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不存在“错杀”

出品|Metal财经

撰文|鲍比

无论是对外宣布的“整改完成等候审核”,还是来自机构“过度反应”的观点,都未能阻止讯飞输入法因违反《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下架”而令科大讯飞(002230.SZ)遭遇的闪崩行情。

真的是“错杀”吗?至少在资本市场不存在。作为AI龙头智能业务版图中最被外界忽略,也是业绩贡献微薄的产品之一,讯飞输入法凭借过亿的月活跃用户,在存量竞争下的第三方输入法市场的活跃用户规模排名中位列第二。这也令其成为科大讯飞“TO C”战略的重要流量入口。

要知道,此前曾有机构对标排名第一的搜狗(SOGO.N)给予讯飞输入法超过80亿元估值。而科大讯飞因“下架风波”单日市值缩水恰好也是80亿元,并占其最新市值的比例为6.24%。相比之下,输入法APP同样被下架的腾讯和搜狗,以及受益方百度的股价均未出现异常波动。

这也意味着,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由单纯的下架事件已蔓延至科大讯飞流量本不占优的C端业务。

C端业务成色欠佳

公开资料显示,讯飞输入法发布于2010年,是科大讯飞“TO C”板块(消费者业务)的首个产品,也是科大讯飞打造“AI+办公”场景的核心产品之一。随着方言输入功能和翻译等优势功能的迭代更新完善,Mob研究院数据显示,讯飞输入法在“新安装量”、“留存率”和“日均使用时长”等方面目前均领先于搜狗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

2016年,讯飞翻译机发布,科大讯飞“TO C”板块向流量变现迈入第一步。两年后,该板块业务加速发力,并逐渐形成以讯飞输入法和讯飞翻译机为核心,涵盖听见、智能会议、录音笔、阅读器、智能耳机等产品的“AI+办公”讯飞家族。

2017年,科大讯飞曾定下目标,计划“TO C”板块三年内实现营收贡献比40%,并在未来提升至80%。然而,单从这个毛利率接近70%,且远高于整体45%毛利率的“利器”业务的近期表现来看,科大讯飞的C端目标任重道远。

科大讯飞核心业务营收

数据显示,2020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30.25亿元,同比增长29.23%,净利润同比增长66.48%至13.64亿元,两项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TO B”板块的核心业务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营收贡献占比均超过三成。

相比“TO B”业务的风生水起,科大讯飞的“TO C”核心消费者业务却每况愈下。同期,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智能硬件主要营收来源翻译机销量骤降,消费者业务整体实现营收11.59亿元,同比减少42.74%,此前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戛然而止。

受此影响,科大讯飞2020年毛利率同比小幅下滑0.9个百分点至45.12%,且已连续第四年呈下降态势。与此同时,消费者业务营收占比也从此前稳定的20%骤降至不足9%。

不过,对于C端的布局,科大讯飞基于B端优势的“PLAN B”也已实现变现。据了解,2020年7月,科大讯飞发布了新一代X2系列学习机,市场单价平均约4000元/台,仅第四季度出货量就超过20万台,营收贡献约8亿元。而这个目前仍划归至智慧教育板块的产业,或将成为该公司C端布局的业绩新增长点。

葛卫东领衔“减持军团”

除“TO C”板块的业务担忧外,尽管科大讯飞过去一年时间共计接待上千家机构超过2000次调研,且自4月1日以来其股价涨幅超过20%,并连创历史新高,但在此次“闪崩”之前,券商、基金等机构早已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减持,其中就包括前十大股东中的重量级资本大佬葛卫东。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基金持股比例从去年四季度末的6.59%大幅下降逾五成至3.15%;同期,券商持股数量从85.31万股近乎“清仓式”减持至8.59万股;葛卫东持股数量则减少9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2.24%,但仍位列第六大股东。

面对与机构“捧月”式追逐情绪相反并由葛卫东领衔的“减持军团”,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者业务业绩贡献大幅萎缩,特别是在核心流量入口讯飞输入法整改后,科大讯飞的“TO C”业务板块扩张脚步是否会因此收缩?而在竞对“无伤”的情况下,其“闪崩”的估值又该如何自我修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