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工关节集采靴子落地,不少企业高悬的心也随之落袋为安。

毕竟,此前的冠脉支架集采,可以用“集采过后,寸草不生”来形容。但此次关节集采,并不像之前一样杀气腾腾,而是略显温柔。

本次人工关节采购产品为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和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髋关节三个系列总采购量为30.6万个,膝关节采购量23.2万个,共计53.8万个。

按照2020年的价格来计算,这次集采的总价值在200亿左右。共有48家企业参与,44家中选,中选率接近92%。

价格方面,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相比去年冠脉支架集采平均93%的降价幅度,关节集采降价相对和谐。

并且,虽然大幅降价,更多的还是挤压了中间商的价格,对个别企业的利润影响,或许不会太大。

也正因此,随着集采消息落地,昨日爱康医疗股价大涨20.25%,其他参与集采的公司股价也是纷纷大涨……

结合第五批药品集采的价格平均降幅只有56%,看起来集采似乎越来越温柔了。那么,这会是大趋势吗?

/ 01 /

为什么是骨关节?

骨科耗材可以细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运动医学四大领域。此次集采的是关节类产品。

之所以关节类产品做为骨科耗材集采的试水人,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创伤类和脊柱涉及的产品来说,关节类产品相对标准化程度较高,产品也较为简单,产品技术壁垒较低。而创伤和脊柱产品的系列比较复杂,涉及的细节很多。

另一方面是由于骨关节耗材的巨大需求。我国2019年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已经超过90万例,并且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这个数字还将以接近20%的增速逐年递增。

与巨大的患者人数对立的是高额的手术费用,接受一台髋关节手术,只算耗材价格,国产产品价格最低也要一两万元,进口的价格则高达十万元以上。

这倒不是生产成本太高,通常来说出厂价都是数千元。只不过,在经过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后,到患者手里价格成了几万块。

高昂的价格无疑让许多患者难以承受。要知道,髋关节骨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髋关节骨折又被称为老年人杀手。在髋关节骨折后,患者将无法下床活动,同时带来的并发症有肺栓塞、压疮等等。

据统计,对于针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髋关节骨折患者,如果进行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60%。

一面是用不起耗材有着急迫临床需求的患者,另一面是高昂的中间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骨科耗材的集采势在必行。综合多种情况考虑,骨关节耗材成了骨科耗材试水的先行者。

/ 02 /

结果比想象中温和

和药物集采不同的是,药物可以通过一致性评价来判断其优劣,耗材却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评价好坏。倘若单纯凭借价格高低来进行竞标,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也正因此,这次骨关节的集采从多方面来看都更显温和。

首先从分组来说,与冠脉支架集采时只注重低价,所有企业在一组进行混战的情况不同。此次骨科关节集采进行了精细化分组,通过三个指标将企业分为分为A、B两组。

其中,进入A组的企业需要满足: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排名前85%、满足所有联盟地区采购需求、具备高交联聚乙烯或高交联聚乙烯材质这三个条件,剩余企业则纳入B组企业。

进入A组对于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低的淘汰率,A组只淘汰1-2家,B组淘汰30%,最终中选结果,48家企业中选44家,中选率高达92%。

这种分组方式规模大、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将会有更充分的中选机会。这也是基于骨科耗材与药物的不同做出的考虑。

其次,此次关节集采在定价方面也与冠状支架集采时有所区分。

本次申报的价格包含了内部件价格包括产品配送费、配套工具配送、使用费,以及伴随服务费用包括协助组装工具、进行必要的工具使用指导、对医疗机构进行工具操作培训等。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耗材本身,伴随服务费也就是跟台费也是赢利点。

伴随服务源于关节置换术的复杂性,关节置换术属于四级手术比较复杂,需要副高及以上主刀,并且需要一两位医生协助。

同时在厂家往往会派人跟台,跟台的人会携带关节置换手术配套的器械,在手术流程中指导产品的使用流程。本次的报价将这些费用都包含进来,我们也能感受到得本次集采策略之细。

并且此次集采也明确了不以低价做为唯一考量因素的态度,在早前的培训会,集采组长高雪就表明了态度“这次人工关节集采的最高有限申报价为19000元,不鼓励企业无底线报低价。”

最终的结果也显示出了,这次骨关节集采要和谐不少。

以陶瓷对陶瓷髋关节类为例,大部分中标产品报价均集中在7000到8000元,降幅均维持在60%左右。在上次冠脉支架的集采中,平均降价超90%,相比下来,这次的结果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幅降价,但更多的是挤压了中间商的价格,对于企业的利润影响不会太大。

以爱康医疗为例,根据其招股书,2017年其膝关节假体膝关节出厂价在5032元/套,此次集采价格为4599元/套。考虑到公司产品毛利率接近70%,所以降价对公司盈利能力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 03 /

国产替代的新机会

不少行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集采将有助于实现国产替代。

此前国内骨关节耗材由外企占主导地位,国产份额不足三成。2018年我国膝关节植入量为19.16万台,其中进口产品14.34万台,国产产品4.82万台,进口占74.84%

而集采或将改变这一格局。对于北上广的三甲医院来说,进口产品占了大部分份额。因此国产产品大都选择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从二级医院入手,逐渐提高其产品的渗透率。

通过集采,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则拥有了一个直接进入三甲医院的机会。

以爱康医疗为例,其四款产品全线入围。其中在髋关节陶瓷-陶瓷组和膝关节组中,爱康宜诚报价分别为6890元、3599元,均斩获小组第一。

爱康医疗通过集采不用自己花钱做营销就提高了渗透率。可以说这场集采的仗,爱康打得很漂亮,也为实现国产替代开了个好头。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如爱康一样幸运,比如北京春立。在膝关节的竞价中,由于错误的估计了外企的报价,春立医疗不幸出局。

而在2020年,膝关节假体占到了其总收入的16.6%,想必这次丢标,也将会对春立带来不小的打击。也正因此,虽然昨日股价大涨,今日春立医疗股价又大跌17%。

当然,国产替代能否实现还需要长期观察。根据集采结果,一向傲娇的外企,这次主动放下身段。

在A组企业中,所有外企大幅降价,基本全部中标。可以看到,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和合金-髋关节类产品的竞争中,报价最低的都是外企,分别为史赛克和捷迈邦美。

这也对国内产品提出了挑战。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就认为进口的等于更好的,何况进口骨关节拥有更长的历史,以及更全面的患者数据。

在进口产品更低的情况下,你很难说患者会选择谁。所以仅凭借此次集采实现国产替代并不现实。

但总的来说,在新的局面下,国内企业无疑迎来了更多的机会,如何把握机会,需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