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6月7日上午11点,中国海关公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整体看依旧保持强势,其中进口大增,出口增长势头小幅走弱但依旧保持高位。凤凰网《财知道》栏目通过梳理发现,从具体的出口项目来看,一个变化值得警惕:5月份钢材的出口量出现了不小降幅,而一个月前的4月份,这一数字才刚刚创下新高。

众所周知,作为强周期性行业,钢铁行业今年以来的量价变化备受国内、国际市场关注。而从5月开始,监管层多次提及大宗商品价格过高现象,频频出手给原材料市场“降温”,这一效应也迅速传导到A股市场上,周期股在经历了前期的集体暴涨后又纷纷哑火。

同在今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再次公开表态:抵制恶意炒作、恶性竞争、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行为。

这是否意味着大宗商品的涨价潮迎进入尾声?对应的A股市场周期股的热度是不是也会就此终结?下半年A股的热点又将切换到哪些板块?

01、出口低于市场预期 钢材单月出口量暴跌34%

根据海关总署披露,今年前5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其中:

进口数据大增——5月份中国进口2,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环比下降1.2%,比2019年同期增长26.4%。前5个月进口1.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6%,比2019年同期增长24.3%。

出口增速下降——5月份中国出口2,6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前5个月出口1.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0.2%,比2019年同期增长29%。

对此现象,专家指出,5月出口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外贸企业接单意愿下降,而不是海外供需变化所致。而进口增幅上涨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需走强等因素“共振”的结果。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显示,前5个月中国钢材出口总量达3092.4万吨,同比增加23.7%。

但从出口环比数据看,5月出口钢材527.1吨,而4月份钢材出口量为797.3万吨,刚刚创下近四年以来新高,5月比4月的单月钢材出口量暴跌34%!

​图片来源:我的钢铁网

02、钢材出口为何“过山车”?不到一个月7次重磅发声

钢材出口量从创阶段性新高到大幅下挫之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时间向前,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6月3-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带队赴河南就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进行调研。

屈秀丽强调,要认真做好稳定市场工作,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与采购,加强自律,抵制恶意炒作、恶性竞争、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行为;做好企业风险防范工作,关注库存水平,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引发企业现金流问题;要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把着力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升级改造环保设备上,不断挖潜增效,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而据凤凰网财经《财知道》栏目不完全统计,仅5月下旬以来,针对原材料市场价格暴涨的监管发声就多达7次之多,密集程度之高,实属罕见: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对下游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后续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5月18日,中钢协: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加快扩大铁元素供给、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和研究建立新的定价机制、完善焦煤中长期合同定价机制等工作,并继续配合相关部委,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分析,促进相关各项工作尽快落地。

5月19日,国常会: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要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一要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着力调结构,抑制高耗能项目。二要加强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适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行为并公开曝光。

5月2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钢铁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协会参加。会议明确,下一步,有关监管部门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坚决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5月26日国常会: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协作,做好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监管层密集发声给市场“降温”的信号背后,是以钢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发疯”一般的走势。

据央视财经消息,截至五月中旬,全国钢材市场八大品种的吨钢均价突破了6600元,比2008年最高点6200元高出近400元,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2800元,同比涨幅75%,市场上甚至出现了钢材贸易商一天提价五六次的“盛况”。

为了稳定国内钢铁供应量和钢价,据中新社5月27日报道,中钢协向中国钢企提出调整出口战略的建议,要求先保证国内钢材供应充足,以促使国内钢价恢复。市场分析指出,5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环比下降34%,可能跟这一倡议有关。

03、涨价推手曝光:供需错配+通胀预期下的资本炒作

面对大宗商品的暴涨,不少市场专家对此作出分析及后市走向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丽岩指出,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成因,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冲击性影响,扰乱了原有的供求节奏,不同类型经济体之间复苏“错位”,主要供给国生产和供应恢复明显滞后于需求端恢复,由此产生了阶段性供求错配。同时,全球流动性较为宽裕,也加大了短期内的价格波动。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基本接近,此外也与国内房地产、基建等行业景气度回升等相关。考虑到全球经济尤其是工业需求仍在恢复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的需求支撑并不是十分强劲,总体而言还是供过于求,只是部分品种和局部区域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许英明认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一是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回升,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供给仍受较大制约,需求复苏快于供给恢复,造成供需错位。二是为应对疫情,多国央行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通胀预期加剧。三是许多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属性,“炒”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则表示,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尤其是美国政府,疫情期间六轮刺激总额已达5.7万亿美元,当前市场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此外,疫情反复导致供给跟不上需求复苏,全球供需错配。疫苗接种较快的发达国家需求回升,出口原材料的新兴市场国家还在与疫情搏斗。近期印度疫情大暴发可能会影响部分药品和手机的供应。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拉高通胀,进一步助长了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氛围,凸显了大宗商品交易的金融属性

总结来看,上诉观点中都提到了“供需错配”这一首要原因,其次,全球通胀带来的“资本炒作”为本就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再添一把“烈火”,由此演变成大宗商品的价格暴涨行情。

04、对冲基金获利了结,周期股就此偃旗息鼓?

相较于大宗商品的价格“降温”,“嗅觉”灵敏的资金,早已获利出逃。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持仓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的CFTC数据显示,芝加哥玉米净多头仓位连续第六周下滑至去年12月以来最低,而豆粕净多头仓位则减少一半,6月1日的数据显示,豆粕净多头仓位仍减少了602手;在能源市场,由于美国温和的天气条件抑制了需求,截至5月25日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已将天然气净多头头寸削减7%,降至六周以来的最低水平。看涨的石油头寸处于约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而COMEX铜净多头则处于10个多月来的最低水平。

对冲基金的“逃跑”还在加速。同样据CFTC,截至6月4日的一周里,投机基金连续第四周减持“商品牛市旗手”铜的净多单。截至6月1日,投机基金在COMEX铜期货和期权市场持有净多单27615手,比一周前减少6316手。

而对于A股市场的周期股后市,券商分析师们却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公开发声,称现在买周期股是刀口舔血。“近期随着国常会提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估计会出台一系列稳价举措,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有望回落。”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也在近期表态称:“周期股最近表现非常火,但是我想说周期已经走到了顶部。”

交银国际洪灏今日发文则指出,周期性强势正在逐渐见顶,周期性行业的相对强势也在同步见顶。最容易赚到的钱已经被赚走了。周期性股票的相对强势很可能会有所减弱。“周期性板块和大宗商品也确实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股票和资产类别。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周期势能的拐点。”

但在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牟一凌看来,周期股正在具备跑赢商品的能力,真正的周期行情正在开启,“投资者应该关注风险收益比更好的机会是周期行情的展开。”

广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巨国贤近期就表示,全球通行的投资来讲是顺势而为,要把握景气周期的机会,在一个景气周期里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入并持有。

中银证券策略团队也是坚定的周期股看好者,他们认为在中期视角下,低估值、顺周期板块的性价比优势将会逐步得到显现,继续看好有色、化工等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会。

对于后市,洪灏认为,包括金融、可选消费和材料等部分周期性价值股票在今年下半年也应该仍然能够为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们提供一些机会,但周期性板块的表现很可能会出现分化,因此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选股技巧。与之相较,包括能源、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等非周期价值或将更为“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洪灏的最新观点,其认为上证综指在2月的高点很可能是今年的高点。“茅台的超额收益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市场择时指标。过去,每当茅台的超额收益见顶时,市场也会同步见顶。这很可能是因为茅台是权重最高的指数成份股之一;不仅备受中国投资者青睐,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持有。我们看到,茅台的超额收益已于今年2月见顶。因此,如果以史为鉴,那么上证综指在2月的高点很可能也就是今年的高点。”

来源:洪灝的中国市场策略

文章综合自:经济日报、中新社、第一财经、洪灝的中国市场策略、时代财经、我的钢铁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