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首月1元”等模式正在慢慢退出保险营销舞台。

回顾这类模式兴衰,保观察有这样的见解:起初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好的,让昂贵的保险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人群关注。不过,随着越来越的保险机构不断加入,创新就似乎慢慢变成了套路。在引起人民群众愤慨后,引得监管部门出手叫停。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保险业是个创新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的行业,一旦有创新形式出现,就会引发同业疯狂模仿与激烈竞争,导致创新形式不可持续。

梳理来看,监管部门对类似首月1元营销模式的不满和打压,最早出现在2020年12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对安心财险、津投经纪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通报。到了今年8月,银保监会下文《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直指包含销售误导在内的互联网保险乱象。

北京银保监局更进一步,提出要叫停首月1元营销模式。其实,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未来保险机构将不再使用首月1元等宣传口号,而是采用每月等额方式。从这一点上来看,监管部门并没有否定一年分期付款买保险的形式,只是要求每个月都一样,这样不再给舆论以口实是在误导消费者。

为何监管部门要如此出手,很大程度上是民意导致的。以互联网保险平台悟空保为例,据保观察梳理,该平台自今年4月以来先后被13家媒体曝光存在误导消费者情形,由此可见这类营销模式也越来越不得人心。

今年4月20日,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栏目《零距离》报道,南京蔡女士在小区用手机扫码给电动车充电时,误买一份“悟空保险”,并且在次月扣款286.99元。

6月6日,据《蓝鲸财经》报道,有读者爆料在使用优电速冲充电时,也遭遇悟空保类似模式。涉及的保险公司包括泰康人寿及华泰财险。

6月23日,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市民杨女士、近80岁周阿婆、张先生、刘先生等在1元领取、免费领取、抽奖、充电等环节遭遇悟空保套路投保。

7月6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卢先生在浏览悟空保广告时被“自动投保”,并由微信支付扣款当月保费285.99元。

7月25日,据《三秦都市报》报道,西安市民杨先生在收到600万医疗险后,误点链接导致投保,当月遭扣除230.1元。

8月3日,据《极目新闻》报道,武汉市民程先生在扫码界骑共享单车的时候“被投保”的,被悟空保自动扣除了285.99元。在程先生收到扣费记录后,通过微信投诉后收到悟空保退回的29.98元。

8月9日,据《消费者报道》,张小姐母亲在小区扫二维码给电动车充电时,误买一份泰康在线保险产品,保费一千两百多块钱,月付保费。

8月10日,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悟空保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任意扣你微信里面的钱,然后你知道之后去给他打电话咨询,要求退钱,他会按百分之三十五的手续费退给你,太冤枉了。”

8月13日,据《中国消费者》报道,陕西杨先生父亲在扫码共享单车误点投保链接,四个月共扣款812.2元。

8月14日,据AI财经社报道,悟空保因涉嫌“套路保”被一些网友投诉。

8月19日、24日,广东媒体《羊城晚报》连续追踪报道了互联网保险平台“悟空保”诱导消费者投保的乱象。如刘先生误点链接被投保,在投诉后费用退回来,第二个月继续扣费,被投诉后又退回。如此情况反复了四个月。

8月26日,据《赣商》杂志报道,悟空保“0元投保”“首月1元”诱骗,多地消费者被薅羊毛投诉不断。

8月27日,据青岛媒体信网报道,姜先生父亲在外购物通过微信支付款项时,领取了0.3元红包却被悟空保扣了1元钱的保费,次月被悟空保扣款200多元。

另据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悟空保被消费者投诉3375次,已回复3372次,已完成2864次。

从这13家媒体报道来看,所涉及金额并不太高,首月保费很低,此后基本都是两三百,应该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比较遭消费者痛恨,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产生了误导。

1家平台都被十多家媒体曝光,或许可以想象监管部门得到的消费者投诉更是多如牛毛。不论如何,这种模式在客观上起到触达消费者的作用,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保险,当然有时或许是负面的。

随着未来互联网短险按照每月等额付款,可能会导致保险不再有那么吸引力,但也给了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险消费者,将成为保险业的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