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对消费医药行业非常悲观,昨天消费医药大涨一天,今天又跌回去不少。最近我也经常看到段子说,散户好不容易在2020年学会价值投资,学会买白马股,结果保险、地产、医药、消费、互联网这些价值投资者最喜欢买的行业今年集体熄火,真的太难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图给大家分析一下,不一定对,供参考。

价值投资者都是追逐业绩确定性,讲究护城河,希望能够躺着就把钱赚到手了,不太喜欢创新冒险。股神巴菲特就是如此,他目前虽然持有苹果公司的股票,但苹果早已经不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了,从征收“苹果税”开始它就已经成为了一家业绩确定性比较高的消费型公司。

但是很遗憾的是,自从今年互联网反垄断和教培行业炸雷之后,市场发现政策不允许这些行业躺着赚钱了。甚至像教培行业,一夜之间行业逻辑粉碎,护城河还在,但城却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价值投资者追逐的确定性投资逻辑突然间消失了。

而碰巧的是,像消费医药医疗这种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在去年疫情期间显得特别珍贵,其他行业的公司都面临订单减少,需求减少,业绩下滑的情况,消费医药增速还是相对较快。比如中证消费指数2020年净利润增速就高达36.17%,中证医疗指数2020年净利润增速高达165.82%。

所以消费医药医疗类公司的估值被赋予了厚望,贵州茅台PE估值一度最高70倍,恒瑞医药PE估值一度最高105倍。如果茅台恒瑞这些公司还是保持原有逻辑,那么可以维持高估值,但今年逻辑变了。

就上面说到的,今年各种政策打压超预期,消费可能会有消费税,医药医药可能会被新一轮集采。最关键的是其他行业复苏了,特别是资源周期行业,由于供给被疫情中断,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随便掏个周期股出来都是50%甚至几倍的业绩增长,消费医药那20%-30%的业绩增长率瞬间就不香了。

信仰崩塌+增速差异=资金逃离,消费医药压力山大

昨晚有朋友跟我说,未来还是喝酒吃药!

要看各行业的增长情况,喝酒吃药其实是市场避险的一种行为,因为白酒医药股都是业绩确定性相对高不受太多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当其他行业业绩很不错的时候,消费医药板块就是提款机,大家不断从这里面提款去其他行业。当其他行业业绩又不太行的时候,消费医药板块就是存款机,大家不断从其他行业抽钱回来。

比如现在大家追捧的高端制造,其实周期性很重的。目前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需求爆发,加上上游原材料供给紧张,所以业绩景气度很高。但细分一点的朋友就会发现最近各企业都在募资资金扩产,产能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大幅扩张。虽然我组合目前配置了差不多50%的高端制造方向,但我一直都十分警惕这个事情。

先说个题外话,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追寻价值之路,这本书复盘了过去30年A股的大事件。

其中2009年值得大家多去借鉴,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于全球绝大部分国家而言,2009年是经济衰退的一年。根据IMF的统计,2009年全球GDP增速是0增长的。但中国不是,我们2009年GDP实际增速是9.4%,只比2008年下降了0.3%。主要是当时我们实施了“四万亿”计划,有效刺激了经济。

在四万亿计划的推动下,同时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刺激下,家电汽车销量暴涨,所以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也大涨,钢铁煤炭铜铝产能纷纷扩张,但在2010年经济迎来繁荣的顶点,之后2011年-2016年这些资源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直到供给侧改革。

对比一下是不是跟现在的情况很相似,周期的转动是因为人性不变。看到价格上涨了,大家都去扩张产能,结果产能过剩了,大家都要亏钱,亏钱亏怕了不敢再扩产能,需求上来了产能不够,价格又大涨了,然后周而复始。

谈这些不是我看空新能源和资源行业,就是跟前天晚上分析中证500一样,给大家梳理清楚投资逻辑。投资不是看估值大小点几个买卖按钮就完事的,研究逻辑的变化才是最关键,但也最复杂。

所以在自身业绩确定性恢复之前(政策打压预期下降),在锂电光伏新能源景气度下滑之前,消费医药都可能要面临较大的压力。打算投资消费医药的朋友们做好抗战心理准备。

最后我吐槽一句,在A股这个投资逻辑比较不稳定的市场,价值投资难度是很大的,其实更适合做产业趋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