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研究有两种行为特别费力不讨好,一种是在阶段性底部的时候提示机会抄底,这时候大家都被跌怕了,觉得你在市场出现大风险的时候让大家抄底无疑就是个大骗子。一种是在行情持续大涨的时候提醒风险,这时候大家都涨嗨了,觉得你跳出来提醒风险就是挡着全世界赚钱。

而且分析很难说100%准确,都是讲概率的,两边都对的同时也要承担两边都错的风险。所以一般的做法是要么是永远看好,长期捂着,相信国运。要么就是永远看衰,说鬼故事,分享焦虑。而从长远来看,国运总是向上的,所以永远看好的胜率比永远看衰的胜率大。

如果是美股市场,永远看涨确实没太多毛病。但在咱们A股,波动比较大,一不小心在相对高位入场,就很容易挨套。虽然我常跟你们说《给点耐心,会再创新高的》

但在一个相对高位的地方等创新高跟在一个相对低位的地方等创新高,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即使我们都相信会再创新高,但相对低位的成本线让我们每次登录账户都能看到一片通红的浮盈金额,而不是相对高位的成本线让我们看到的一片绿油油的浮亏。

数据来源:Wind

每次打开账户都能看到一片红,根本不需要我在文章多说什么,账户本身就能给我们注射强心针,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熬下去。而每次打开账户看到一片绿,即使我再能花言巧语,坑蒙拐骗,强词夺理,也留不住你们的心。

广州市第八投教委提醒您:投资千万条,情绪第一条。入场不择时,查账两行泪。

好了,该胡扯的扯远了,咱么说回正事。接下来先回顾支撑最近行情持续反弹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1、信用周期提前见顶,可能会导致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预期央行会适度再放水,下半年社融数据可能会超预期《拐点到了,不乐观也不悲观》。资产是船,货币是水,水少则船沉,水多则船涨,这是第一个逻辑。

2、全球大放水,各国货币比烂,人民币持续升值,吸引外资大幅买入人民币资产,这其中自然少不了A股《王炸信号,凸凸凸了》。物以稀为贵,货币印得越多,就越是不值钱,这是第二个逻辑。

3、国内高层发声要打压大宗商品的恶性炒作,原材料持续涨价带来的通胀压力预期减弱,虽然二季度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等到2021年半年报披露业绩,各公司的原材料压力巨大。但市场会下半年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成本压力只是短期影响不会持续《杀死抱团的可能又是通胀》,这是第三个逻辑。

但以上逻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

有的可能会变得更好,有的可能又会重新变差。我们要尽量在逻辑“变差”的时候去捞,而不是在逻辑“变好”的时候去买单。

比如第一条逻辑,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央行会适度再放水的预期是没错。但A股的估值与价格也已经对此有一定的反映了,部分行业与股票已经大幅反弹,甚至有的已经创出新高。

这个时候再去买,除非经济真的很差很差,央行放水的量超过了市场预期,否则可能就会碰到大家常说的“利好出尽”。

数据来源:蛋卷基金

数据来源:蛋卷基金

又比如第二条逻辑,其实人民币已经持续升值很长一段时间了。从2020年3月海外疫情开始爆发之后人民币就基本是单边升值行情。但回头看北向资金流入数据,外资除了在人民币破6.4关口那几天大幅流入之外,之前都是缓慢式流入。

人民币持续升值趋势对A股的利好是长远缓慢的,而不是短暂爆发。那既然是长远缓慢的,指望人民币升值会让A股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就是不现实的。再者,最近央行上调了外汇存款保证金率,估计就是希望人民币升值速度不要太快了。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最后看第三条逻辑,也不是非常可靠。大宗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需,政策只能打击恶性炒作,不能消灭需求。目前来看,国内复苏是见顶了,但海外复苏依然没有见顶,无论是拜登的大基建计划还是欧洲制造业的复苏都会在下半年体现。我跟一些资源行业基金经理聊天,他们普遍也认为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再往上冲一波。

数据来源:Wind

还是从市盈率公式分析,股价=企业利润*股票估值。货币政策的松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影响股票估值,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企业利润。所以综合来看,我们不用过于悲观,但也不要太过乐观。

这也是我这几年反复给大家强调的鬼故事投资大法。

当市场过于乐观低估了鬼故事的可怕程度,我们应该就额外重视潜在风险。但等到市场又开始大跌了,大家开始奔走相告“指数破位了”,鬼故事恐慌开始蔓延,市场又会悲观高估了鬼故事的可怕程度,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额外重视潜在机会。