血,这到底是有多缺钱?

带大家看一下今年上半年披露的年报,苏宁易购流动负债高达1027.56亿,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342.2亿,但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190.46亿,加上引入的钱也只是够还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而已,更别提剩下的几百亿大窟窿了,几百亿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这一个数字,但是真想补齐,谈何容易!

并且,苏宁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多年为负了,自2011年高光时刻扣非净利润高达46.24后,就迅速走起了下坡路,仅今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就高达-50.24亿,这一正一负,巨额亏损,令人唏嘘。

二、盲目扩张,不误正业?

盲目扩张和盲目投资显得苏宁这些年的确有些“不务正业”了,先不说这些年的投资业务拉胯,我们先说说他的主营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6.06 亿元,同比下降20.96%,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64%。公司商品销售规模1285.75 亿元,同比下降33.76%。 主营业务中除了数码电脑产品的营收在增长以外,其他各类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进行的大额补贴,苏宁作为一个以家电和日用百货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当然也不例外,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毛利率下降,补贴结束之后,营收再次下降,经营困境显而易见。

此外,2020年苏宁的线上销售规模占比将近 70%,今年上半年线上平台商品销售同比下降了 41.21%,下降如此之大,官方给出的回应是:“互联网业务追求有质量的发展,专注于利用苏宁优势类目来获取用户,通过加强会员运营及服务来提高转化,减少对价格敏感商品的补贴与推广等,不再片面追求大规模的用户数、GMV的增加。”

话说的如此含蓄,结合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来看,自己运营的流动性都尚且无法保持,怎么再去支撑电商活动的巨额补贴呢。

线下的关店潮还在持续当中,仅2020年一年线下门店净减量达到966家,开店数量仅是关店数量的7.7%,到今年上半年线下门店净减量还有136家。线下门店的减少直接影响了线下收入。

三、两大指标,迷之几百亿

不得不说的两个指标:一个是预付款项,另外一个是长期股权投资。这两个指标的数额之大,让我在看苏宁的资产负债表的时候一眼就注意到了它俩。

先说说预付款,苏宁竟然高达240亿多,暂不说预付款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高风险地带(企业通过预付款流出资金,然后通过营业收入将资金重回公司虚增利润,长时间挂账,也有可能是借此名义将资金挪用),按照官方淡季采货的说法,四季度作为销售旺季,年底预付款应该会有明显下降了,如果还是没降,那就真得注意了!

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400亿不小的数目,这个是比预付款更让我关心,主要是与苏宁金服有关,如果之后的经营不及预期,将会有大幅计提减值的可能。

今年7月份,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已经退出董事会,现在苏宁的三大股东:张近东及一系列人持股20.35%,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持股16.96,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江苏、南京国资牵头成立)持股5.59%。但这其中新新零售基金参与方是淘宝中国,也就说苏宁目前拥有最大持股比例的是淘宝中国。换帅,重置股权结构的做法能否让苏宁起死回生还有待考量。

总结:飞鲸投研认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走下坡路,无非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二种就是企业本身以及管理层内部的原因。苏宁很明显是第二种的影响更大些,目前的苏宁的确问题重重,经营与流动性的危机亟待解决,希望有一天苏宁不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