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财姥爷 编辑:小市妹

  本周行情可谓惊心动魄,让人五味杂陈。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没有因为利空落地而带动行业反弹,反而成为压垮K12教培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是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还是A股涉及K12的培训公司,在经历了前期的崩盘后,本周仍然出现大幅下跌。一个行业从风光无限到惨淡落幕,不过十几年时间,这就是快速变化的时代。

  比较神奇的是高瓴资本,教育公司过去一直是它们的心头好,好未来曾经还是其在美股的第一大重仓股,张磊也公开表示,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领域。

  但是在今年一季度,高瓴已经清仓了好未来。

  当时好未来的股价已经从高位下跌了近50%,估计很多人还在下跌过程中不断抄底。但是年初的一些重要会议和新闻,都开始在谈限制K12,从1月初中纪委点名批评在线教育开始,到3月两会时成为热门议题,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打压其实已非常明显。

  大多数投资者对这些事件可能熟视无睹,但是高瓴却从中意识到教育公司未来的成长逻辑会被完全颠覆。这就是顶级的专业投资者的敏感度,普通投资者显然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

  如果教育股的暴跌在意料之中,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市场全面大跌,投资者担心的是政策的打击面会进一步扩大。

  恐慌情绪蔓延的时候,政策维稳的态势倒是非常及时,毕竟股市重要性已非昔日可比。

  有外媒报道称,监管层在股市大跌后与各家国际投行中国负责人召开会议,表明当下针对教育产业的政策是独立的,无意扩大到更多行业。

  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等国内权威媒体也都发文力挺,主要观点很明确:股市稳健发展有充足底气,短期波动不改向好趋势。

  我觉得即使短期市场情绪难以控制,A股出现持续全面大跌的系统性风险应该是比较小的。

  市场真正的系统性风险,首先是由于经济基本面下滑造成的。中国经济长期向上的空间显然还非常大,今年上市公司业绩也在显著改善,业绩带来的下跌压力并不大。

  其次,估值过高也是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重大风险很大程度上都是涨出来的。比如沪指2007年10月的6124点和2015年6月的5178点,都是经历了暴涨之后达到的重要历史高点,当时市场的整体性估值泡沫也非常高,所以消化估值带来的下跌风险非常大。

  2019年以来的本轮上涨,历时已经2年多,但是市场整体涨幅并不大,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也不高,这显然是市场的一层安全垫。

▲来源:乐咕乐股网

  没有全面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分化成为行情的关键词,本周更是演化到极致。

  我们可以看到,在沪深主板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创业板的表现明显要强势很多,指数点位已经超过了上证,而科创板指数在经历了初期的较大幅度下跌之后,最近几个月也已开始逆势持续走强。两个板块在本周上演的20CM涨停潮,让投资者叹为观止。

  背后原因就是新能源、半导体等以硬核科技为主的大公司,主要都在这两个板块上市。它们代表了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而主板中的一些上市公司,似乎成为落后产业的代名词。

  更深层的原因,是政经形势的大变局。

  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的公平问题,老龄化和少子化难题以及产业结构上的困境,正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决策层当下的主要施政方向。

  医疗领域的集采杀价,房地产行业的限购限贷,教育领域的双减措施,凡是增强社会焦虑、阻碍社会公平、不利于产业升级、压制父母生娃的行业,都可能面临政策的重压。

  周五盘后,新华社发布了当日举行的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磅定调,主要包括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坚持房住不炒、支持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做好民生保障等,政策方向仍然是致力于解决当下中国存在的主要矛盾。

  就中国的体制来讲,政策的影响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当前的政策导向,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未有之变局,也是40年未有之机遇。

  我们当然要顺势而为,把握其中难得的投资机会,但还是要有估值和业绩成长的匹配意识,注意风险控制。毕竟会飞的鸟很多,不落地的鸟很少。

  我们更不必矫枉过正,对于很多传统成熟性行业的优质公司,如果在市场情绪影响下估值被打到极低的位置,也是性价比不错的投资方向。

  真正的好机会,我觉得应该还是在那些估值还比较低,生命周期还在初期成长阶段,当前业绩景气度向上,同时不会受到政策冲击的行业里,其中的龙头公司,值得认真跟踪和挖掘。

  周五晚间还有个消息比较重要,美国证监会宣布暂停中企赴美上市,背后可能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某种博弈,但是对国内的投资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可能会有更多的优秀企业转而谋求在中国上市了。

  问:北方华创本周85亿定增获批,市值也逆势再创新高,姥爷如何看北方华创这家半导体设备龙头?和中微公司相比,谁更厉害?

  北方华创最近2年多涨了10倍,目前的PE(TTM)高达367倍,PB31倍,在这么高的估值之下推出定增募资计划,对上市公司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可以把自己的资产卖出很好的价钱。

  当然,北方华创作为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龙头公司,此时大规模募资,也是行业高景气度之下的顺势而为。

  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范围内就出现严重的芯片短缺。今年年初以来,晶圆制造领域的巨头都在加大投资力度,扩充产能。台积电资本开支从去年的17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三星未来三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000亿美元,中芯、华虹等也纷纷公布了大额开支计划。

  北方华创属于芯片制造的上游行业,下游公司增加资本开支,主要就是买设备和材料,而北方华创定增募资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扩大产能。

▲来源:北方华创公告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华创在2019年时曾推出过20亿的定增计划,当时国家大基金认购了9亿,加上之前的股份,总计持股超过了10%。去年下半年国家大基金陆续减持了一些北方华创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的持股占比7.92%,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这笔定增投资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了。

北方华创前10大股东 来源:同花顺

  和另一家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相比,北方华创最大的特点是产品线涉及面比较广,走的是“全”的路线。除了不做光刻机,公司的产品覆盖了PVD、CVD、刻蚀机、ALD、氧化炉、退火炉、MFC、清洗机等芯片制造的大部分核心设备。

  而中微公司更专注一些,主要深耕刻蚀机,走的是“精”。在这个领域,中微显然领先于北方华创,其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已通过台积电验证,成为台积电供应商。这说明中微的刻蚀机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北方华创的相关技术还在研制当中。

  因为产品种类更多,北方华创营收规模远大于中微,2020年收入60.56亿,中微只有22.73亿,但是它俩的利润差距并不大,北方华创的净利润5.37亿,中微公司是4.92亿,这说明中微公司的业绩质量更高一些。

  从科技公司最重要的研发投入角度来看,北方华创2020年研发投入16.08亿,占营收比例是26.5%,中微公司研发投入只有6.40亿元,但是占营收比例达到28.14%。

  北方华创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隆基股份三安光电等,几乎都是国内企业,而中微公司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客户,这可能也侧面说明中微在技术层面相对更突出一些。

  我觉得,两家公司各有千秋,中微公司有技术优势,更有能力在细分赛道中去冲击国际市场,但是也会面临国际贸易争端的压力。北方华创因为有产品线和规模的优势,所以更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行业机会,今后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更大。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