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文杰

9月初的武汉,大概是全国最忙的城市。

无数大学新生拎着大包小包走出高铁站,看着眼前陌生的城市,心里有点忐忑:热干面到底啥味儿?武汉话是不是很凶?忐忑之余也有期待:未来4年,至少看一次樱花,登一次黄鹤楼。

这样的场景将持续至9月下旬。据媒体报道,今年约有近30万名新生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分时间分批到不同的高校报到。

被称为“大学之城”的武汉,截至2021年,高校数量多达92所,在校大学生超130万名。

年轻的大学生也喜欢“迎新”。在武汉待了四年,赏遍樱花的大学生想去看看武汉之外的“世界”。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多所高校的毕业生留鄂比例发现,2018—2020年,除华中科技大学稳定增长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所高校的毕业生,留鄂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武汉不止要“纳新”,还想“守旧”。 

2017年,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出台优惠政策,还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希望以此用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

4年过去,成效似乎不俗。根据《2021年上半年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地以湖北省为主。其中,留汉毕业生由2016年的42.18%逐年上升到65.12%。

“要不是有头部企业在,我不一定会回来。”去年,武汉毕业的王立重新回到了武汉,如愿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不仅薪资待遇让他感到满意,重要的是离家更近了,“有薪也有心,算是兑现了当初给自己的承诺——希望有机会能回到武汉”。

武汉还想留住更多“王立”——“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希望每年留住30万大学生,5年留住150万名大学生。

接下来,武汉该如何出招?

不再做“中转站”

读完四年大学,毕业之际挥手告别这座城市,奔向北上广深,这是许多人在武汉读共同经历。

曾几何时,“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是这座“大学之城”的痛。坐拥超过130万在校大学生,每年留汉就业创业的人数一度不到十分之一。

外地人到武汉读书,毕业归家尚有缘由。但从湖北其他城市来的学生,也曾不愿留下来。“如果能离家近,谁愿意远走?”林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毕业后在深圳打工的那3年,对回不回武汉这件事,他想了无数次。

2013年,林辉进入武汉某二本学校。初次来到这座省会城市,看到高楼迭起,他也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在这些楼里上班。

2017年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就业的残酷让林辉始料未及。“互联网行业,在武汉可选择的公司不多,最后找到的一家给3500元/月。”林辉回忆道,那会儿班里的同学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

熬过了三个月实习期,林辉拒绝了转正的机会。“听说同学在深圳,一个月工资就有6000元,我也就去了深圳。”

到深圳后,林辉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专门并不冷门,可选择的公司、职位非常多,6000元月薪也如愿到手。

面对可选企业少、薪资低的情况,湖北人林辉选择离开,王立选择继续深造。

“我学通信专业,在武汉的对口企业只有三大运营商,对学历要求很高。”2017年3月,王立拿到重庆某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当时他在心里暗想:“三年之后,武汉见。”

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武汉市人社局数据,到2016年,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已经从6年前的50.7%下滑至45.5%,武汉市人才净流入率为-0.4%。

武汉不想再做“人才中转站”。2017年初,武汉提出“留住大学生,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为’。”不久后,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计划用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

留住近140万人

武汉不是说说而已,它想成为一座大学生的友好之城。

前述留人计划出炉后,武汉陆续出台了人才公寓、8折租房或买房、创业补贴等系列政策,还引进了一批头部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高薪且高质量的职位。

“如果不是有小米这种头部企业,我可能回不来。”王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回到武汉,虽然没能进入三大运营商,但也如愿进入了小米——他自己就是一位“米粉”。如今王立对公司的薪资待遇、工作氛围都感到满意,用他的话说,“梦想成真了”。

林辉也有了“想回家”的念头。

在深圳奋斗3年,他在深圳早已月入过万。有次和朋友聊天,说起武汉近些年互联网行业变化挺大,他有点动心。

变化的确让林辉有些意外,“原来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头部企业都来了,还有不少知名的独角兽、上市公司可以选”。

“心动不如行动”的俗话也不俗了。林辉回到武汉,很快就通过面试拿到了offer。“薪资待遇虽然比不上深圳,但底薪加上绩效,说不定也能过万。”

离家近,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这都是王立、林辉以前不敢想的。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曾经在武汉读书的外省人,也留下来了。

江西人陈微是读计算机专业,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进入华为工作。在他看来,论找工作,肯定是武汉比南昌好,“比如这里就有华为、长江存储,这些企业都挺好的”。

武汉正在满足“陈微们”的喜好,并为他们拉来了更多科技公司,提供就业岗位。近年,武汉集结了多个科技公司的“第二总部”,如小米武汉总部、TCL华中区域总部、腾讯(武汉)数字产业总部等众多头部企业。

武汉市人社局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139.4万,其中落户64.4万人。照此数据,武汉提前两年实现了“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目标。

另据智联招聘7月23日数据显示,各学历层级留汉人才比例逐年增长、稳步上升,高端人才近两年更是大量扎根武汉。

“再给三年”

想要留人,就要知道为何走人。

时代周报记者依据各校公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梳理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所武汉重点高校毕业生流向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6所高校毕业生留鄂就业比例起伏不定。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留鄂比例连续两年下滑。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比例从33.46%降至22.02%,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从42.97%降至31.63%%。

“离开武汉?应该说没几个留下的。”去年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湖北人陈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去不了高校,去幼儿园又显得大材小用,高不成低不就。“不是家在湖北,或者男朋友在武汉,没什么必要留下来。”

同样是去年武汉大学毕业的黑龙江人刘阳,也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武汉,“想去互联网行业,头部互联网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杭。”

在刘阳看来,尽管武汉也有互联网公司,但大多不是核心部门,“我理解的核心部门,是指类似百度的搜索信息流、腾讯的游戏、字节跳动的短视频这样的部门,所以就没有考虑留在武汉”。

“尽管武汉有人才优惠之类的政策,但总体感觉没有特别突出,没有留下的理由。”刘阳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

读懂了人才流失的理由,武汉就开始着手“补漏洞”。比如,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打造更低成本的创业平台,提供大学生专用租赁房,减免房租减轻生活成本等。

林辉也感受到了身边人对武汉的态度变化,“想回来,又犹豫”,他的朋友圈常有老乡评论,深入聊天之后发现,他们也想回家,但不外乎就是担心工作不好找、工资不高。

“再给武汉一点时间吧。”林辉相信,武汉用了三年给自己一个惊喜,三年后,也需会有更多人自信地回到家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