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间,中国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保荐机构为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为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者。

喜马拉雅的IPO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此前5月1日,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然而7月10日,国家网信办拟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这一消息也紧急叫停了喜马拉雅赴美IPO的进程,这之后,Keep和哈啰出行都暂缓了赴美IPO计划。9月9日,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正式授权签字人代表签署撤回美股IPO计划请求,四天之后,便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马拉雅上半年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长55.5%。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收入分别为14.81亿元、26.98亿元、40.76亿元,营收逐年上升。然而其亏损也在持续,已经连续三年陷入亏损状态。喜马拉雅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31.41亿元、19.25亿元及28.82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7.56亿元、7.48亿元、5.39亿元,三年亏损超20亿元。

喜马拉雅居高不下的收入成本和营销费用或许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据招股书,收入成本包括内容分成费用、版权授权、支付处理费用、互联网设备采购、带宽等,其于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六个月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31.2%、33.3%、31.7%及26.4%。从2018年至2020年的四个报告期,喜马拉雅的收入成本占比一直在50%以上。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版权逐渐收紧,这或多或少会对喜马拉雅产生影响。

营销费用方面,2018年至2020年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7.2%、6.2%、6.3%。喜马拉雅长音频平台的性质决定了它在获客上需要花费更多的营销费用,去年喜马拉雅营销费用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28.6%,今年上半年,其营销费用更是增加95%,达12.3亿元。

然而结果好像并不尽如人意。喜马拉雅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5480万、8230万及1亿,同比增长从50%降至21.5%。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平均总月活跃用户达到2.621亿,同比仅增8.6%。

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67.1%,占据市场近七成的份额,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荔枝和蜻蜓FM。尽管喜马拉雅已跻身行业头部,但是荔枝和蜻蜓FM都紧追不舍。喜马拉雅的股东腾讯和阅文都在试水在线音频行业, 微信上线“微信听书”、字节跳动推出了“番茄畅听”,这些巨头的加入都让在线音频这个赛道愈发拥挤,喜马拉雅这样的独立平台或许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