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

出品:全球财说

最近A股市场有股小旋风,培育钻石概念异动频繁,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10月18日,这股小旋风仍在却有势弱表现,主力卖盘明显增加。

相关上市公司情况

力量钻石:培育钻石制造新锐,2021上半年营收利达到0.89亿元,毛利润行业最高。

中兵红箭:以特种装备为主,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为超硬材料龙头,大克拉技术稳定成熟,体量大、产能领先,2021上半年营收占比升至47%。

国机精工:轴承和磨料磨具共同驱动,旗下三磨所推出锻造六面顶压机,客户包括力量钻石等。MPCVD项目计划在2021年实施完毕,预计超80万台,可用于制造培育钻石。

黄河旋风:国内规模领先超硬材料供应商,超硬复合材料2020年收入占比达48.3%。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力量钻石、中兵红箭、国机精工和黄河旋风分别录得13.41%、4.04%、1.52%、-0.19%涨幅,将看上去很美的走势又进一步延续。

不过,从整体主力增减仓来看,却获得3.14%、12.72%、5.05%、6.12%的减仓,随着力量钻石成为赛道的新晋成员的带动下的连续高涨,或让主力产生了忧虑。

从主力净流入上看,力量钻石-3570万元、中兵红箭-4.06亿、国机精工-4503万元、黄河旋风-8257万元。

力量钻石9月24日于深交所上市,2017-2020年公司营收CAGR为20.0%,归母净利润CAGR为19.9%,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2021年H1由于毛利率较高的培育钻石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力量钻石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5.4%、326.5%,经营表现亮眼。

另一只表现扎眼的是老军工股中兵红箭,预计2021年度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亿元-6.25亿元,同比增长80.62%-89.73%;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2.98亿元,同比增长82.61%-103.05%,环比增长16.42%-29.45%。

国信证券认为,公司子公司中南钻石的工业金刚石受益于大量产能转为培育钻石压机供需格局转变,去年以来持续涨价行业呈现高景气,且培育钻石行业下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考虑到公司三季度业绩再超预期,国信证券上调中兵红箭2021-23年归母净利润至8.04/13.15/19.83亿元(前值5.42/7.52/10.0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尽管有券商看多研报支持,中兵红箭10月18日盘中表现看上去亦亮眼,但从减仓12.72%的幅度上看,风险或已显现。

上游产能偏紧张

国机精工近日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2%-238%。

券商认为,国机精工全资子公司三磨所是中国磨料磨具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核心产品主要为超硬材料,即为金刚石和立方碳化硼,尤其是培育钻石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扩充MPCVD设备。

三磨所自2018年开始实施MPCVD项目,项目之初瞄准大单晶金刚石在电子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计划实现年产30万片大单晶金刚石。考虑到培育钻石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公司也将产能用于培育钻石生产,计划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今年实施完毕,预计项目实施完毕后MPCVD设备将超过80台。

培育钻石行业数据显示,今年1-8月印度累计进口培育毛石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渗透率5.8%,行业正在高速发展、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券商认为,培育钻石是人工模拟天然钻石生长环境下合成出来的钻石,与天然钻石具备几乎相同的物化特性。培育钻石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占据了全球培育钻石近半产能,当下上游产能偏紧张。

资料显示,培育钻石为真钻,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天然钻石基本相同,二者共用4C认证标准,国际权威鉴定机构IGI、GIA等已出具鉴定证书。

培育钻石价格优势明显,零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20%-35%。近年来,国际珠宝巨头戴比尔斯、施华洛世奇、潘多拉等纷纷推出培育钻石系列产品,中国也出现LightMark等时尚品牌进行跟进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天然钻石具备奢侈品和情感双重属性,培育钻石奢侈品属性偏弱。

券商认为,目前培育钻石渗透率仍然还很低,未来随着培育技术的优化,以及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看好其未来发展趋势,对标天然钻石年均市场规模120-130亿美元,未来培育钻石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800亿元左右。

同时,培育钻石还会普及到更多原先天然钻石没有普及到的应用场景上,不仅仅是替代天然钻石,有望激发出更多的市场需求。

目前培育钻石处于导入期,2019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达600万克拉,占比约4%,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3倍。

根据2019-2020年的数据,培育钻石的知晓度美国为80%,中国只有5-10%,钻石品类本身在美国的渗透率更高70%,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30-40%。因此,未来中国空间更大,增速也更快。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